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图木舒克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北周政权折射出中华民族历史重新走向全国统一的曙光。下面印证此观点的统一王朝是(  )

    A.西晋

    B.隋朝

    C.北宋

    D.元朝

  • 2、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秦朝雕塑艺术水平的是

    A.兵马俑 B.司母戊鼎 C.竹木简 D.青花瓷

  • 3、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改革政治,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改革运动的兴起,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各国展开了兼并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社会变革和民族融合。战国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有

    ①城濮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马陵之战 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4、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更替,社会大变革。其根本原因是

    A.战争频繁 B.诸侯争霸 C.百家争鸣 D.经济发展

  • 5、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是指( 

    A.三国-隋朝   B.秦朝-隋朝

    C.隋朝-唐朝   D.隋朝-清朝

     

  • 6、东汉中后期,朝政出现了“继位的皇帝幼小,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外戚的势力膨胀。皇帝长大后,想亲政,就依赖身边的宦官,宦官把持朝政。如此循环往复”的现象。这一现象印证了当时政治统治的突出特点是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母后扶持皇帝亲政

    C.宦官扶持皇帝掌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7、明代李时珍编写的药物学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伤寒杂病论》

    D.《农政全书》

  • 8、司母戊鼎是哪一时期的青铜器?( )

    A.夏

    B.商

    C.春秋

    D.战国

  • 9、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由于蒙古帝国的兴起,……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一个政权横跨欧亚大陆,从波罗的海到太平洋,从西伯利亚到波斯湾。”开创了蒙古帝国的基业,为元朝建立奠定基础的是(     

    A.成吉思汗

    B.阿保机

    C.忽必烈

    D.阿骨打

  • 10、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生活的共同点  

    A.使用磨制石器    B.生活在黄河流域

    C.种植水稻     D.住半地穴式房子

  • 11、在英国人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史部分的历史书籍中,英国学者对隋朝尤其是隋文帝极为推崇,下面几个历史史实和隋文帝直接相关的有:

    ①完成国家再次大一统  ②初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③初步创立科举制   ④开通大运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 12、东周始于(   )

    A.周厉王 B.周幽王 C.周平王 D.周武王

  • 13、下列秦末农民战争的相关事件中,依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建立“张楚”政权       

    ②大泽乡起义

    ③吴广、陈胜被杀

    ④刘邦率兵进入咸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 1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大陆与台湾友好交往是从下列哪个时代开始的(     

    A.春秋

    B.战国

    C.汉朝

    D.三国

  • 15、“1629年,李自成起义并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1644年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4月,李自成帅军攻入北京城。”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自成起义的( )

    A.原因

    B.经过

    C.结果

    D.影响

  • 16、下列对甲骨文造字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A.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B. 甲骨文中大半都是象形字

    C. 甲骨文已经具备汉字的基本结构

    D.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 17、“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指的是哪一次农民大起义(     

    A.大泽乡起义

    B.黄巾起义

    C.绿林赤眉农民起义

    D.黄巢起义

  • 18、中国的传统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出在诊断上要辩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的医学著作是(     

    A.《黄帝内经》

    B.《史记》

    C.《伤寒杂病论》

    D.《齐民要术》

  • 19、小明同学在话剧《百家争鸣》中扮演法家代表人物韩非。下列选项中属于他的台词的是

    A.为政以德,有教无类 B.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C.顺其自然,以柔克刚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 20、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一方的军阀互相混战,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长平之战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后,唐朝的国势从此______,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______的局面

  • 22、回眸事件,追寻历史,历史事件是鉴古资今的访踪器

    (1)公元前356年,秦国推行   ,使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

    (2)公元184年,张角领导的   ,沉重打击了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3)公元383年爆发的   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此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 23、列表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秦始皇

    汉武帝

    政治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自称“始皇帝”,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在中央,设立_____ (掌管行政)、太尉、御史大夫。在地方,废除分封制,建立____。这一制度的实行,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采纳主父偃建议,实施“_____令”后来找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诸侯王的叛乱。建立_____制度,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经济

    统一____(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促进各地经济交流和发展。统一车辆和道路经济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开凿_____,统一岭南及东海沿线地区。

    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统一铸造____。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国家的财政状况有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大力开辟海上交通,开辟多条海上航线。

    文化(思想)

    统一____(小篆),有利文化(思想)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接受董仲舒“_____”建议,把儒家学说定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在长安兴办____,以儒家的“五经”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民族关系

    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并修筑长民族关系城(西起临洮,东到____)

    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邻打通了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派____、霍去病北击匈奴,使匈奴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西迁。

    过失

    焚书坑儒,禁锢人们思想,刑法苛严,赋税、徭役、兵役繁重。

    好大喜功,滥用民力,残酷杀戮。

     

  • 24、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文教昌盛,历史称之为“___________”;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成为“___________”。

  • 25、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前的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 )圆形房屋,农作物主要是种植( )

  • 26、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坑;半坡人从事农业生产,主要种植____。

  • 27、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著名的水利工程是___;秦统一后修建的水利工程是__

  • 28、公元前119年,匈奴经过_________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司马迁写的《_________》。

  • 29、200年,曹操和袁绍在________进行决战,曹操取胜,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383年,苻坚不顾一致反对,强征各族人民当兵,拼凑了步兵60万、骑兵27万,浩浩荡荡南下,企图灭亡________(政权),统一中国。

  • 30、_________朝工匠李春设计主持建造的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古老的石拱桥。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

    (1)

    (2)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____。

    (2)唐朝鼎盛时期的盛世局面﹣﹣____。

    (3)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____。

    (4)唐末农民起义﹣﹣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封建帝王,他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彰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 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

    材料三

    (1)材料一的图示体现了汉武帝在政治上实行的什么政策?这一政策是谁向他建议的?

    (2)材料二的这段史实记载了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什么措施?这一措施的实施有何深远的影响?

    (3)材料三中的图示记载了汉武帝时期所铸造的钱币,除此之外,汉武帝在经济上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