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远古传说是指在文字发明以前,口耳相传的、没被考古资料证明的神话传说,而历史事实是被考古资料证明的,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下列事件属于历史事实的是( )
A. 盘古开天辟地 B. 武王伐纣 C. 大禹治水 D. 尧舜禹的禅让
2、唐朝逐渐完善科举制,殿试制度开始于(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3、有一天,小明同学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了他,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此文字是
A.小篆
B.甲骨文
C.大篆
D.隶书
4、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所赞扬的政治家是
A.曹操 B.诸葛亮 C.刘备 D.孙权
5、楚汉之争中,刘邦进入关中后约法三章,并利用行政能力和政治影响力都不能忽视的“秦吏”宣布政令,对秦本土的政治经济现状不作根本性触动。由此可知刘邦( )
A.注重政权平稳过渡
B.施政方式过于保守
C.对前朝旧官僚妥协
D.无力与秦军相抗衡
6、秦朝时死刑种类繁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犯罪的人,轻者罚作苦役,重者动辄处死;一人犯法,亲族都得处死;一家犯法,邻里都受牵连。这说明秦朝( )
A.徭役繁重
B.刑罚残酷
C.赋税沉重
D.残忍殉葬
7、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三大宗教,其中最早传入中国的是(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8、关于楚汉之争,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刘邦与项羽之争
B.项羽注重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C.目的是争夺帝位
D.刘邦最终取得胜利
9、“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描述的是( )
A.都江堰
B.丝绸之路
C.大运河
D.长城
10、唐朝文学家皮日休写道:“万艘龙阿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冰水,一千余里地无山。”诗句中的“汴水”是( )
A.灵渠
B.都江堰
C.隋朝大运河
D.瘦西湖
11、“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屡败屡战的刘邦,信心满满地做着自己的皇帝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建立的王朝,历史上称为(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2、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行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
A.实现富国强兵 B.促进生产力发展
C.加强王室的实力 D.缓和社会矛盾
13、不同的历史时期体现着不同的历史特点。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
A.霸主尊王攘夷,听命王室
B.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C.争霸战争激烈,各国掀起改革变法运动
D.弱小诸侯依赖周天子
14、大禹冶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所治的“水”是指:( )
A.长江 B.黄河 C.准河 D.珠江
15、秦朝掌管监察事务的是( )
A. 丞相 B. 皇帝 C. 御史大夫 D. 太尉
16、“唐人诗歌,其于先世及当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非外间所应知者,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该论述旨在强调唐诗
A.作者地位低下
B.创作氛围宽松
C.反映市民文化
D.批判封建礼教
17、“中原在军阀战祸连年中经历了近两百年,南方则大体上过着祥和静谧的日子。”这句话描述的时期是( )
A.隋朝末年
B.安史之乱
C.五代十国
D.北宋末年
18、历史课堂上,老师描述了一场农民起义:“张角领导起义军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老师描述的是( )
A.大泽乡起义 B.红巾起义 C.黄巾起义 D.黄巢起义
19、下面关于甲骨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骨文是一种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B.甲骨文内容是研究周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C.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
D.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多种造字方法
20、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涉及经济、军事和教育领域。其根本目的是( )
A.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B.促进农业发展,减轻人民负担
C.缓和阶级矛盾,杜绝武将跋扈
D.增强军事实力,扭转边疆战事
21、河姆渡人遗址位于______________,距今_______年左右。
22、唐朝时,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的影响,刚健豪迈的______风气盛行一时;与此相反,宋朝时浓厚的______风气盛行。
23、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___________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_____________。
24、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实行______________的民族政策。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任用王安石主持变法的皇帝是________。
(2)《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________。
(3)北宋灭亡的时间是________。
(4)北宋时期著名的瓷都是江西________。
(5)元朝建立的行政区划与管理的制度被称为“________”。
26、战国末期,法家的集大成者是:______。
27、唐朝前期,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______;唐朝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闻名中外的______造型精美,色彩亮丽。
28、秦朝建立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其中三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_______事务。
29、元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_。
30、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是____。他是扬州大明寺的高僧,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1561年,倭寇大举侵犯浙江。____率军英勇作战,在台州九战九捷,先后歼灭倭寇10000多人,烧毁倭船无数,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31、将作品的代号填入相应作者后的括号内。
A《农书》 王祯( )
B《窦娥冤》 司马光( )
C《资治通鉴》 关汉卿( )
3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东汉时负责治理黄河的著名水利专家是_________
(2)辅佐齐桓公进行改革,使齐国国富兵强_________
(3)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_________
(4)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_________
(5)第一次统一蒙古草原的匈奴首领是_________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的作者是谁?图二中的历史人物在数学方面取得的成就有哪些?
材料二 鲁国尚儒学……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反映了战国时期在思想学术领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哪一学派的学说为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思想基础?
材料三 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总结了中医救治新冠肺炎的有效做法,包括中医医疗队整建制接管定点医院、早期介入、全程参与、分类救治取得了显著效果,充分肯定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人民英雄”张伯礼:热泪总为人民而流》
(3)中医在救治新冠肺炎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例举出一位东汉时期的名医。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觉得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