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某班为历史剧大赛创编剧本,剧中关于公元前210年一家四兄弟的生活状况表述不确切的是( )
A.老大应征去修长城,多年未归
B.老二应征去戍边,有人捎信回来说他阵亡了
C.老三是书呆子,整天在街上看诸子百家的书籍
D.老四年收入粮食1500斤,家人却经常挨饿
2、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说:“当时(北魏)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之关系较轻,所谓有教无类是也。” 请再结合以下图片,说出这些材料反映出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大交融
B.国家大一统
C.中外交往频繁
D.经济繁荣发展
3、人类使用火的根本意义在于( )
A. 照明取暖 B. 恐吓野兽
C. 吃到熟食 D. 推动了人类进化的过程,增强体质
4、下列和蒙古族有关的事件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灭金②灭西夏③灭南宋④建立元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②①③④
D. ④③②①
5、人们把坐在药店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下列与“坐堂医生”称呼的来源相关的是()
A.张仲景 B.华佗 C.扁鹊 D.李时珍
6、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
A. 炎帝 B. 黄帝 C. 炎帝和黄帝 D. 大禹
7、唐朝时曾经六次东渡日本的著名高僧是
A.鉴真 B.玄奘
C.杜甫 D.催致远
8、“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诗中所述的这场战役
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B.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C.促使北方出现了民族大交融的景象 D.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9、我国古代有许多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呈现出不朽的军事智慧。下列战役与少数民族有直接关系的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璧之战 D.淝水之战
10、西汉初年,政府制作和使用“汉并天下”瓦当(如图),目的在于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以下选项中,与之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牧野之战
B.秦灭六国
C.巨鹿之战
D.楚汉之争
11、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得到改变,是在 ( )
A. 新中国成立后 B.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公布之后
C. 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D. “大跃进”运动之后
12、民族融合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大趋势。从西晋开始到北魏建立,内迁各族中,曾经统一了黄河流域的有( )
①匈奴 ②鲜卑 ③氐 ④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关于这一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们是唐朝末年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
B.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发展
C.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D.政权分立,但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14、“里耶秦简”像一本百科全书,以小见大,让今人了解战国的秦。但“简”作为文字的载体分量很重,不便于携带。东汉时期某位宦官的改进之举使得纸张在中国的使用日益普遍,他是( )
A.李斯
B.蔡伦
C.司马迁
D.张仲景
15、“揭竿而起”源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
A. 牧野之战 B. 赤壁之战 C. 官渡之战 D. 陈胜吴广起义
16、自汉朝以来,中国充分利用陆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加强对外交往,对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下列体现唐朝对外交往实现互助互利的史实是( )
A.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
B.甘英出使大秦
C.马可波罗来华
D.三赴琉球
17、2015年又月15日《人民日报》刊文:“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瓦窑堡会议
18、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隋唐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A. 繁荣与开放
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C. 民族政权并立
D. 中外交往与冲突
19、歇后语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下列歇后语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孙权访贤——三顾茅庐 B.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C. 林黛玉进贾府——谨小慎微 D. 贾宝玉出家——看破红尘
20、“三家分晋”的三家指( )
A.韩、赵、魏
B.韩、楚、 齐
C.赵、燕、齐
D.秦、楚、齐
21、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在铸造技术上,采用的方法是“_____”; _____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22、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是____;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23、下图的年代尺中A(公元前770年)是公元前①____世纪,从 A到B 是我国历史上的②____时期,C(公元前221年)发生的历史事件③____,D处的历史事件建立的政权是④_____
24、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被称为“诗仙”的大诗人是_______。被称为“诗
圣”的是_______。
25、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______”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地位。东汉末年,曹操把______劫持到许,挟天子以令诸侯,从而取得政治上的主动。
26、含义: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________和牛、羊等________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安阳殷墟、陕西、山东等地出土了大量商代和西周甲骨,至今已超过16万片,其中商代有字的甲骨10余万片,单字约4500个,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
27、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_________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秦朝建立以后,修筑了闻名中外的长城,它西起__________,东到辽东。
28、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____时迁到殷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老子的学说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一书,它被奉为道家经典。
29、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一举制的正式确立。________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30、约公元前2070年,部落联盟首领 _________ 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夏朝;启继承父位,标志着 _________ 代替了禅让制。
31、
徐悲鸿 《义勇军进行曲》
鲁迅 《愚公移山》
聂耳 《狂人日记》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经过27年持续不断的努力,编写出《本草纲目》的是——
(2)博览群书,长期积累,不懈探究,编写《天工开物》的是——
(3)全面总结古代农业生产经验并大胆创新,编写科技名著《农政全书》的是——
(4)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总结创新,发明转轮排字法的是——
(5)主持编写了编年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的是——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朝疆域图》
材料二 《元朝疆域图》
材料三 达赖、班禅等灵童转世,必须在驻藏大臣的监督下进行。选定的灵童要经过驻藏大臣认可,金瓶掣签也要由驻藏大臣主持。其次,达赖、班禅的收入和支出,每年春秋之季由驻藏大臣进行审核,并向皇帝汇报。达赖喇嘛派往尼泊尔修建佛像等人员,由驻藏大臣签发路证。寺庙内活佛及喇嘛,一律详造名册,在驻藏大臣处备案。
——摘编自《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1)材料一中的吐蕃所在地区是今天的西藏,唐蕃和亲是唐蕃关系的重要内容。请指出唐朝历史上嫁入吐蕃的两位公主,并请分析唐蕃和亲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元、清两朝中央政府管理西藏的不同方式及其共同特点,并请综合材料一、二、三,归纳中国古代中央政府与西藏地区关系演进的趋势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