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唐时期,出现了许多盛世景象。出现在西汉初期的是
A. 文景之治
B. 光武中兴
C. 贞观之治
D. 开元盛世
2、澶渊之盟中,订立和议的两个政权是
A、北宋与辽 B、北宋与西夏
C、南宋与金 D、南宋与西夏
3、西藏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 在搜寻历史文物论证时,以下哪个文物最能证明这一史实
A.宣政院印
B.司南
C.唐蕃会盟碑
D.《榜葛剌进麒麟图》
4、阅读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养。“……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据此可知,相关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5、象棋是我国一项传统的益智类游戏。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与下列哪两位人物有关( )
A.嬴政、吴广
B.项羽、刘邦
C.曹操、刘备
D.苻坚、司马睿
6、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的南移,到哪一时期最后完成( )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南宋时期
D.元朝时
7、学习历史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以便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下面提供的关键词,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单元标题( )
A.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C.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8、唐朝僧人玄奘曾游学天竺,并以亲身见闻写成的一部重要书籍是( )
A.《马可·波罗行纪》 B.《金刚经》]
C.《大唐西域记》 D.《西游记》
9、在中国古代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如盘古开天、女娲补天等。下列选项中与传说中黄帝的事迹相符的是( )
A.教民开垦耕种,创造了文字
B.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C.能建造宫室,发明了弓箭
D.制作了音律,发明了算盘
10、下图为中国历史纪年表的某一片断,图中①②③所指的朝代分别是:( )
A.①北魏 ②南宋 ③元
B.①辽 ②陈 ③西晋
C.①辽 ②南宋 ③元
D.①东晋 ②唐 ③隋
1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来源于我国本土宗教,此宗教是 (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2、元朝统一中国后能维持近百年,从根本上说其原因是
A.接受先进的社会经济、意识形态 B.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C.蒙古族军事力量强大 D.实行行省制度
13、严格官员管理,健全监察制度是防止政府权力被滥用的重要途径。为此,秦汉时期设立了( )
①丞相 ②御史大夫 ③门下省 ④察举制 ⑤刺史
A.②⑤
B.①②③
C.②④⑤
D.①②④
14、与“诗史”、“诗圣”有关的人物是(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15、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
A. 半地穴房屋
B. 打制石器
C. 稻谷
D. 彩陶器
16、北宋、辽、西夏、金四个政权从建立的时间排列顺序是( )
A.北宋、辽、西夏、金
B.辽、金、北宋、西夏
C.北宋、辽、金、西夏
D.辽、北宋、西夏、金
17、长征途中,毛泽东率领红军出奇制胜,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
A. 四渡赤水
B. 强渡大渡河
C. 飞夺泸定桥
D. 翻雪山过草地
18、古书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精髓,想要学习了解北方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方法,应查阅的古代书籍是( )
A. 《伤寒杂病论》 B. 《九章算术》
C. 《齐民要术》 D. 《水经注》
19、《尚书·牧誓》记载“武王戎车三百辆,虎贲三百人,与受敌于牧野,作《牧誓》”:而下图青铜器内底铭文也记载了“武王伐纣”。这说明( )
A.考古发现是了解历史重要证据
B.传说故事中也包含有真实的史实
C.文献记载与文物发现互证史实
D.文献记载与文物发现史实相矛盾
20、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到“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明的特点是( )
A.继承发展
B.多元一体
C.民族认同
D.休戚与共
21、唐朝先后设置____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元朝时在澎湖岛设置了____,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22、观察如图,请将A、B两个选项填入对应的方框内。
A.河姆渡
B.半坡
23、秦汉时期两位对儒学态度截然不同的皇帝是分别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4、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著名战役是:__________
25、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朝代。
(1)科举制确立的朝代——
(2)安史之乱发生在——
(3)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
(4)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6、西周时,为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而确立的周王朝社会等级制度是_________。
27、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叫____式建筑。
28、受战乱、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__时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后来,______(人物)东迁洛邑,史称东周。
29、根据提示写出著作名称。
(1)成书于元末明初的______,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这部小说之后,长篇说史的小说大量涌现出来。
(2)成书于明朝中期的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是______。
(3)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是______。
(4)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是______。
30、图三中的钱币在秦朝时期产生 ,具有统一货币的作用,它叫做_________.
31、朝代建立者
夏朝 商汤
商朝 禹
周朝 嬴政
秦朝 姬发
西汉 刘秀
东汉 刘邦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的是________。
(2)东晋时期著名的绘画作品《女史箴图》的作者是________。
(3)帮助人们强身健体,创编了五禽戏的是________。
(4)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作者是________。
33、在近代中国,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无数仁人志士上下求索探寻中华崛起之路。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北京1000多名举人在“公车上书”的响喊声中展示了近代先进知识分子的觉醒,由此也揭开了一场政治变革运动的序幕。……尽管这场运动没能达到它的政治目标,但它所引起的思想变化却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有着长期的和全国规模的影响。”
——《剑桥中国晚清史》
(1)材料一中“政治变革运动”指的是什么?材料一认为这场运动的主要影响是什么?这场“政治变革运动”的结局失败了,出现这种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列举两点即可)
材料二 “这次革命的目标是:民族独立、人民民主和普遍富裕。这次革命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
(2)材料二中的“这次革命”指的是哪一次革命?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次革命”在政治、思想方面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三 “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宪,势必复辟……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陈独秀
(3)概括材料三陈独秀的观点。并指出陈独秀发表此观点的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