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郭沫若曾写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由此推断,鉴真东渡的影响是
A.传播了道教
B.促进贸易交往
C.传播了唐文化
D.促进政府间合作
2、一首歌中这样写道:他驱动万乘战车、点燃遍地烽烟……诸侯割据,十年间便成了无影无踪的旧梦,这是中国大陆上第一次真正的统一。文中的“他”是
A.大禹 B.周武王 C.刘邦 D.嬴政
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三大改造对象的是( )
A.航天工业
B.农业
C.手工业
D.资本主义工商业
4、公元前707年,周桓王率陈、蔡、虢、卫四国军队讨伐郑国,反而被郑国打得大败,周桓王的手臂也被射伤,从此天子的威信一落千丈。以上事件可以说明( )
A.春秋时期分封制度开始渐趋瓦解
B.有些强大的卿大夫自立为诸侯
C.战国时期大国之间频繁兼并混战
D.礼仪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5、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若止印二三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文字描述的发明是
A. 造纸术
B. 雕版印刷术
C. 活字印刷术
D. 司南
6、“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
A.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
B.逼蒋介石抗日,挽救民族危亡
C.争夺地盘,扩大内战
D.投靠日本,置蒋介石于死地
7、史书上记载春秋时期“公作则迟”,“分地则速”。说明当时出现什么现象( )
A.个体农耕已经取代了集体耕作
B.奴隶消极殆工
C.土地被极少数人占有
D.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8、对于秦国的商鞅变法,不正确的看法是( )
A.秦孝公变法的坚定决心与商鞅大刀阔斧变法的行动相得益彰
B.假如商鞅没有遇到秦孝公,他的治国才能很可能难以施展
C.一些旧贵族极力反对变法,说明任何变法都会涉及利益的重新调整
D.商鞅是杰出的政治家,没有他就没有秦国的变法和强大
9、澶渊之盟后,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遍地),戴白之人,不识干戈(战争)。这说明
A.北宋的军事力量遭到极大地打击
B.南方社会经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C.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D.宋辽双方建立了平等友好的关系
10、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一幅图片反映了公元229年三国鼎立的地理方位( )
A. B.
C.
D.
11、在如图中的周幽王为博妃子一笑,竟屡次“烽火戏诸侯”。最初几次,诸侯都会带兵前来,保卫周王。诸侯这样做,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行省制
B.宗法
C.郡县制
D.分封制
12、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 国家众多,分裂趋势加剧 B. 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 周王室中兴,王权加强 D.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13、下列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部分示意图,在□处应填入( )
秦→西汉→东汉→三国→□→南北朝
A.两晋
B.春秋
C.战国
D.西周
14、商鞅主张“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下列措施中属于商鞅变法主要内容的有( )
①颁布“推恩令” ②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③鼓励耕织 ④奖励军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北宋前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交子的使用范围是
A. 四川地区
B. 东南地区
C. 北方地区
D. 东北地区
16、从古猿到现代人,人类究竞越过了哪些关口,才渐渐蜕变成今天的外表和生活方式呢?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小课题学习,最终认识到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
A.直立行走 B.制作工具 C.学会用火 D.定居生活
17、“北通涿郡(北京)之渔商,南运江都(扬州)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对古代哪一水利工程历史作用的评价?
A.郑国渠
B.白渠
C.大运河
D.都江堰
18、“…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努力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这是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上所作的报告。关于这次会议,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次会议在延安召开
B.大会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C.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D.这次会议戳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1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古语最有可能出自( )
A.《道德经》
B.《论语》
C.《孟子》
D.《孙子兵法》
20、在下列图片中,反映出我国黄河流域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1、战国时期,秦国蜀守_____在岷江流域修筑了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22、______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唐朝贞观年间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革新,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_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考试科目。
23、如下图所示历史人物是唐朝高僧______,他西游天竺,带回大量佛经,井以亲身见闻写成《______》。
24、与老百姓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_________。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对应的内容。
(1)南宋的都城
(2)北宋兴起,后来发展为瓷都的是
(3)建有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
(4)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6、(1)请在下图方框内填入秦长城东西起止点的英文字母代号
A:辽东
B:临洮
(2)请写出下图水利工程的名称
27、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_____。
28、元曲: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悲剧____。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2)隋炀帝被叛军杀死的地点——
(3)唐朝时设立的管辖西域天山南北的两个机构——
30、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献浩如烟海。某班开展歌谣学史的活动。邀你共同探究。根据所给内容在横线处选择合适内容把歌谣补充完整。
启、汤、奴隶制、世袭制、分封制。
大禹建夏属第一,中华从此________制。
王位传给儿子________,禅让从此变________。
夏桀是个亡国君,________灭夏建商朝。
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
吕尚、周公佐武王,纣死商亡西周立。
天子统治有加强,________制行天下固。
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眼前。
31、( )毕 昇 A《资治通鉴》
( )司马光 B陈桥兵变
( )赵匡胤 C郾城会战
( )岳飞 D《送子天王图》
( )汤显祖 E活字印刷术
( )吴道子 F《牡丹亭》
32、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不少于3个)
33、唐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当时国家统一强盛,经济高度繁荣,民族融合加强,对外交流频繁,国家政策开明,允许各种不同民族和文化共生共存,并且鼓励各种文化进行交流和创新,使中国封建科技文化艺术走向巅峰。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1)唐朝是世界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在这个强盛的王朝历史中出现过哪些盛世局面?
(2)唐朝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唐太宗常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表明了他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他把谁嫁到了吐蕃?有什么重大意义?
(3)唐朝的文化交流体现出双向交流的特点,不仅大量向外宣传和输出大唐文化,也吸收了众多外来文化的精华。请列举出两个影响较大的典型事例。
(4)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唐朝时期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