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嘉兴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不属于隋朝的中国古代世界之最是(

    A.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

    B.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C.科举制被英国大百科全书誉为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

    D.祖冲之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第7位数字。

     

  • 2、广州军区文工团表演的舞蹈《飞天》,引起了不少观众的赞叹,它足以与《千手观音》等节目媲美。与“千手观音”等词语相关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 3、公元前16世纪比公元前11世纪( )

    A.晚500年

    B.早500年

    C.早5000年

    D.晚5000年

  • 4、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指的是

    A.楚庄王

    B.秦孝公

    C.齐桓公

    D.晋文公

  • 5、历史记载,西汉的都城规模宏大,非常繁华,是当时世界上少有的大城市。它位于今天的( )

    A.河南洛阳 B.河南开封 C.陕西西安 D.浙江杭州

  • 6、在联合国大厅里,赫然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国格言,并被世界确认为人类社会应该确保的道德底线。这句2000多年前的中国格言出于《论语·颜渊篇》,它属于哪一家言论

    A. 墨家

    B. 道家

    C. 儒家

    D. 法家

  • 7、清朝乾隆皇帝给英国国王的信函中写道:“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在此思想影响下,清朝统治者采取的对外政策是( )

    A. 禁止对外贸易政策   B. 闭关锁国政策   C. 禁海政策   D. 重本抑末政策

     

  • 8、北宋时期,周边少数民族先后建立了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长期抗衡;北宋灭亡后,南宋偏安江南一隅,与金形成对峙局面。以上信息旨在说明两宋时期(     

    A.民族交融加强

    B.民族政权并立

    C.经济重心南移

    D.杯酒释兵权

  • 9、秦始皇巩固统一措施中,奠定了境内各民族共同经济和文化生活基础的是(  

    A.设置基层社会组织

    B.开拓经营边疆地区

    C.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

    D.强调以法治国

  • 10、某学者对我国古代一项政治制度评价如下:这项制度是对我国秦汉以来的地方机构建制的重大发展和完善,成为我国地方机构设置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为后世以及现行的行政区划奠定了基础。这项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 11、下图邮票所绘文物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是

    A.利簋

    B.四羊方尊

    C.毛公鼎

    D.司母戊鼎

  • 12、十九大报告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孔子的下列观点中,最能体现报告精神的是

    A.因材施教 B.注重道德教育 C.有教无类 D.仁者爱人

  • 13、“历法天文计算精,圆周小数点分明。千年国外方求出,月后环山宇宙名。”这首诗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顾恺之

    D.王羲之

  • 14、下图是中国历史朝代的顺序示意图的一部分, 其中①处的政权名称是

    A. B.东晋 C.前秦 D.北魏

  • 15、《史记殷本记》有记载:“契是简狄吞玄鸟蛋而生,因此,契的国人以玄鸟为图腾”。请判断“契”所在的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

  • 16、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在秦国发布的告示,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

    A.小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 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可以自由买卖 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

  • 17、下列人物与观点,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

    A.老子──对立的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孟子──“兼爱”“非攻”

    C.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

  • 18、春秋战国时期经济上生产力迅速发展,劳动工具发生了大改进,当时得到使用和推广的是(     

    A.磨制石器和耒耜

    B.青铜器和牛耕

    C.粗糙的石器

    D.铁制农具和牛耕

  • 19、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特征是(     

    A.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 20、下表反映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皇帝继位大多年幼

    B.外戚宦官交替执政

    C.东汉后期政局稳定

    D.东汉阶级矛盾尖锐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成就。

    (1)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2)东渡日本传授佛经——

    (3)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的朝代是:——

    (4)宋代设立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5)隋朝时期开创的选官制度——

    (6)唐朝时期发明并推广的灌溉工具——

    (7)统治期间出现“贞观之治”的局面——

    (8)建立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 22、1561年_____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1662年,郑成功发动总攻_____ (国家)殖民长官被迫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 23、下图是《明长城示意图》,请填出图中长城东西两个端点的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 24、在战国后期,造福千秋的都江堰工程设计者是_________

     

  • 25、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太守_______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建造了大型水利工程_________,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_____________”。

  • 26、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技术采用“______”,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序;甲骨文使用多种造字方法,其中______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

  • 27、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

  • 28、公元200年,曹操在_____(战役)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_____(战役)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29、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是《_______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 30、下图显示的是 ( )  ,生活在距今  (   ) 年前,使用的工具是  (   ) 。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对下列著作与作者进行搭配

    《水经注》       郦道元

    《伤寒杂病论》       钟繇

    《宣示表》       张仲景

    《洛神赋图》       贾思勰

    《齐民要术》       顾恺之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汉字是联结和维系中华民族的根,汉字书法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1)商周时期出现的   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2)秦始皇为消除文字差异,制定了笔画规整的   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3)“书圣”王羲之的代表作品《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上海是我国的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具有深厚的近代城市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历史古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上海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结合图一展示的图片回答,上海是在什么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该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2)上海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反抗的历史进程,中国近代化的起步从上海开始。图二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历史事件?写出这一历史事件在地方上一个代表人物?这次运动的最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3)图三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重大历史意义?为这一事件作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是哪一运动?

    (4)结合图四回答,在图三所示历史事件影响下,上海发生了什么开天辟地的大事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时间是哪一年?中国的革命面貌在指导思想上“新”在哪里?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