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大兴安岭地区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唐朝后期中央已无力控制藩镇,黄巢率领起义军攻入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致命打击。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这段话描述的是

    A.唐朝建立的背景

    B.唐朝建立的过程

    C.唐朝灭亡的过程

    D.唐朝灭亡的教训

  • 2、下列哪两次战役决定着秦朝的成与败

    (1城濮之战

    (2巨鹿之战

    (3长平之战

    (4垓下之战

    A.(1(2

    B.(2(3

    C(2(4

    D.(3(4

     

  • 3、《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江南经济开发是我国古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江南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北方人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②北方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

    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④南北人民团结合作,共同努力

    A.①②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 4、明朝末年,李自成起义军提出的口号是( )

    A.均贫富

    B.杀人者死

    C.均田免赋

    D.起兵为百姓

  • 5、根据“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可以揭示唐朝盛世的由来(     

    ①经历太宗、武后、玄宗诸朝             ②唐朝国家统一,政局稳定

    ③国内安定、从未出现民族纷争现象   ④科举制发挥积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6、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发现栽培粟的最早的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 7、公元605年至610年,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开通了一条大运河,大运河的起止点是(   )

    A.洛阳、江都 B.洛阳、余杭

    C.涿郡、余杭 D.涿郡、江都

     

  • 8、成由俭败由奢”是中国流传已久的古训。西汉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华,出现了一个盛世局面,史称

    A.休养生息 B.文景之治 C.光武中兴 D.大一统局面

  • 9、小明想利用假期的时间阅读《史记》,在书中不可能读到的是(     

    A.秦始皇

    B.陈胜

    C.班超

    D.汉武帝

  • 10、“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白居易的《长恨歌》里记述了唐玄宗出逃长安的情形。它反映的是

    A.黄巢起义

    B.李自成起义

    C.陈桥兵变

    D.安史之乱

  • 11、下面对古代传说与历史事实的联系叙述正确的是(     

    A.远古传说是完全不可信的

    B.我们可以完全信赖远古传说

    C.历史事实是在远古传说的基础上提炼出来的

    D.远古传说有夸张,但也蕴藏着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

  • 12、了解历史发展的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与下图中序号相对应的朝代依次是(         

    A.东汉、吴、蜀、南朝

    B.东汉、蜀、吴、东晋

    C.西汉、吴、蜀、南朝

    D.西汉、蜀、吴、东晋

  • 13、唐朝时,中国的“端午节”“七夕节”“重阳节”等节日及风俗习惯传到日本,流传至今。与此相关的是(     

    A.玄奘西行

    B.遣唐使来华

    C.文成公主入藏

    D.册封“怀仁可汗”

  • 14、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瓷都的城市是( )

    A.苏州

    B.杭州

    C.景德镇

    D.泉州

  • 15、据记载,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7次,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只有3次。同时鲁国却朝齐11次,朝晋20次。这反应了春秋战国时期政治方面什么特点( )

    A.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鲁国主动与齐晋结好

    C.天子依附于诸侯 D.周王室地位衰落,诸侯势力强大

  • 16、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   B. 民族矛盾尖锐

    C. 社会动荡不安   D. 秦统治者的暴政

     

  • 17、唐朝时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苏州

  • 18、宋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表现了岳飞等人抗金的项强意志。岳飞等将领领导的抗金活动意义

    A. 促使双方签订“澶渊之盟”

    B. 保障了北方相对安定

    C. 保障了南方相对安定

    D. 促成了经济重心南移

  • 19、翻开历史画卷,不乏讴歌民族团结的光辉篇章。下列人物中,为民族团结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玄奘

    B.文成公主

    C.鉴真

    D.岳飞

  • 20、十六国时期的北方政权统治者,与汉族土人合作,沿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原有的统治方式”主要是指

    A. 分封诸侯制度   B. 赋税征收制度   C. 君主专制制度   D. 官员监察制度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将下列三国图表填充完整:

     

  • 22、夏商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______通史。

  • 23、结合所学知识,请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判断并选写出相关内容(填字母)。

    (1)这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它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达尔文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这部著作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2)这部书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这部著作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3)这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这部著作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4)这部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运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这部著作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5)这部小说重点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等反抗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的典型人物形象,还热情地歌颂了被奴役、被蹂躏的奴婢进行抗争的精神,愤怒地批判了以专制家长为代表的顽固势力,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这部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的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书名是________。

    相关内容:

    A. 罗贯中           B.《红楼梦》

    C. 曹雪芹           D.《三国志通俗演义》

    E. 宋应星           F.《本草纲目》

    G. 李时珍           H.《农政全书》

    I. 徐光启           J.《天工开物》

  • 24、_______被称为唐太宗的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 25、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____________制度产生的。

  • 26、内容:政治上,确立____,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改革____制度,加强对人民管理;严明____,禁止私斗。经济上,废除____,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度量衡。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 27、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秦朝修建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也就是闻名中外的“______”,也称“______”。

  • 28、唐太宗时期,________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

  • 29、完成下面战国形势图,对应字母写出国家的名称:

    A B D E F G

     

     

  • 30、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达到鼎盛,历史上称为“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请把下列成语与相应历史人物连接起来

    退避三舍 赵括

    围魏救赵 廉颇

    负荆请罪 晋文公

    纸上谈兵 孙膑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春秋时期的霸主。(不少于3个)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

    ——摘编自赵毅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注:①通济渠:从洛阳引谷、洛二水到黄河,从板渚引黄河水疏通故道,入淮河,到山阳。②邗沟:从山阳疏导春秋时期所开的邗沟,引淮河水入长江。

    ——摘编自冯天瑜主编《中国文化史》等

    材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概括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余杭(今杭州)到江都(今扬州)途经的大运河河段名称,并概括大运河开凿的特点。

    (3)材料三为什么说此河的开通使隋炀帝“共禹论功不较多”?开通此河的目的何在?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都江堰、大运河修建理念的共同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