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朝后期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黄巢率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致命打击。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这段话描述的是
A.唐朝建立的背景
B.唐朝建立的过程
C.唐朝灭亡的过程
D.唐朝灭亡的教训
2、下列哪两次战役决定着秦朝的成与败
(1)城濮之战
(2)巨鹿之战
(3)长平之战
(4)垓下之战
A.(1)(2)
B.(2)(3)
C.(2)(4)
D.(3)(4)
3、《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江南经济开发是我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
①北方人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北人民团结合作,共同努力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4、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口号是( )
A.均贫富
B.杀人者死
C.均田免赋
D.起兵为百姓
5、根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以揭示唐朝盛世的由来( )
①经历太宗、武后、玄宗诸朝 ②唐朝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③国内安定、从未出现民族纷争现象 ④科举制发挥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发现栽培粟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7、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大运河,大运河的起止点是( )
A.洛阳、江都 B.洛阳、余杭
C.涿郡、余杭 D.涿郡、江都
8、成由俭败由奢”是中国流传已久的古训。西汉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华,出现了一个盛世局面,史称
A.休养生息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大一统局面
9、小明想利用假期的时间阅读《史记》,在书中不可能读到的是( )
A.秦始皇
B.陈胜
C.班超
D.汉武帝
10、“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白居易的《长恨歌》里记述了唐玄宗出逃长安的情形。它反映的是
A.黄巢起义
B.李自成起义
C.陈桥兵变
D.安史之乱
11、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
A.远古传说是完全不可信的
B.我们可以完全信赖远古传说
C.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D.远古传说有夸张,但也蕴藏着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12、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序号相对应的朝代依次是( )
A.东汉、吴、蜀、南朝
B.东汉、蜀、吴、东晋
C.西汉、吴、蜀、南朝
D.西汉、蜀、吴、东晋
13、唐朝时,中国的“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节日及风俗习惯传到日本,流传至今。与此相关的是( )
A.玄奘西行
B.遣唐使来华
C.文成公主入藏
D.册封“怀仁可汗”
14、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城市是( )
A.苏州
B.杭州
C.景德镇
D.泉州
15、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反应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方面什么特点(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王室地位衰落,诸侯势力强大
16、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 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 民族矛盾尖锐
C. 社会动荡不安 D. 秦统治者的暴政
17、唐朝时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苏州
18、宋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现了岳飞等人抗金的项强意志。岳飞等将领领导的抗金活动意义
A. 促使双方签订“澶渊之盟”
B. 保障了北方相对安定
C. 保障了南方相对安定
D. 促成了经济重心南移
19、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A.玄奘
B.文成公主
C.鉴真
D.岳飞
20、十六国时期的北方政权统治者,与汉族土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原有的统治方式”主要是指
A. 分封诸侯制度 B. 赋税征收制度 C. 君主专制制度 D. 官员监察制度
21、将下列三国图表填充完整:
22、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通史。
23、结合所学知识,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判断并选写出相关内容(填字母)。
(1)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它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这部著作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2)这部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3)这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这部著作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4)这部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这部著作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5)这部小说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这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相关内容:
A. 罗贯中 B.《红楼梦》
C. 曹雪芹 D.《三国志通俗演义》
E. 宋应星 F.《本草纲目》
G. 李时珍 H.《农政全书》
I. 徐光启 J.《天工开物》
24、_______被称为唐太宗的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25、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____________制度产生的。
26、内容:政治上,确立____,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____制度,加强对人民管理;严明____,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____,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27、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秦朝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也就是闻名中外的“______”,也称“______”。
28、唐太宗时期,___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29、完成下面战国形势图,对应字母写出国家的名称:
A B D E F G
30、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达到鼎盛,历史上称为“_____”。
31、请把下列成语与相应历史人物连接起来
退避三舍 赵括
围魏救赵 廉颇
负荆请罪 晋文公
纸上谈兵 孙膑
32、春秋时期的霸主。(不少于3个)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注:①通济渠:从洛阳引谷、洛二水到黄河,从板渚引黄河水疏通故道,入淮河,到山阳。②邗沟:从山阳疏导春秋时期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
——摘编自冯天瑜主编《中国文化史》等
材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概括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余杭(今杭州)到江都(今扬州)途经的大运河河段名称,并概括大运河开凿的特点。
(3)材料三为什么说此河的开通使隋炀帝“共禹论功不较多”?开通此河的目的何在?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都江堰、大运河修建理念的共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