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的节日文化是一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些传统节日还有着特别的习俗。下列属于端午节习俗的是( )
A.贴对联,守岁
B.扫墓祭祖、踏青
C.猜灯谜、吃元宵
D.赛龙舟吃棕子
2、下图为西周青铜器逐公盨(xǔ),盨上铭文开篇写道:“禹采用削平山岗、堵塞洪水和疏导河流的方法,治平了水患。”这是现知有关夏禹最早的文字资料。这一记载( )
A.是验证大禹治水最可靠的证据
B.证实了夏朝的存在
C.有利于后世学者研究中国文明
D.时代久远不足为信
3、下列历史事件,不可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的是
A. 七国之乱” B. 华佗用针灸治病 C. “文景之治” D. 泰始星“焚书坑儒”
4、同学们议论起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在生活中的共同点,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 )
A.会建造房子,过定居生活 B.会使 用磨制石器
C.都会纺线织布,种植水稻 D.会饲养家畜
5、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家之一”,是因为他
A. 修筑都江堰
B. 改进造纸术
C. 发明活字印刷术
D. 制造地动仪
6、《礼记》记载“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中的“天下为家”反映了( )
A.禅让制开始形成
B.王位世袭制开始
C.封建制已经确立
D.多民族国家产生
7、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与臣下讨论元朝灭亡的教训时说:“人均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避免出现这一弊端,明太祖( )
A.设参加政事以分相权
B.废丞相,权分六部
C.废行省,设三司
D.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顾问
8、华化的弟子按照老师传给他的方法去做,活到90多岁,耳不聋,眼不花,牙齿完好,这种方法是( )
A.演练“五禽戏”
B.病了就做手术
C.望、闻、问、切
D.常服“麻沸散”
9、七年五班王明同学上网查找资料,发现“通辽”在元朝时,隶属于“辽阳行省”。由此推测,当时地方行政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世袭制
D.行省制
10、《商君书》载:“能得甲首(小军官)一者,赏爵一级,益(增加)田一顷,益宅九亩,除(给予)庶子(奴仆)一人,乃得入兵官之吏”材料反映的商鞅变法措施是( )
A.改革户籍制度
B.奖励军功
C.严明法度
D.奖励耕织
11、古史中记载有关于炎帝、黄帝等英雄建立丰功伟业的传说。下列最能为这些传说提供旁证的是( )
A.元谋人牙齿化石 B.半坡聚落的遗址
C.司母戊青铜方鼎 D.司马迁的《史记》
12、“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材料中“靖康耻”指的是( )
A.对敌人的仇恨
B.北宋的灭亡
C.对人民生活的同情
D.揭露统治者的腐朽
13、文学作品往往是一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集中反映。下列诗词与下图所反映的时代背景相同的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4、(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A.实践
B.两个凡是
C.改革开放
D.一五计划
15、在百度搜索里输入“丝绸之路重镇”“甘肃”“飞天壁画”等词语,会出现下列哪一名词?( )
A. 龙门石窟 B. 云冈石窟 C. 兵马俑 D. 莫高窟
16、如下图所示的这条古代商路连接着中国与世界,沟通了历史与未来,这条商路的起点和途径A处的地点分别是( )
A.洛阳长安
B.长安兰州
C.长安银川
D.长安敦煌
17、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A.三公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18、学会逻辑推理有助于我们理解历史知识。射洪到成都公路里程远——遂德高速修建缩短射洪到成都公路里程约二三十公里——方便射洪与成都的往来。下列选项符合这一逻辑的是:
A.地方豪强聚敛财富——设置西域都护 ——国家财政状况改善
B.诸侯王和豪强地主膨胀——“推恩令”——中央对地方控制大大加强
C.地方豪强聚敛财富——盐铁官营——中外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
D.诸侯王和豪强地主膨胀——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营、专卖
19、“天皇皇,地皇皇,先蚕娘娘降吉祥,桑叶长得嫩生生,茧儿长得圆又亮。”下列与“先蚕娘娘”活动有关的是( )
A.教人农耕
B.建造宫室
C.治理洪水
D.擅长纺织,并会缫丝
20、毛泽东曾说:“唐明皇(唐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藩镇割据
21、道家 孙武 主张实行法制
儒家 老子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墨家 孟子 认为各种事物都有对立面
法家 墨子 主张“仁政”
兵家 韩非子 主张“兼爱”、“非攻”
22、唐玄宗时, 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 范围内命题。
23、唐太宗统治期间的治世局面称之为_____;唐玄宗统治期间的鼎盛局面称之为_____。
24、它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________)
25、明代中期,______创作的《西游记》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曹雪芹创作的《______》是清代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作品。
26、秦末农民大起义中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的战役是______;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______。
27、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作家有二百人左右,其中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_,代表作是悲剧______,他与马致远、 郑光祖 、 白朴 被后世誉为元曲四大家。
28、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______。
29、秦始皇北击匈奴所派的大将是:______。
30、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水利工程是___________。
31、连线题
朝代 建立时间 都城 重大事件 亡国之君
夏 公元前1046年 镐京 盘庚迁殷 桀
商 公元前1600年 阳城 开创世袭制 周幽王
西周 公元前2070年 亳 国人暴动 纣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战役
(1)战国时期,兴义属夜郎国。请举出战国时期的一例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歼灭秦军主力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基础的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古代发生在前秦和东晋之间的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____________________
33、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一番辛苦打造,由王室宗亲建立的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同时也建立起一种类似后来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西周史》
材料二:中国几千年来一直采用君主制,政权归皇帝一人掌握。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表现为高度的中央集权,这是占主导地位的制度。
材料三: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
——汉许慎《说文解字》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为了实现“诸侯国对周王室的向心力大大加强”,西周实行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作用?
(2)材料二中的制度是谁首创?为加强对地方的统治,秦朝推行了什么制度?
(3)为了解决材料三中的社会问题,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写出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