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庆阳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夏商周时期社会尊卑等级划分的依据是

    A. 血缘亲疏

    B. 战功大小

    C. 封国规模

    D. 财产多少

  • 2、我国考古学家在下面哪一个人类遗址中发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水稻的遗迹,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A.元谋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 3、近代印度学者通过查阅中国古代的一部著作,先后找到了印度那烂陀寺的废墟、王舍城的旧址等珍贵遗迹。这部中国古代的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大唐西域记》

    C.《资治通鉴》

    D.《西游记》

  • 4、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的水利工程是(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郑国渠

  • 5、商鞅变法中特殊的制度使得对外战争成为秦人唯一的出路。以最强悍,最有纪律的民族,全力向外发展,秦人遂无敌于天下。材料中“特殊的制度”是指

    A.土地私有 B.奖励军功 C.建立县制 D.统一度量

  • 6、“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这首诗赞颂的秦王嬴政的历史功绩是

    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B.推行郡县制

    C.抵御匈奴

    D.修筑长城

  • 7、据古书上记载,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在什么时候已经出现?(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 8、下列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变革的时代

    B.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民族关系的发展

  • 9、刘邦进入咸阳后,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慰劳刘邦的军队,“唯恐沛公不为秦王”。由此可知,刘邦取得“楚汉之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是

    A.深得民心

    B.善于用人

    C.严刑酷法

    D.军队强大

  • 10、20世纪50年代,人们用“最可爱的人”来赞美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的英雄人物。下列被赞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有  

    ①黄继光   ②邱少云 ③侯德榜   ④徐悲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 11、某一历史人物“对内整顿朝政,对外‘尊王攘夷’,终于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就了春秋第一霸”,这位历史人物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周武王

  • 12、传说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历史叙述,下列与禅让制度密切相关的是_______

    A.炎黄战蚩尤

    B.皇帝建宫室

    C.舜让位于禹

    D.启继承父位

     

  • 13、一位历史爱好者参观北京人遗址时发现有大量的灰烬、烧石和烧骨等,这不能反映出

    A. 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   B. 北京人会种植粮食

    C. 北京人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D. 北京人会猎取动物

  • 14、农业生产离不开工具的革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指( )

    A.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B.青铜具的使用

    C.铁器的使用 D.水利工程的修建

  • 15、下列少数民族中建立西夏政权的是(     

    A.契丹

    B.党项

    C.蒙古

    D.女真

  • 16、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

    A.铭文

    B.金文

    C.甲骨文

    D.钟鼎文

  • 17、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A.农作物种植

    B.家畜饲养

    C.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D.城市的出现

  • 18、如图是小红同学做的复习卡片,在“______”处应填写的标题是

    _________

    朝代:商朝

    重量:达832.84公斤

    地位: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

    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铜镜

    D.青铜面具

  • 19、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百家争鸣”“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 20、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王朝的诞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它的建立者是

    A.黄帝

    B.尧

    C.舜

    D.禹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______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木结构水井,这是迄今发现年代最早的木结构水井;半坡人的房屋主要是______,多用木头作柱子,屋内有灶坑。

  • 22、汉武帝接受______(人物)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东汉时,宦官______(人物)改进造纸术,促进了文化传播。

  • 23、根据提示写出著作名称。

    (1)成书于元末明初的______,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这部小说之后,长篇说史的小说大量涌现出来。

    (2)成书于明朝中期的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是______。

    (3)清代的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是______。

    (4)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是______。

  • 24、宋朝时最著名的大商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鲧的儿子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________。战国后期蜀郡郡守________主持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 26、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是__________ 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是__________ 朝。

  • 27、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叫作________;清朝前期的商业很发达,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一些大的________,拥有雄厚的商业资本,在全国进行商业活动。

  • 28、李白因其诗歌豪迈奔放,清新飘逸,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被称为“____________”。杜甫被誉为“诗圣”,由于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故有“____________”之称。

  • 29、战国后期,秦国蜀郡郡守________主持修建水利工程________,该工程的建成,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 30、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2019年)约___________万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建立于公元前___________年。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将作品的代号填入相应作者后的括号内。

    A《农书》     王祯(     

    B《窦娥冤》     司马光(     

    C《资治通鉴》     关汉卿(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内容。

    (1)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

    (4)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建立的政权——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材料二:某同学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因为这次的失败,你才发现问题所在,坏事变好事”。

    (1)材料一中提到的“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他的思想核心是什么?又提出了怎样的治国主张?

    (2)材料二中的老师是用哪一家的思想开导学生?这家思想流派在政治方面主张什么?

    (3)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写出一个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并叙述他的思想主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