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沈阳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上演了一场“烽火戏诸侯”的闹剧。其中诸侯率兵前往护卫周天子是在(     

    A.遵守禅让制原则

    B.尽分封制诸侯义务

    C.尽郡县制地方官员职责

    D.实施人道主义救援

  • 2、“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这是杜甫《无家别》中的诗句,造成诗中这一景象的重大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澶渊之战

    D.靖难之役

  • 3、上有天堂,下有余杭。余杭是今天的什么地方(  

    A.杭州 B.余杭 C.江都   D.建业

     

  • 4、“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从中出土的瓷器有13000余件,很多都是出自“瓷都”。下列选项中有“瓷都”之称的是(       

    A.河北保定

    B.福建泉州

    C.江西景德镇

    D.河南开封

  • 5、下图是我国古代某著名工程示意图,下列对此描述最为合理的是(  

    A. 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B. 促进了路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C. 有利于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D.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的经济交流。

     

  • 6、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的根本目的是

    A. 加强对地方控制

    B. 推行新儒学教育

    C. 排斥法道诸学说

    D. 巩固大一统王朝

  • 7、唐代李逢吉做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由此可知,唐代科举制(     

    A.注重门第高低

    B.看重财产多少

    C.促进社会阶层流动

    D.激化政治矛盾

  • 8、下图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年代标尺”,方框内所填信息由左向右依次是(       

    ①灯塔指引          ②生死攸关             ③开天辟地        ④星星之火

    A.①④③②

    B.④②①③

    C.③④②①

    D.④①②③

  • 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黄巢起义后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

    B.五代十国是唐末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C.五代十国时期,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发展

    D.五代十国时期已孕育着统一的必然趋势

  • 10、李白曾作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和诗句相符合的史实是

    A. 平王东迁   B. 桓公首霸   C. 秦灭六国   D. 楚汉相争

  • 11、如下图是一块汉代的画像砖,反映的是汉代时期长安举办太学时,博士对学生讲经情况。博士讲的"经"指的是

    A.儒家经典

    B.道家学说

    C.法家典籍

    D.佛教经书

  • 12、《史记》中能查到的史实有(  )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

    ②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

    ③蔡伦改进造纸术

    ④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⑤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 13、宋、辽、西夏政权并立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显示出民族风俗的丰富多彩,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体现了该时期一个显著的特点是(     

    A.民族交融

    B.政权并立

    C.军阀割据

    D.战乱不息

  • 14、“□□是战国时期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的伟大政治家,是一个具有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可以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彻底的改革家,他的改革不仅限于当时,更影响了中国数千年。”□□中应填入的人物是(     

    A.商鞅

    B.李冰

    C.管仲

    D.李斯

  • 15、改革是一个国家前进的动力,战国时期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改革是( )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陈胜吴广起义

    D.吴起变法

  • 16、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指(  

    A.李世民

    B.赵匡胤

    C.赵构

    D.李渊

  • 17、东汉中期以后朝政腐败,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

    A.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加剧 B.皇帝昏庸不理朝政

    C.统治阶层内部的派系斗争 D.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

  • 18、下列秦朝的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联是(       

    A.焚书坑儒

    B.开拓交通

    C.统一货币

    D.统一度量衡

  • 19、夏朝设立了政权机构,修建了城堡和宫殿,制定了刑法,并且拥有了军队。这些做法的目的是

    A.维护统治 B.建立国家 C.扩大疆域 D.维持治安

  • 20、重大历史事件往往会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下列事件与影响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

    事件

    结果

    A

    战国兼并战争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B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

    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C

    黄巾起义

    西晋从此衰落

    D

    赤壁之战

    为北方统一打下基础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的战役是________

  • 22、北宋力主抗辽的宰相是_______,南宋著名抗金英雄是_______

  • 23、王羲之由于在书法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________”;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的石窟中,最著名的是________和龙门石窟。

  • 24、生活在距今约6000年前的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 )圆形房屋,农作物主要是种植( )

  • 25、(1)周口店( )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 )主持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

    (2)公元前( )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公元( )年,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十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3)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人制定笔画规整的( )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汉武帝在长安兴办( ),以儒家的经典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

    (4)发生在208年的( )之战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 )流域经济发达,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5)张仲景写成了( )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王羲之的代表作( )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

  • 26、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_____

  • 27、大泽乡起义后,队伍发展很快,在攻占了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________政权。

     

  • 28、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________;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

  • 29、唐朝时期,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____”《郑和下西洋路线图》中①处是____

  • 30、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是--------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李时珍       《窦娥冤》

    宋应星       《资治通鉴》

    吴道子       《天工开物》

    司马光       《送子天王图》

    关汉卿       《本草纲目》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的是________。

    (2)东晋时期著名的绘画作品《女史箴图》的作者是________。

    (3)帮助人们强身健体,创编了五禽戏的是________。

    (4)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是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旋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满江红》

    材料三   元朝建立后,对西藏地区行使行政管理权,在这一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①(机构)直接管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下)

    材料四   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我胸中还氤氲着郑氏的英魂,精忠的赤血点染了我的家传。母亲,酷炎的夏日要晒死我了,赐我个号令,我还能背水一战。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台湾》(1925年作)

    材料五   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摘编自部编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下)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片描述了唐太宗接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节的场景。他把谁嫁给了松赞干布,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写出她的名字。

    (2)材料二的作者是南宋著名抗金英雄,写出他的名字。

    (3)请写出材料三中序号①处机构的名称。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写出“郑氏”从哪国殖民者手中收回了台湾?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理,清朝设立了哪一机构?

    (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关于中俄东段边界,双方经过平等协商签订了哪一条约?

    (6)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我国古代维护民族团结和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