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邢台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对“光芒四射”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灭掉陈,使南北重归统一           ②隋炀帝的励精图治

    ③隋朝时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④开凿大运河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 2、春秋时期对促进民族融合起到直接作用的是(  )

    A.商业兴盛 B.铁器使用 C.争霸战争 D.各国变法

  • 3、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下列属于“重文”的是

    ①设置转运使

    ②提高文人地位

    ③改革发展科举制度

    ④设置通判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 4、某校七年级历史兴趣小组想探究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问题,他们应该去参观(  )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 5、下列历史事件与“将相本无种”这一说法有关的是(     

    A.大泽乡起义

    B.楚汉之争

    C.巨鹿之战

    D.黄巾起义

  • 6、擅长外科手术,并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民间称他为“神医”的是(  )

    A.华佗 B.张仲景 C.扁鹊 D.神农氏

  • 7、宋初用“分化事权”方法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下列体现这一方法的措施是

    ①在中央,宰相之下设若干副相

    ②地方知州三年一轮换

    ③地方上设置通判一职

    ④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8、生产工具是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下列生产工具中,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A.

    B.

    C.

    D.

  • 9、某学校要举行历史知识竞赛,下列是小朱同学设计的有关中国古代名人名著的抢答题,其中有错误的是

    A.东汉末年——华佗——发明麻沸散

    B.西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C.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D.南朝——祖冲之——圆周率小数点后七位

  • 10、具有“殷、青铜冶炼、甲骨文”这些典型特征的朝代是

    A.商朝 B.春秋 C.夏朝 D.战国

  • 11、秦朝“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于是(   )

    A. 建立皇帝制度   B. 确立丞相制度

    C. 强化监察制度   D. 推行郡县制度

  • 12、王国维曾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如楚之骚,汉之赋......唐之诗……”那么宋元时期的文学是

    A.词、曲

    B.曲、诗

    C.词诗

    D.诗、小说

  • 13、“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了西周时期实行的制度是(     )

    A.奴隶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 14、某朝代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超越汉唐。材料描述的这个朝代(     

    A.是我国第一个统一王朝

    B.其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C.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

    D.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 15、滨海是书法之乡,滨海公园的一角撰刻着某位书法家的代表作《兰亭序》。他是

    A.钟繇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 16、魏晋南北朝时期内迁各族的客观影响是( )

    A.促进民族融合

    B.形成南北对峙

    C.民族矛盾激化

    D.促进南北统一

  • 17、对下图所反映历史现象的准确理解是(     

    A.诸侯强大威胁中央

    B.社会局面比较安定

    C.母后主政皇帝无权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 18、⋯⋯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此段话后来被概括为(     

    A.百家争鸣

    B.焚书坑儒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三教合归儒

  • 19、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王朝币制改革示意图,该图反映的朝代是

    A.商朝

    B.汉朝

    C.秦朝

    D.西周

  • 20、“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赞颂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伟大工程

    A.长城 B.都江堰 C.赵州桥 D.大运河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________主持修建水利工程________,该工程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 22、华佗:东汉名医,发明了“______ ”,还创编出了“_________”,帮助人们强身健体。

  • 23、西汉前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的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___”。东汉的建立者刘秀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

  • 24、杜甫的作品被称作(     )。

  • 25、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

    (2)楚汉之争中,刘秀被包围在坟下,最终兵败自刎。(   )

    (3)西汉时期汉武帝派班超出使西域,促进了汉与西域各国友好往来。(   )

    (4)东汉末年,袁绍控制汉献帝,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   )

  • 26、古人曰:“左图右史”,区区四字道出了图与史的关系。丰富的图片资料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极大地充实、深化和拓展了历史知识。

    (1)文物图:鉴赏文物,触摸历史,写出下列文物的名称。

     

    名称________名称________

    (2)人物图:历史人物是一本厚重的史书,写出下列人物姓名,并简述其一项主要事迹。

    人物姓名________   人物姓名________

    主要事迹________   主要事迹________

  • 27、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商鞅的建议,焚书坑儒。

    错误: 订正: .

     

  • 28、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学术流派大量出现且互相辩论,史称“________”。

  • 29、公元前209年,谪守渔阳九百人因遇“天大雨”,“失期当斩”,掀起了________起义。184年,经张角10多年的组织策划,发动了________起义。

  • 30、晋惠帝时期,手握重兵的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______”。316年,西晋灭亡,镇守长江下游的皇族______于317年重建晋王朝,史称东晋。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B.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C.“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孔子(   )商鞅(   )孟子(   )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成语故事是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写照。请写出下列成语故事中的历史人物。

    (1)尊王攘夷:   

    (2)问鼎中原:   

    (3)退避三舍:   

    (4)卧薪尝胆: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2020年6月13日是我国第 15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颍州区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为增强"四个自信",特别是文化自信、制度自信,举行了"感受中国传统之美"的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

    任务:(搜集名言——体会思想之美)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从星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二∶"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

    (1)材料一、二分别是哪个派别思想家的言论?

    (2)材料一的言论出自一位古代圣人,他在教育方面有什么贡献?请写出材料二中的思想派别中的另一位思想家。

    任务二:(阅读材料——体会制度之美)

    材料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督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3)材料三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末期哪种更替首领的制度?这种制度后来被什么制度取代了?

    任务三:(欣赏科学——体会科技之美)

    著有《伤寒杂病论》、莫定中医治疗学基础、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____南朝时,_____(人名)在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比西方早一千多年。

    (4)请把上面内容填写完整,并说说在今天我们怎么做才能跟上世界科技发展的新潮流?

    (5)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做贡献,你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