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夏朝
B.秦朝
C.汉朝
D.唐朝
2、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最早种植粟”、“半地穴式房屋”。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位于
A. 云南元谋
B. 浙江河姆渡
C. 陕西半坡
D. 山东大汶口
3、在河南南阳市的温凉河畔,有一座巍峨壮观的古老祠堂,一对子母阙耸立门前,阙上彩绘朱雀傲视蓝天,翩翩欲飞。郭沫若为祠堂题写“医圣祠”三个大字。与该祠堂有关的历史人物是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4、热播剧《芈(mǐ)月传》讲述了楚国公主芈月波澜起伏的传奇一生,同时也反映了战国时期风云变幻的历史。剧中芈月所出生的楚国,位于图中的哪一处
A.A
B.B
C.C
D.D
5、胡适认为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创立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这一行为的是( )
A.“仁者爱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为政以德”
6、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该王朝是( )。
A. 夏 B. 商 C. 西周 D. 秦
7、如图,2022年4月28日,随着德州四女寺枢纽南运河节制闸的开启,京杭大运河百年来首次实现全线水流贯通。关于京杭大运河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为了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B.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C.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D.开通于隋文帝时
8、“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9、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惊天下的甲骨文
A.铸刻于青铜器上
B.发现于西周时期
C.至今仍无法破译
D.是已知最早汉字
10、澶渊之盟后,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宋用丝织品、稻米、茶叶等换取辽的羊、马、骆驼等。这直接能说明澶渊之盟( )
A.增强了北宋的军事实力
B.加强了北宋的边境防御
C.促进了双方的经济交流
D.促进了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
11、西晋灭亡后,西晋皇族于317年重建晋王朝,史称东晋。其建立者是( )
A.司马相如
B.司马懿
C.司马炎
D.司马睿
12、下列著作的共同特点是( )
A.传统医学不断发展
B.手工技艺推陈出新
C.农业技术推广普及
D.古代科技经验总结
13、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远古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北京人相符的是( )
①头部带有猿的某些特征
②使用打制石器,过群居生活
③用火取暖,烧烤食物
④种植水稻,蒸煮米饭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汉武帝时,许多富商唯利是图,操纵物价,造成了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有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的措施是
A.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B.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C.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
D.颁布推恩令,重视人才
15、提倡节俭在位二十年,宫室、园林没有什么增加的皇帝是
A.汉武帝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高祖
16、东汉初期,在地方,把州由监察区变为郡以上的一级行政区,由中央向各州派遣刺史,为具有统理郡国职能的地方行政长官。刺史可不经三公直接向皇帝奏事。这一措施(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打击了豪强地主势力
C.导致外戚势力膨胀
D.化解了各种社会矛盾
17、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 )
A.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B.洞庭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C.黄河流哉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D.珠江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18、“夏传子,家天下”。这里的“子”是指
A.荀子
B.墨子
C.启
D.孔子
19、有一句歇后语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你知道当年姜太公辅佐的君主是谁吗 ( )
A. 周文王周武王 B. 商纣商汤 C. 夏禹夏启 D. 伊尹夏桀
20、在历史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史料实证意识,下表中的考古发现和结论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序号 | 考古发现 | 结论 |
A | 云南元谋县发现大量碳屑、小块烧骨 | 元谋人已经知道用火 |
B |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 北京人过群居生活 |
C | 山顶洞人的骨针 | 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光 和钻孔技术 |
D | 河姆渡遗址发现大量稻秆、稻谷 | 河姆渡人已经会种植水稻 |
A.A
B.B
C.C
D.D
21、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古名句的抗元名将是_____。
22、公元9年,外戚________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23、______东迁后,周王室的统治力大减,直接管辖的地区仅在洛邑一带。
24、______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______改进了造纸术。
25、敢于直言,被唐太宗称为可以知得失的“镜子”是指_________。
26、被宋神宗以“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赐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
27、我国第一部农业百科全书是____。
28、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___________,标志着西域正式成为中国领土。
29、清朝统治者为加强思想控制,大兴___________。清朝雍正帝时,为了军事上的需要,在宫中设立___________,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后来成为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
30、王羲之由于在书法上的杰出成就。被后人誉为“________”;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的石窟中,最著名的是________和龙门石窟。
31、
退避三舍 城濮之战 赵括
围魏救赵 桂陵之战 晋文公
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 孙膑
卧薪尝胆 吴越争霸 项羽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战 勾践
32、历史上的残暴统治最终都会被人民所推翻,请填写与各题信息相对应的暴君名称。
(1)夏朝的最后一个王 在位时,无休止地征发百姓,最终被汤灭掉。
(2)商朝最后一个王 尽情享乐,施用炮络之刑,镇压人民,最终被周灭掉。
(3)公元前841年, 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西周开始走向衰落。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史记》
(1)材料一中的“秦王扫六合”指的是什么事件?写出此事件的时间?有什么重要意义?
(2)材料二中的农民起义领袖是谁?起义军攻占陈县,建立了什么政权?写出此次事件的历史意义
(3)显赫一时的秦王朝只存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这给了你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