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的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为加强中央集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分封制
B.推行郡县制
C.实行科举制
D.推行行省制
2、如果穿越历史时空,让你到统一后的秦朝买东西,你使用的货币是
A. 刀形币
B. 蚁鼻钱
C. 铲形币
D. 圆形方孔钱
3、据史书记载,周朝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与弟弟叔虞玩耍时,成王把一片桐树叶削成圭状送给叔虞,说:“用这个分封你。”后来周成王言出必行,将叔虞封在了”唐”这个地方,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桐叶封弟”的故事。从中可见西周实行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4、这本文学名著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这本文学名著”是( )
A.《水浒传》
B.《红楼梦》
C.《窦娥冤》
D.《聊斋志异》
5、三国时,吴国大将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就是现在的( )
A.台湾
B.日本
C.菲律宾
D.海南岛
6、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充满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把耕犁由直辕改成了曲辕,以便于精耕细作(如下图)。这种农具发明于
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唐朝
7、一部电视剧的片头有这样一句话:“他建立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威严,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个“他”是指:( )
A.汉高祖
B.汉文帝
C.汉景帝
D.汉武帝
8、某电视剧组准备拍摄以下四组历史镜头,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
A.刘邦在灯下阅读《史记》
B.张仲景在纸上为病人开药方
C.汉武帝练“五禽戏”强身健体
D.刘邦带兵逃入寺院
9、下列属于汉武帝经济上大一统措施的是( )
(1)铸币权收归中央
(2)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3)统一铸造五铢钱
(4)统一铸造圆形方孔半两钱
A. (1)(2)(3)(4) B. (1)(2)(3) C. (2)(3)(4) D. (3)(4)
10、梁启超说,“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侯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华夏民族形成的特点是
A.众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
B.由一个民族不断演化而形成
C.部落之间不断攻伐不断合并中形成
D.部落与部落联合繁衍而形成
11、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它凝聚着人类文明的精华。下幅漫画形象地反映了东汉后期的政治特点,其特点是( )
A.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B.地方豪强地主独霸一方
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宦官依靠外戚控制皇帝
12、读图说史:如下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的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
A.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B.江南地区经济相对发达
C.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北方民族学习中原文化
13、下列政权中没有出现并立现象的是( )
A.西夏与北宋 B.辽与北宋
C.金与北宋 D.辽与南宋
14、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15、汉武帝采取的有利于抑制大商人牟取暴利的措施是
A.统一文字 B.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C.盐铁经营权收归国有 D.统一度量衡
16、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下图是根据化石复原的北京人头像示意图,这一古人类的生活状况是( )
A.人工取火 B.群居生活 C.烧制彩陶 D.磨制石器
17、发生于383年的淝水之战,交战双方的民族分别是
A.匈奴与氏族
B.羌族与汉族
C.匈奴与羯族
D.氏族与汉族
18、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兵弱”,而商鞍变法后,秦国人“勇于公战”。这是因为商鞅变法( )
A.奖励农耕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按军功授爵位
D.抑制商业贸易
19、我国棉纺织业兴起于 ( )
A. 北宋初期 B. 北宋后期 C. 南宋初期 D. 南宋后期
20、小明同学绘制了一幅鲜卑族活动中心迁移历程图,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描述鲜卑族活动中心迁移状况的是( )
A. 大兴安岭一带→大同一带→洛阳一带
B. 大兴安岭一带→洛阳一带→大同一带
C. 洛阳一带→大同一带→大兴安岭一带
D. 大同一带→大兴安岭一带→洛阳一带
21、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增强,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史称______;汉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
22、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有______、______和欧阳询
23、230年,(_______)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_______),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24、-----------------------的分裂局面,实际上是唐朝藩镇割据状态的继续和发展;1005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
25、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提出了“________”的主张;法 家主张君主治国要靠________、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
26、如图为《中国境内早期人类活动地区图》。
请将下列早期人类名称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方框内。
A.北京人
B.元谋人
27、春秋时期,铁制农具和______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在农业发展的同时,______的规模扩大,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具体表现在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方面。
28、请在下图中方框内填出下列诸侯国或都城的英文字母代号。
A.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霸的诸侯国:齐
B.春秋五霸中最后一个称霸的诸侯国:越
C.东周的都城:洛邑
29、中国封建社会出现的第一次盛世局面是_______。
30、元曲: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悲剧____。
31、请对下列著作与作者进行搭配。
《道德经》 | 老子 |
《伤寒杂病论》 | 钟繇 |
《宣示表》 | 张仲景 |
《洛神赋图》 | 司马迁 |
《史记》 | 顾恺之 |
32、东汉、魏、晋年以来,陆续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赵匡胤称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二:“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魏奉《东轩笔录》
材料三:王安石既执政……神宗曰:“不知卿所施以何为先?”王安石曰:“变风俗,立法变,是方今所急也。”
(1)从材料一中找出赵普建议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措施的语句。分析这一治国方略的利弊。
(2)结合所学知识,说出材料二中的现象与宋朝实行的哪一政策有关?并谈谈该政策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采取的改革措施(任写1点即可)。并说明这些措施取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