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晋中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图反映了我国汉代某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这其中包括“蒸煮”“舂捣”“制浆”“晾晒”“码放”等一系列工序,这一生产活动是

    A.古法酿酒

    B.青铜冶铸

    C.丝绸纺织

    D.传统造纸

  • 2、唐朝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竞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     

    A.科举取士制正式创立于唐朝

    B.科举取士注重学识,促进公平

    C.中央集权制度被严重削弱

    D.科举制杜绝贵族子弟入仕为官

  • 3、宋太祖说:“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这里反映出宋初的一个基本国策是( )

    A.重文轻武

    B.强干弱枝

    C.重内轻外

    D.冗官冗费

  • 4、《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已经使用铁农具耕种土地,这是我国有关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的最早的文字记载。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58件。材料说明春秋时期( )

    A.铁器的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

    B.我国已出现铁质农具

    C.铁质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

  • 5、公元184年,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爆发。至此,距离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的秦末农民大起义已经过去了(     

    A.24年

    B.25年

    C.392年

    D.393年

  • 6、西周分封,天子至高;秦行郡县,皇帝至上。无论分封制或郡县制,统治者施政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思想控制

    B.加强对全国统治

    C.便于经济管理

    D.利于文化交流

  • 7、抓关键词或找关键句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张楚政权”、“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等信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绿林赤眉起义

    B.黄巾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

    D.刘邦项羽起义

  • 8、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这首《题乌江亭》讽咏的人物是

    A刘邦

    B.项羽

    C.陈胜

    D.张角

     

  • 9、下图是某位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部分),空白处的政权建立者是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武帝

  • 10、由分裂走向大统一的朝代不包括

    A. 秦朝   B. 隋朝   C. 元朝   D. 河南江北行省

  • 11、下面是炎帝的发明的是(     

    ①教民开垦耕种   ②制作生产工具   ③制造船只、会炼铜

    ④教人们交换物品   ⑤发明纺织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

  • 12、“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夺取皇权的是( )

    A. 宋太祖

    B. 宋太宗

    C. 辽太祖

    D. 元昊

  • 1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夏商周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 14、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孙子兵法》是所著

    A.孙武 B.孙膑 C.孙文 D.孙权

  • 15、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混战,中国遇到了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下表对春秋战国战争的比较错误的是(     

    A

    春秋列国是为各自利益平衡和霸权而战,战国七雄是为开疆拓土,一统天下而战

    B

    “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发动战争的共同借口

    C

    随着科技和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战国时期的战争规模和烈度远远超过春秋时期

    D

    诸侯混战促进了民族融合,加剧了国家统一的趋势

    A.A

    B.B

    C.C

    D.D

  • 16、“汉并天下”瓦当是为纪念西汉建立、统一天下而作。西汉的建立者及都城分别是

    A.嬴政,咸阳

    B.刘邦,长安

    C.王莽,长安

    D.项羽,咸阳

  • 17、钱穆《国史大纲》中说道:“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华,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陶,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可以把孝文帝实行汉化目的理解为(  

    A.巩固统治

    B.发展生产

    C.欣赏汉文化

    D.促进民族融合

  • 18、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多个民族组成的优秀而伟大的民族,民族团结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以下图片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B.   C.   D.

     

  • 19、“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与此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A.丞相制

    B.禅让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 20、作为中世纪欧洲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冷兵器作战的骑土阶层纵横欧洲近1000年,冷兵器作战的衰落受中国古代发明的影第,这项发明应是(     

    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造纸术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按要求填出相对应的人物:①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灭亡南宋:___________;②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力保忠节,誓不降元:___________

  • 22、公元200年,曹操在_____(战役)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_____(战役)中以少胜多,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 23、禹死后,__________继承父位,从而__________制代替了禅让制。

  • 24、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_________

  • 25、北宋著名画家   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东京   沿岸的风光和繁华景象。

     

  • 26、八王之乱的经过: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起兵争夺中央政权,史称“______”。

  • 27、唐玄宗时,高僧   应邀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元世祖时,意大利旅行家   ,来华居住了十几年。

     

  • 28、汉字的历史源远流长,那么传说中创造文字的历史人物是__________

  • 29、图一“从”字是_____字形,该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图二“马”字的字形是_____,秦始皇以这一字形文字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 30、_______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周王虽然在名义上仍是天下“共主”,但已无力控制诸侯。诸侯国势力崛起,不再听从王命,各自为政,也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致使周王室在财政上陷入困境,甚至要依赖诸侯国的经济支持。周王室地位______,大的诸侯势力_______。他们竞相称霸,操控政治局面,实际上取代了_______的地位。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如图是战国形势图。依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战国时期,七雄争霸。依据地图,将图中A、B、C、D与相对应的诸侯园的名称用线条连接起来。

    (2)请据地图,写出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一例。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与世界其他文明相比,中国历史记载最为完整历史遗存最为丰富。今天我们进行一次“远古祖先的拜访”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请将下列相关史实填入表格中的相应位置,(只填序号)

    ①河姆渡人   ②元谋人   ③黄帝   ④半坡居民   ⑤北京人   ⑥山顶洞人   ⑦尧、舜、禹

    洞穴中的祖先

    (1)________________

    定居时代的祖先

    (2)________________

    传说中的祖先

    (3)_____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东汉)班固

    材料二:西汉政府在今天的轮台正式设立西城都护,就领西城各国,以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西城都护的设立迫使匈奴打消了称霸西城的雄心,这标志着西汉政府已经对西城各国开始了有效的统治。

    材料三:“一带一路”(美文:The Belt and Road,缩写BR)是“丝绸之路经济帶”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逸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客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贵任共同体。

    (1)材料一中的“骞指的是谁?“凿空“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此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2)以上材料中的哪一史实最能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制的一部分?

    (3)结合材料二,请说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及丝绸之路的作用,

    (4)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今天建设的感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