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据史书记载,春秋初年有一百多个诸侯国,到战国时期只剩下十几个了,这个材料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诸侯割据混战扩大
B.人民遭受的灾难更重
C.封建制度逐步瓦解
D.历史走向统一的趋势
2、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有“法治(即依法治国)”,它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 )
A.孔子 B.韩非子 C.老子 D.孟子
3、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铁农具和牛耕技术开始用于农业生产是在( )
A.春秋 B.商朝 C.战国 D.秦朝
5、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结合下图信息可得出外国侵略势力对中国的影响( )
A.打开中国门户
B.渗透到南部沿海广大区域
C.开始染指台湾
D.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6、唐太宗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政治清明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他吸取了( )
A.秦朝灭亡的教训
B.汉朝灭亡的教训
C.隋朝灭亡的教训
D.元朝灭亡的教训
7、制度的因时革新有利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下列史实能应证此观点的是
A.隋朝三省六部制的完善
B.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
C.明朝“厂卫”制的确立
D.清朝封建专制的强化
8、成吉思汗的主要功绩是
A.创制蒙古文字
B.建立元朝
C.统一蒙古
D.开疆拓土
9、周杰伦曾在一首歌中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与上述歌词直接相关的书法家是( )
A.锺繇
B.胡昭
C.王羲之
D.顾恺之
10、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如图所示文化遗存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制陶技术进步
B.原始农业发展
C.纺织技术进步
D.磨制石器精美
11、传说中居于五帝之首的是黄帝,与他一起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嫘祖
B.炎帝
C.尧
D.舜
12、下列关于炎帝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改进农具,教人农耕
②尝遍百草,发明医药
③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④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汉初的陆贾分析秦亡的原因时说:“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由此可知,陆贾认为( )
A.秦朝统治者消极怠政
B.秦朝采用无为而治
C.秦亡的根源在于暴政
D.秦朝政治制度混乱
14、东晋有位著名画家,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他流传下来的作品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这位“著名画家”是
A.王羲之 B.顾恺之 C.钟繇 D.郦道元
15、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胡人汉服图 | 汉人胡食 |
A.中外交往
B.经济发展
C.国家统一
D.民族交往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炎帝、黄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B.我们尊称黄帝为“华夏之祖”“华夏始祖”
C.我们尊称炎帝为“人文初祖”
D.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
17、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朝开始的( )
A.秦朝
B.夏朝
C.商朝
D.春秋时期
18、自秦汉以来,中国政区都以“山川形便”为惯例划分,通常以大山大河作为政区的边界。但是元朝在划分地方行政区划时,打破以往原则,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一级政区。材料反映的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藩镇制
D.行省制
19、小明同学在笔记本中写下了“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在大泽乡的草泽中进出的那一丝火星,短短数月间便延烧成遍地狼烟。蜂拥而起的义军…反秦抗暴”等内容,由此推断,小明写下的是关于_______的内容
A.马陵之战
B.楚汉之争
C.陈胜、吴广起义
D.黄巾起义
20、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唐朝爆发“安史之乱”的原因有( )
①皇帝荒废朝政 ②发生严重自然灾害 ③节度使权力膨胀
④社会矛盾尖锐 ⑤农民负担过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21、汉武帝凭借文治武功缔造了西汉辽阔的疆域,汉宣帝在此基础上使得广阔疆域得以进一步延伸。下图地方行政机构自西向东依次是?(请将正确答案对应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相应方框中。)
A.河西四郡(敦煌郡、张掖郡、酒泉郡、武威郡) B.乐浪郡 C.西域都护府
22、填空题。
(1) 年, 李渊建立唐朝,定都 ,李渊就是唐高祖。
(2)唐代 和 技术的发明、使用,促进了土地开发,增加了粮食产量。
(3)科举考试中常设的主要科目有 和 。
(4)1005年辽与北宋达成议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 ”。历史上称这次和议为“ ”。
(5)1127年,金军俘虏了 以及宗室后妃等三千多人及大批珍宝器物,标着着北宋 灭亡。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 ”。
23、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_____的居住权。
24、修筑长城:派大将_________北击匈奴,并修筑长城。长城西起________,东到辽东,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
25、按要求填出相对应的人物:
①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立无字碑,一生功过留待后人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他陈桥驿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开创一代新王朝: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其诗歌淳朴厚重,有“诗圣”之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他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力保忠节,誓不降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他在位期间修建了大运河,并创立了进士科:_______________
⑥他建立元朝,定都大都,灭亡南宋:__________________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春秋形势图是 ,战国形势图是 。
27、光武中兴:
(1)措施: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_______,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________,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________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影响: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________”。
28、晋武帝大封______;后来又让封王______,导致宗室诸王势力日益强大。
29、东汉光武帝后期社会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史称_________。西晋时期________促使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30、杰出人物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他完成了国家较长时间的分裂,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他是_______。
(2)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实行天明的民族政策,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他是____________。
(3)“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郭沫若对她的称赞,大力发展科举创立殿试制度是她的功绩。
她是________。
(4)他六次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杰出贡献。他是_________。
(5)他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称,被誉为“诗圣”。此人是_______。
31、连线题:将下面成语与对应的历史人物连线(8分):
退避三舍 楚庄王
问鼎中原 项羽
卧薪尝胆 越王勾践
破釜沉舟 晋文公
32、根据提示,写出对应人物。
(1)修建岷江上的都江堰——
(2)秦朝时北击匈奴的大将——
(3)垓下战役惨败的人物——
(4)春秋时期最早称霸的人物——
33、科举制
材料一在未来的三天两夜里,这些连成片的房屋就是考生的居所(见下图),他们要在这里按考官公布的题目写下
“八股文——由八个不同部分组成的文言丈章,其间没有中断,也不允许考生之间有任何交流。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材料二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材有甚于咸阳之南京江南贡院的科举考郊……
——顾炎武
请回答:
(1)材料一描述的场景开始出现于哪一朝代?“考官公布的题目”来自哪些书籍?
(2)材料一中选官制度的取士标准是什么?指出科举制正式确立的标志。据材料二,说明顾炎武抨击八股文的理由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怎样客观评价科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