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
A.黄帝时期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2、战国时期,历经“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七雄并立的局面。除齐、秦、韩、赵、魏、楚之外,还有一个国家是( )
A. 燕国 B. 吴国 C. 鲁国 D. 宋国
3、毛泽东在读《史记·韩非列传》时批注道:韩非师从于荀子,他提出的“法治、术治、势治”三者合一的封建君王统治术,对后世影响很大。毛泽东所说的师徒两人所代表的学派是( )
A.都是法派 B.儒家和法家
C.儒家和墨家 D.都是儒家学派
4、下组图片反映了唐朝( )
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交往频繁
C.手工业水平高
D.文学艺术繁荣
5、某同学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安慰他说“一次的失败不要紧,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的失败,你才发现问题所在,坏事变好事”,老师引用了谁的思想来开导学生?( )
A.孟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
6、在古希腊神话中,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传说在中国古代,也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蛋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A.涿鹿
B.阪泉
C.半坡
D.河姆渡
7、丝绸之路走出了古代亚欧大陆经济交流的陆上经济带。不应处于此“经济带”的是( )
A.陕西西安
B.河西走廊
C.新疆地区
D.黑龙江省
8、宋辽“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乐,不乐战争。”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
A.岳飞抗金
B.澶渊之盟
C.宋夏和议
D.宋金和议
9、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下列不属于他的统治措施的是
A.下令“兵皆罢归家”,让土兵还乡务农
B.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
C.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
D.减轻农民的赋税,实行三十税一
10、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新空间的重要举措是( )
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C.“求同存异”方针提出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
11、下图为兴修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它被誉为分疏治水的成功典范。它是( )
A.长城
B.都江堰
C.灵渠
D.大运河
1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与文化同一性一样重要的是,各时期都存在着惊人的政治上的统一。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13、建立前秦的少数民族是( )
A.氐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匈奴族
14、观察下边《战国形势图》,从中提取到的信息有
①位置靠东和靠南的分别是齐国和楚国②修筑长城是为了抵御匈奴
③这一时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是秦④长平之战发生在今山西境内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文中“轩辕”指的是( )
A.黄帝
B.禹
C.启
D.汤
16、《史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史实最有可能在此书中查到
A.陈胜吴广起义
B.明帝下令建白马寺
C.“光武中兴”
D.黄巾起义
17、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图(部分),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A.嬴政
B.刘秀
C.刘邦
D.刘备
18、我国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取材于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历史,历史上的三国鼎立局面形成于( )
A. 公元3世纪20年代 B. 公元3世纪初期 C. 公元2世纪初期 D. 公元2世纪20年代
19、确立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机构的会议是( )。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20、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下图所示工具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
A.以捕鱼狩猎为主
B.建造干栏式建筑
C.已从事农业生产
D.能从事纺织制衣
21、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王朝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________和________反映了当时高度发达的文明。
22、东汉名医_______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被后世称为“医圣”。
23、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的匠人发明的( )。
24、______在位期间,营造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导致盛极一时的隋朝走向灭亡: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______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就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
25、北京人的发现
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约50公里,房山区周口店村旁的龙骨山上。1987年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_____年。
(2)_____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26、以下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关于“古代科技与文化成就”的探究学习,请你一起来完成。
探究内容 | 探究成果 | 探究感悟 | |
科技成就 | 医学之光 | 春秋战国的名医①_______总结出望、闻、问、切的方法;东汉末年的张仲景编写②《________》提倡预防疾病。东汉末年的华佗发明了③_________使病人失去知觉,便于手术。 |
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同学们认识到中国古代优秀科技和传统文化曾领先于世界。 |
造纸之术 | 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我国最早的纸出现在 ④_______(朝代),后经⑤_______(人物)的技术改进使纸的质量大大提高。 | ||
文化成就 | 文字演变 |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中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⑥________。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字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⑦________。 | |
文学瑰宝 | ⑧《________》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由史学家⑨著述。主要记录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3000年的史事。 |
27、“时势造英雄”,请根据题意列举相关人物
(1)被称为“人文初祖”的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是 。
(2)中国历史上曾经为治理黄河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 。
(3)商鞅受到 的重用,推行改革,提振国力。
28、特点:甲骨文使用________、指事、会意、________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是象形字。指事是用一种指示性符号表示某一事物或概念。会意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结合起来表示新的意义。形声是用声符来注音,用一个字表示类别,组成新字,能造出大量文字,现代汉字很多都是形声字。
29、经济重心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到____最终完成。
30、“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大诗人杜甫的这首经典诗称颂的是____
31、连线
(1)赵括 A.三顾茅庐
(2)刘邦 B.破釜沉舟
(3)项羽 C.草木皆兵
(4)陈胜 D.纸上谈兵
(5)苻坚 E.推恩令
(6)诸葛亮 F.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7)主父偃 G.揭竿而起
(8)董仲舒 H.约法三章
32、请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作品
(1)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2)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作品——
(3)成书于东汉末年的著名中医学著作——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政治制度篇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 可以为公卿. 可能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人称他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摘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 指出它创立的朝代
(2)根据材料一,概括该制度有哪些影响?
探究二 科技经济篇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3)图1样式的货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请说出图2所示,货币最早的名称
探究三 对外交流篇
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当时我国和许多国家有密切频繁的交往。
(4)以上文物出土于唐朝墓葬,说说这些文物反映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