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宝鸡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这首民谣中的“闯王”指的是(     

    A.黄巢

    B.李自成

    C.吴三桂

    D.张献忠

  • 2、对下图中军事行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国共携手,出师北伐 B.挺进中原,战略反攻

    C.横渡长江,解放全国 D.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 3、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下列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完善三省六部制

    B.严格考察官吏政绩

    C.轻徭薄赋

    D.完善科举

  • 4、“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A.刘邦、项羽起义

    B.黄巾起义

    C.楚汉之争

    D.陈胜、吴广起义

  • 5、史家称赞“开元盛世”时提到:开元时期所用之相“姚崇尚通,宋璟尚法,张嘉贞尚吏,张说尚文,李元纮、杜暹尚俭,韩休、张九龄尚直,各其所长也。”材料表明“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是()

    A.整顿吏治

    B.知人善任

    C.注重文教

    D.改革税制

  • 6、紫禁城,也称故宫,是我国明清两朝的皇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宫廷建筑群。这说明紫禁城(  

    ①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 ②展示了高超的建筑技艺 ③凸显了皇权的至高无上④蕴含了平等的思想理念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7、198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的“孔子的智慧”被整理成(   )

    A. B. C. D.

  • 8、关于青铜器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A. 包含铜锡铅三种金属 B. 迄今世界出土最重的青铜器为利簋

    C. 用“泥范铸造法” D. 商朝的青铜器主要用于饮食祭祀和军事等方面

  • 9、昆曲是中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戏曲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曲艺术达到顶峰是在(     

    A.元朝后期

    B.明朝中期

    C.清朝前期

    D.清朝中晚期

  • 10、如表中人口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西汉末至北宋末年(     

    江南地区(除岭南外)人口总数变化表

    时间

    人口总数(口)

    西汉元始二年

    2507188

    东汉永和五年

    6294801

    唐天宝元年

    10579726

    宋崇宁年间

    14580885

    A.赋税制度的改革

    B.江南经济的发展

    C.高产作物的引进

    D.土地政策的调整

  • 11、了解历史时序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下列历史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曹操统一北方  

    ②东晋和南朝对江南地区的开发

    ③汉武帝实行盐铁专卖  

    ④诸葛亮治理蜀国

    A. ①③④②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④②   D. ④③①②

  • 12、历史文物是后人解读历史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如图文物,我们可以感知

    A.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 B.春秋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

    C.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D.商朝时期青铜铸造业的高超工艺

  • 13、成语“墨守成规”的“墨守”源自战国时墨翟(即墨子)善于守城。墨子是“诸子百家”中墨家的创始人,他主张

    A. “兼爱”“非攻”

    B. “仁政”“礼治”

    C. 集权专制

    D. 无为而治

  • 14、如图所示人物是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     

    A.《窦娥冤》

    B.《长生殿》

    C.《牡丹亭》

    D.《水浒传》

  • 15、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农业稳,天下稳农业是国之根本,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

    ①农作物种植   ②家畜饲养   ③聚落   ④磨制石器   ⑤城市的出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 16、《清光绪年间茶园演剧图》珍藏于首都博物馆,图中舞台上的生、旦、净、丑等角色分明,令人印象深刻。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此图中舞台上演出的剧种最有可能是(     

    A.豫剧

    B.昆曲

    C.京剧

    D.越剧

  • 17、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艺术的精华,被誉为国粹的是(   

    A.京剧

    B.粤剧

    C.越剧

    D.桂剧

  • 18、“楚汉之争”是(   )

    A.刘邦、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 B.刘邦与秦始皇争夺帝位的战争

    C.项羽与秦二世争夺帝位的战争 D.陈胜与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

  • 19、如图是小刚家收藏的一枚古钱币,请你替小刚判断一下它有可能铸于

    A.战国时期 B.西周时期 C.秦始皇时期 D.汉武帝时期

  • 20、在原始农业领域,我们的祖先为人类文明做出的重要贡献不包括人工栽培( )

    A. B. C. D.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在战国时期,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的人是_______

     

  • 22、原因:西汉初,统治者奉行“________”的政策,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措施:汉武帝接受董仲舒“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________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还在长安兴办________,以儒家的《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影响:从此,________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 23、11世纪中期,北宋匠人____________发明活字印刷术;明朝时,在台州九战九捷抗击倭寇的民族英雄是_____________

  • 24、商朝多次迁都,到商王________时迁到殷后,保持了相对的稳定;老子的学说主要集中在《________》一书,它被奉为道家经典。

  • 25、______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重的青铜器。老子的学说主要集中在《______ 》,一书,它被奉为道家经典。

  • 26、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军队主力决战的三大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7、春秋时期一些强大的诸侯以__________的名义争夺霸主地位,战国末期秦王_______先后攻灭六国完成统一

     

  • 28、战国时期的蜀郡郡守李冰主持修建了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_________为了便利南北水运交通,秦始皇派人开凿__________,沟通了湘江和漓江。

     

  •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2)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一一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一一

    (4)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 30、由他主持在岷江上修建了综合性的水利枢纽,造福人民,使成都平原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_________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连线搭配

    (1)

    儒家   无为而治

    法家   兼爱非攻

    道家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墨家   用“刑罚”统治

    兵家   为政以德

    (2)

    问鼎中原   齐桓公

    卧薪尝胆   楚庄王

    尊王攘夷   赵括

    纸上谈兵   孔子

    因材施教   勾践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写出属于传说中的炎帝的发明。(任意三例即可)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他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曾率众弟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惶惶如丧家之犬。但他始终心怀理想,从未放弃过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晚年,整理编订文化典籍,终成万世师表。

    材料二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他改进了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大大便利了典籍的流传。

    材料三  然自刘向、杨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汉书·司马迁传》

    材料四  他的医学理论对中国古代医学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后人研究他的医理,敬仰他的医术和医德,称他为“医圣”。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是谁?哪一典籍最能体现其思想主张?

    (2)材料二中的“他”指谁?他改进了哪方面的工艺水平?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主要影响。

    (3)材料三中的“迁”指谁?写出其主要著作的名称及地位。

    (4)材料四中的人物是谁?其代表作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