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曹操之所以能够统一北方,主要原因是( )
A.拥有关中 B.废除苛法 C.重视人才 D.释放奴婢
2、从下列历史地图变化中能获取的信息( )
春秋时期 | 战国时期 | 秦朝 |
A.春秋时期大国争霸
B.统一趋势不断增强
C.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D.战争不止社会倒退
3、邵阳之“邵”本为“昭”,三国时期设昭陵郡,280年司马炎平定东吴后为避其父司马昭之讳,改昭陵为邵陵。由“昭”变“邵”始于( )
A.东周
B.西汉
C.西晋
D.东汉
4、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道:“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你觉得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
A.唐朝疆域广大
B.唐朝政府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C.唐朝对外交通发达
D.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
5、《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美食的关注。距今(2019年)五六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食物种类已大大丰常,有主食,还有副食。他们的主食是
A. 水稻
B. 小麦
C. 粟
D. 玉米
6、在我国古代,较早种植水稻的居民是生活在长江流域的(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7、学习探究北京人的生活状况后,小明写了几条有关北京人的提纲。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北京人保留着猿的特征
B. 北京人过着群居的生活
C.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石器
D. 北京人已经能人工取火
8、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A.遇雨误期当斩
B.秦的暴政
C.陈胜要建立张楚政权
D.看到被秦所灭的原六国的贵族都想恢复政权
9、目前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良渚遗址 D. 二里头遗址
10、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此战役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1、下列内容,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 ( )
①都是唐朝的僧人
②都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东汉中期以后,朝廷交替专权的主要是
A.外戚和丞相
B.外戚和宦官
C.太尉和御史大夫
D.丞相和宦官
13、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是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巨大的皇帝,下列对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描述和评价正确的是
A.秦始皇废除郡县制实施分封制
B.秦始皇把六国货币统一为五铁钱
C.汉武帝的残暴统治导致了汉朝的衰落
D.汉武帝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14、余秋雨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其向往的理由是
①废除宰相,专制顶峰
②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③科技领先,宋词兴盛
④经济繁荣,市民生活丰富多彩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②④
15、标志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事件是( )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
C.舜传位给启
D.启打败有扈氏
16、唐朝末年领导农民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的是( )
A. 陈胜 B. 吴广 C. 项羽 D. 黄巢
17、“文景之治”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它上承高祖伟业,下启汉武雄风,为汉代国富兵强奠定了物质基础。那么“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有
①统治者提倡节俭 ②政府轻徭薄赋 ③减轻刑罚 ④推行儒学教育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8、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为哥伦布、麦哲伦实现远洋航行提供重要技术保证的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19、下列图片均选自同一部明朝科技巨著,这部作品应是( )
A.《齐民要术》
B.《农政全书》
C.《天工开物》
D.《本草纲目》
20、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而北方经济发展停滞。导致这一变化的政治因素是( )
A.江南的生产工具比南方先进
B.北方社会动荡,南方相对安定
C.南方人比北方人更勤劳
D.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21、唐朝都城 (填古地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南宋都城 (填古地名)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22、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___________》,是我们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3、远古时代,英雄辈出.
(1)传说________部落和________部落联合在涿鹿打败了蚩尤部落,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
(2)仓颉创造________。
(3)约公元前2070年________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24、东汉末年_____擅长针灸、汤药为人治病;西汉汉武帝接受_____的建议把儒学立为正统思想。
25、黄巾起义的影响: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________。
26、民族大融合是历史车轮前进的方向。
(1)316年,内迁的________人灭掉西晋,建立起自己的政权。
(2)氐族苻氏建立的________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
(3)3世纪后期,游牧在阴山地区的鲜卑族________部迅速崛起,建立了北魏
27、《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_。
28、秦朝中央政府设“三公”,其中负责掌管行政的是_____;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_____,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9、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承载着历史的变迁。
(1)隋朝杰出丁匠____ 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2)为了抵御蒙古族的侵扰,明代大规模修筑长城,其最西边到达 。
(3)明朝时期,被誉为“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的是 。
30、距今约_______年,中国农业兴起于中国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流域,由最初的“_______”,发展到用_______进行耕种,_______和_______的出现以及_______、_______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31、将下列左边人物与右边相应的事件(作品)相搭配。。
①阎立本 A. 杯酒释兵权
②吴道子 B. 《清明上河图》
③杜甫 C.郾城大捷
④赵匡胤 D.诗圣
⑤张择端 E.《步辇图》
⑥岳飞 F. 《送子天王图》
①—( )②—( )③—( )④—( )⑤— ( )⑥— ( )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中华文明成果。
(1)迄今为止出土的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
(2)秦朝修筑的闻名世界的防御工事——
(3)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4)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3、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废除土地国有制,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这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中国通史》
材料二:为了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商鞅制造了标准的度量衡器一一商鞅方升……此外商鞅还规范了进位制度,统一了斗、桶、权、衡、丈、尺,规定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五十亩为一畦。
——维基百科
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从材料看,这项法令的实行有什么作用?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项重要措施?材料一、二反映了商鞅变法在哪一方面的措施?商鞅的主张属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哪一家思想?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说说商鞅变法取得了怎样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