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晋城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21年10月,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鹏城实验室和华为共同发起了人工智能前沿创新奖“祖冲之奖”。该奖项将从2022年开始进行评选,旨在奖励人工智能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对社会产生重大意义的应用创新和兼具技术先进性和可推广性的杰出成就。祖冲之的主要贡献是(     

    A.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大明历》

    B.代表作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C.编撰了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D.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 2、如图为战国时期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图,其中②③是哪两个国家

    A.齐、楚

    B.燕、秦

    C.齐、秦

    D.赵、魏

  • 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和文明史观上来看“秦,虽死犹存”是指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货币 C.修筑长城 D.统一国家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 4、今天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和佛学,首先应查阅(  

    A、《金刚经》 B、《大唐西域记》

    C、《西游记》 D、《千金方》

     

  • 5、中原地区能够吃到葡萄、胡桃等物品,远在欧洲罗马的凯撒大帝能够穿到中国的丝绸,这主要是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孝文帝改革

    C.秦始皇统一中国

    D.汉武帝反击匈奴

  • 6、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面文物中能够见证我国开始有文字记载历史的是( )

    A. B.

    C. D.

  • 7、关于甲骨文,错误的解释是(  )

    A.我国古代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B.甲骨文有象形、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C.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甲骨文是研究商朝历史的唯一资料

  • 8、“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百余年”,司马光笔下的这一动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动乱是(       

    A.大泽乡起义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黄巾起义

  • 9、伟大的革命需要伟大的思想。40多年前,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揭开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序幕。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是

    A.两个凡是

    B.新文化运动

    C.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阶级斗争

  • 10、下列有关唐都长安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城市布局严整对称

    B.国际性大都会

    C.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

    D.城中有东、西两市,市是居民区

  • 11、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秦的暴政

    B. 前往渔阳戍边的农民因雨误期要被斩

    C. 陈胜吴广杀死了押送他们的军官

    D. 戍边农民的极力鼓动

  • 12、陕西历史博物馆拟选送以下文物参加《国家宝藏》节目组评选,其合适的主题是(     

    A.唐朝的繁荣与开放

    B.宋代的社会生活

    C.明朝的对外交流

    D.清朝的危机与繁荣

  • 13、《诗经·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据考证,该诗为赞美齐桓公帮助卫国人大败狄人(北方游牧民族)而作,印证了齐桓公“尊王攘夷”的政治策略。上述材料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春秋时期

    D.三国时期

  • 14、西汉初期吸取秦亡教训,开始采取休息生息政策的皇帝是(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 15、下表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变化简表。与这一比例变化直接相关的是

    A.世袭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 16、要了解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以及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应推荐阅读(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 17、中医在世界医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称为“医圣”的是( )

    A. 华佗   B. 张仲景

    C. 扁鹊   D. 李时珍

  • 18、近年,新冠肺炎疫情频发,对突发疫病的防治也就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国古代的一位名医也曾提倡防范疾病,并强调“治未病”。这位名医(       

    A.结合临床编成了《伤寒杂病论》

    B.编写成了医学《黄帝内经》

    C.擅长针灸,能实施外科手术治病

    D.编出强身健体的“五禽戏”

  • 19、据考古发现,河姆渡遗址能够

    A.种植水稻 B.种植粟 C.使用青铜器 D.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 20、黄巢在青年时代写的“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表达了他的愿望是(  

    A.等待时机改天换地

    B.思念亲人登高远望

    C.怀才不遇心灰意冷

    D.壮志凌云报效祖国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如图,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填空:

    请填写出图一、图二中的五个政权名称:

    A       B    C       D   E    

     

  • 22、唐朝时期,西行前往天竺取经的高僧是________,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______________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高僧是________

  • 23、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通过推举而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____。

    (2)秦始皇加强思想控制的措施是____。

    (3)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今天倡导均衡教育有借鉴意义的是____。

    (4)战国后期李冰主持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____。

    (5)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提倡预防疾病为此提出的理论是“____”

    (6)汉武帝下令改铸的新钱币是____。

    (7)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

    (8)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是____。

    (9)三国时名为建业,东晋时名为建康,今天名为____。

    (10)位于河南洛阳的著名石窟是____。

  • 24、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长安B.安息

  • 25、唐太宗实行________的民族政策,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多民族国家得到重大发展。清朝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康熙和_________两皇帝在位时期贡献卓越。

  • 26、列举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两个原始人类_________

  • 27、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成书于东汉末年,提出了“对症治疗”和“治未病”理论的著名中医学著作:______

    (2)传说中“三过家门而不入”,用疏导方法治水的是:_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______

    (4)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至:______

    (5)西汉时期开通的丝绸之路的起点:______

    (6)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______

    (7)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______

  • 28、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甲骨文的发现者是清朝人____

  • 29、_____设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后来武则天首创殿试和_____,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 30、光武中兴:

    (1)措施: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_______,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________,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________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影响: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题:根据所学知识,把相应信息用直线连接起来。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或治世局面)。

    (1)牧野决战、商军倒戈——

    (2)以德化民、勤俭治国——

    (3)头裹黄巾、进攻东汉——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历史发展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成为主流,更成为国家繁荣富强的重要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蒙古族入主中原,更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形成了民族融合的新高潮。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长期同汉族、蒙古族、畏兀儿等族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

    材料二: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后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停战,约为兄弟之国。

    材料三: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25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及随访的台湾各界人士访问团。连战表示,现阶段两岸关系来之不易,希望能在新的起点上加以深化。两岸各自的法律、体制都实施一个中国原则,台湾固然是中国的一部分,大陆也是中国的一部分,从而形成“一中架构”下的两岸关系,而不是国与国的关系。

    ————央视网2013年2月25日

    (1)中华统一多民族的形成与巩固过程中,少数民族和汉族一样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请你写出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名称一个?

    (2)元朝时为加强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对当今有何影响?此外还设立什么机构来管理西藏?

    (3)材料一中形成的新的民族是什么?

    (4)材料二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事件?议和产生哪些积极影响?

    (5)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请说明我国什么时候设立什么机构正式管辖台湾?

    (6)分析统一国家的形成与民族融合的关系,谈谈你的感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