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锦州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国王中,生性残暴并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①夏桀             ②商纣          ③周武王       ④盘庚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 2、六国的人说“秦国的军队打仗,一个个连眼睛都红了,就像猛兽一样,巴不得多砍几个人头”。秦国的士兵之所以能打仗,是因为有一个强大的政策在激励着他们。这个强大的政策是

    A. 承认土地私有   B. 编制户口   C. 奖励军功   D. 奖励生产

  • 3、一位历史学家说,秦始皇的残酷无道达到离奇的境界;可是他统一中国的工作,用长远的眼光设计,又用精到的手腕完成。以下史实能支持后一种观点的是(       

    A.修建阿房宫

    B.焚书坑儒

    C.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

    D.修建骊山陵

  •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非子是战国时期法家的代表

    B.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C.墨子的著作是《墨子》

    D.庄子提出“仁”的学说

  • 5、春秋末期,下列哪两个南方的诸侯国也先后北上争霸

    ①楚国  ②吴国  ③越国  ④宋国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 6、在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说:“这些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A. 甲骨文

    B. 小篆

    C. 隶书

    D. 金文

     

  • 7、考古发现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证据。下列发据出土的文物图片,通够见证我国信

    史(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的是  (  )

    A.   B.   C.   D.

  • 8、依据出土的西周利簋的铭文记载,“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西周利簋的铭文记载的是

    A.商汤灭夏

    B.盘庚迁殷

    C.武王伐纣

    D.平王迁都

  • 9、下列成就不属于两汉的是

    A.司母戊鼎 B.造纸术 C.《伤寒杂病论》 D.史记

  • 10、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变法图强,其中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大的。这一变革中能显著促进当时经济发展的措施的是

    A.建立县制

    B.统一度量衡

    C.鼓励耕织

    D.奖励军功

  • 11、下面是对我国一远古人类的头骨的描述,请你判断描述的应该是(     

    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

  • 12、下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东方之冠”。据说它的创意来源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皿文化。请问,出土于我国河南,代表了商朝青铜器典型风格的巨鼎是

    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像

    C.青铜神树

    D.四羊方尊

  • 13、之所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是因为甲骨文( )

    A.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B.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

    C.是我国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D.是外国文字的起源

  • 14、有人曾形容秦朝是“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

    A.杜会治安混乱 B.失业严重

    C.刑法严酷 D.国民素质不高

  • 15、古代的许多建筑都体现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下列著名建筑和始建朝代搭配不准确的是

    A.赵州桥—隋朝

    B.万里长城—明朝

    C.紫禁城—明朝

    D.外八庙—清朝

  • 16、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它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它在世界水利史上绝无仅有,充分反映出我国人民的智慧。“它”是指(   )

    A.灵渠 B.都江堰 C.大运河 D.永济渠

  • 17、如下图是魏晋时期的墓砖画,它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民族交融 B.江南开发 C.中外交往 D.政权分立

  • 18、他主张“兼爱”“非攻”,要求人们互爱互利,反对各国相互攻伐兼并,他是( )

    A.墨子

    B.庄子

    C.老子

    D.孟子

  • 19、如图所示的房屋是以木桩插在地下,而用木板等拼接成屋,据此推断居住在这种房屋的原始居民是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 20、与前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范围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下面正确的选项是(  

    A.宋元时海外航程可通到美洲

    B.宋元驿站都比较发达

    C.宋明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D.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齐民要术》

    (1)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

    (2)思想: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________,种植农作物必须________,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3)地位:是我国现存______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在世界__________上占有重要地位。

  • 22、西周时期的分封制下,周代的贵族等级分为天子、________、卿大夫和士。

  • 23、唐朝时期,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____”;明成祖称帝后,派____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 24、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著作或代表作。

    (1)司马光主持编写的史学巨著——

    (2)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

    (3)吴承恩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

    (4)曹雪芹的中国古代最优秀的长篇小说——

  • 25、观察下图《金、宋对峙形势》,请回答:

    (1)建立 A 处政权的少数民族是   

    (2)B 处发生的重大事件(战役)   

  • 26、阎立本被称为“画圣” 。

    错误   改正

  • 27、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作家有二百人左右,其中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______,代表作是悲剧______,他与马致远、 郑光祖 、 白朴 被后世誉为元曲四大家。

  • 2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____制度;1953 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____

  • 29、元朝的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中心。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行记》就描述了________的繁华景象。

  • 30、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把相关联的史事连接起来

    北京人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人工取火

    山顶洞人 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里   天然取火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公元前841年,___________与民争利,引起“国人暴动”。

    (2)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基础的人物是___________

    (3)被称为“书圣”的是___________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结合所学,请在上面示意图中的①②③④⑤处填写相应内容。

    材料二  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在秦朝,一次是汉朝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在这三次中,要算董仲舒所发动的这一次对封建政权的长期巩固所起的作用最大,其对文化上危害也最长远。

    ——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

    材料三  统一思想,归本儒家,便是要使全国人有一致的信仰,让大家在相同的目标下,致力于共同的利益,所以统一思想是有其必要的。……因此,我们平心而论,董仲舒统一思想,尊崇儒术的呼吁,其功当多于过。

    ——李威熊《董仲舒与西汉学术》

    (2)材料二、三对董仲舒统一思想的评价有何不同?(不得照抄原文)

    (3)对于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评价?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