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以咸阳为中心,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驰道。当时的东方道,从河南起,经郑州、曲阜、济南,然后到达寿光、昌乐、潍城、寒亭、昌邑,经烟台到达荣成的成山角。东方道的修建,有利于古代“潍坊”地区( )
A.纳入统一的秦帝国版图
B.方便长城的修建
C.实现同外部交流,促进文化发展
D.使用统一的度量衡
2、公元383年,前秦和东晋曾展开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最终以东晋胜利告终,这场战争是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牧野之战
3、研读地图是历史学习的重要途径。右图中争霸的诸侯国中处于今山西境内的是
A.齐国
B.秦国
C.楚国
D.晋国
4、下列魏晋时期内迁后的少数民族与其迁入地区搭配,不正确的是
A.氐族——陕西关中
B.羌族——辽宁
C.匈奴族——山西
D.鲜卑族——陕西及河套地区
5、据史书记载,“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
C.派卫青攻打匈奴 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西汉的城市建设很有特点,在其都城长安出现了专门的商业区,称为
A、街 B、坊
C、市 D、场
7、如果你是考古工作者,要考察我国境内生活的最早人类,你应该去的地方是
A.云南省 B.北京市 C.陕西省 D.浙江省
8、“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旒冕。披旒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9、北宋东京城内有许多瓦子。瓦子也称“瓦舍”或“瓦肆”,是以娱乐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大型商业场所。勾栏是瓦子中用栏杆或巨幕隔成的艺人演出的固定场子,表演各种民间技艺,热闹非凡。瓦子、勾栏在宋代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
A.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推动
B.宋代对外战争频繁
C.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0、秦始皇为反击匈奴而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派蒙恬收复河套地区
②移民垦田戍边
③修筑长城
④兴修灵渠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1、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图1所示文物,我们可以了解( )
A.夏朝的历史 B.商朝的历史 C.西周的历史 D.秦朝的历史
12、下图中物品(技术)交流主要得益于( )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蒙恬痛击匈奴
C.海外贸易的发展
D.文成公主入藏
13、在经济的发展基础上,我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历经千年的发展过程,沿革清晰,影响深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政治符号与象征。请完成下面小题
【1】《礼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材料反映的制度变革是( )
A.世袭制取代禅让制
B.禅让制取代世袭制
C.察举制取代禅让制
D.世袭制取代察举制
【2】“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鼎”有丰富的政治含义,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A.古代烹煮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
B.立国礼器,身份地位与权力象征
C.比喻帝王,鼎业代指帝王的大业
D.象征三方并立、鼎峙或鼎足之势
【3】《史记·陈涉世家》载“失期,法皆斩”,由此可知秦末农民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
A.战乱频仍
B.焚书坑儒
C.刑罚严酷
D.赋役繁重
【4】以下文物或模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东汉阶级对立和社会动乱的是( )
A.
B.
C.
D.
【5】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认为该典籍是( )
A.《韩非子》
B.《孙子兵法》
C.《道德经》
D.《论语》
14、“投鞭断流骄兵终必败,风声鹤唳民意总难违。”这副对联描写的是下列哪一战役( )
A.淝水之战
B.官渡之战
C.马陵之战
D.巨鹿之战
15、“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福祉绵延千里( )
A.长城
B.郑国渠
C.都江堰
D.灵渠
16、促成西周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不同等级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奴隶制
17、《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这一“政治制度”是指
A.郡县制度
B.皇帝制度
C.禅让制
D.中央集权制度
18、《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记载:“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 灵渠的开通 B. 铁农具的使用
C. 长城的修筑 D. 都江堰的建造
19、2007年,英国《独立报》评出了改变世界的101个发明,中国的四大发明赫然在列。其中,对人类文明的传播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是
A.火药
B.指南针
C.印刷术和造纸术
D.火器
20、与唐末农民起义原因无关
A. 宦官专权
B. 藩镇割据
C. 统治腐朽
D. 安史之乱
21、大禹治水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22、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________制;秦始皇为巩固统治,在地方上推行_________制。
23、黄帝和炎帝被誉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
24、公元1069年,宋神宗为了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推行_______变法。
25、相关链接题
(1)掌握水稻种植技术的我国先民是:______。
(2)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称呼反映的西周政治制度是:______。
(3)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的领导者是:______。
(4)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一代名臣是:______。
(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
26、西晋统一:公元______年,西晋灭____,统一了全国。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是中国人发明,通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28、(1)到_____时期,传统节日如除夕、元宵、端午等基本定型。
(2)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拱桥之一。
(3)唐朝诗歌发达,被称为诗仙的是_____。
(4)_____派人三赴流求。
(5)描绘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的是_____。
(6)_____年,唐朝灭亡。
(7)_____记载了完颜阿骨打誓师反辽的史实。
(8)_____(皇帝)杀害了岳飞。
(9)宋朝专供外国人居住的地方名为_____。
(10)元大都是今天的_____。
29、请写出与下列提示相关的内容。
(1)新中国的国旗——
(2)新中国的代国歌——
30、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骨和烧石等,反映出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________还会长时间保留火种,________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31、连线题:将下面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连线(8分):
退避三舍 楚庄王
问鼎中原 项羽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
破釜沉舟 晋文公
32、经济重心完成南移的朝代是:________。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知名中国事务观察家彼得·沃克发现西方的价值观本身就呈现出二元对立的特点:要么好,要么坏;要么赢,要么输。他意识到自己更倾向于东方的价值观,并且成为老子的忠实粉丝。
材料二 今年,承德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中,市民素质也在大幅度提高,比如为避免舌尖上的浪费,大家积极践行国家倡导的“光盘行动”。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经据典,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如“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得人着兴,失人者崩”等。
(1)材料一中“东方的价值观”属于哪个学派?其创始人是谁?
(2)材料二中“光盘行动”体现了战国时期哪位思想家的什么主张?该思想家还提出了一个最重要的主张是什么?
(3)材料三中“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体现了诸子百家中哪家学派的什么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