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农业生产力水平大为
B.霸王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王室衰微,诸侯竞相争霸
D.弱小的诸侯依赖周天子
2、传说中,下表的发明都来自( )
1 | 教民开垦耕种 |
| 6 | 教人们交换物品 |
2 | 制作生产工具 | 7 | 制作陶器 | |
3 | 种植五谷蔬菜 | 8 | 制作乐器琴瑟 | |
4 | 制作陶器 | 9 | 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 |
5 | 发明纺织 | 10 | 煮盐 |
A.炎帝
B.黄帝
C.尧
D.舜
3、历史数据图表能清楚地通过数量关系反映历史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下面的图表呈现的社会现象反映了秦朝 ( )
A.兵役徭役沉重
B.刑罚严苛
C.赋税繁重
D.阶级矛盾尖锐
4、如下图,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室壁画中出现了具有游牧民族饮食习惯的“手持烤肉串的宾客”,这表明魏晋时期
A.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B.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
C.孝文帝实行汉化政策
D.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交融
5、“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首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该诗是以下哪位诗人所创(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杜牧
6、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下列不属于清初加强对新疆有效管辖措施的是
A.平定噶尔丹叛乱
B.确立达赖和班禅的册封制度
C.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D.设置伊犁将军
7、小明同学在学习某一段历史时,研究了“秦统一中国”“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光武中兴”等史实,现在他要写一篇关于这段历史的文章,请你为他选取一个合适的主题
A.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8、下列材料中,用于研究中国古人类生活情况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A.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B.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C.北京人复原头像
D.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9、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曾说:八股的害处跟焚书一样,而对人才的迫害和影响比当年在咸阳郊区坑儒四百六十余人更大。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始终败坏人才
B.统治者偏爱严刑酷法
C.八股文阻碍思想进步
D.答卷内容脱离了实际
10、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这反映出宋朝的社会特点是
A. 重文轻武
B. 藩镇割据
C. 封邦建国
D. 郡国并行
11、在位20多年,宫室、园林以至车骑都没有增加的皇帝是( )
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高祖
D.汉武帝
12、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下列特征属于哪个古人类( )
①使用打制石器 ②使用火③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④群居生活
A.元谋人
B.半坡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13、19世纪,全世界有十个拥有五十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国有六个。这个现象说明( )
A. 唐朝农业非常发达 B. 明清时期商业发达
C. 元朝民族进一步融合 D. 北宋时期对外贸易发达
14、宋代城市商业繁荣,在“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景象最能表明( )
A.商业活动不受时间限制
B.市已遍布城内各处
C.城市中的店铺多
D.坊与市已没有区别
15、对下面统计表内容解读最准确的是( )
唐宋时期南北方主要省份公共水利工程项目统计表(单位:个)
| 江苏 | 浙江 | 福建 |
| 陕西 | 河南 | 山西 |
唐 | 18 | 44 | 29 | 唐 | 32 | 11 | 32 |
北宋 | 43 | 86 | 45 | 北宋 | 12 | 7 | 25 |
南宋 | 73 | 185 | 63 | 金及同时期的南宋 | 4 | 2 | 14 |
A.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B.南北交流日趋频繁
C.政权统治不断加强
D.自然环境不断恶化
16、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明代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 )
A.鸭绿江
B.玉门关
C.居庸关
D.山海关
17、“改革是中国发展最大的红利”。商鞅变法直接给农民带来红利的措施是( )
A.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B.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C.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
D.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
18、杜甫诗“忆昔日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咉的是( )
A.贞观之治
B.开皇之治
C.开元盛世
D.和同为一家
19、“是你面对滔滔洪水,从鲧治水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改变了「堵」的办法,对洪水进行疏导;是你为了治理洪水,长年在外与民众一起奋战,置家庭于不顾,三过家门而不入”,材料中的“你”指的是( )
A.黄帝
B.炎帝
C.舜
D.禹
20、曾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地区生活的古人类有( )
①元谋人 ②北京人 ③山顶洞人 ④巫山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1、根据提示,填写正确内容。
(1)“各部门之间既分工合作,集思广益,提高效率,又互相牵制,加强了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集权。”这段话评论的制度是 。
(2)唐朝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 。
(3)岳飞的词“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其中的“匈奴”指的是 。
(4)淮水,大散关为界;中原王朝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出自的合约是______________。
22、唐朝先后设置______________和北庭都护府,管辖西域的天山南北。宋太祖在各州府设置____________以分知州的权力。
23、制作历史人物名片
(1)姓名:张仲景
身份:
主要贡献:
(2)姓名:华佗
身份:
主要贡献:
(3)姓名:
身份:
史学家
主要贡献:
(4)姓名:
贾思勰身份:
主要贡献:
(5)姓名:
王羲之身份:
主要贡献:
24、配对填空
一组:人物言论或主张
A.孔子________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B.孟子________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孙武________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D.董仲舒________仁政治国,轻徭薄赋。
E、司马迁________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二组:人物成果
A.扁鹊________麻沸散
B.华佗________望、闻、问、切四诊法
C.张衡________地动仪
D.王羲之________圆周率
E、祖冲之________《兰亭序》
25、唐高宗去世后, ______相继废掉两个已经做了皇帝的儿子,自己取而代之,改国号为周;她统治时期,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制度,亲自面试考生。
26、成都平原的“千里沃野,渔米之乡”得益于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__________。
27、鲧的儿子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________。战国后期蜀郡郡守________主持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被称为“天府之国”。
28、制作两汉时期的历史人物名片
(1)姓名:张仲景 身份:东汉名医
主要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姓名:华佗 身份:________
主要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姓名:_____身份:史学家
主要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姓名:蔡伦 身份:科学家
主要贡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_____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30、淝水之战概况:
(1)大战时间:公元______年
(2)交战双方:____与_______
(3)结果:东晋以________,大败前秦。
31、连线题(请用线条将相应的内容连接起来)
诗仙 杜甫 女真族 辽
画圣 李白 党项族 元
药王 吴道子 蒙古族 西夏
诗圣 孙思邈 契丹族 金
32、战争是一种集体和有组织地互相使用暴力的行为,是敌对双方为了达到一定的政治、经济、领土的完整性等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战斗。请同学们列举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各两例?举出一位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纪念馆,位于杭州城西北部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是历代人们凭吊、瞻仰岳飞的纪念场所。
材料三:
盟约一:宋朝每年交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沿边州郡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不得收容对方逃亡“盗贼”。双方不得修筑城堡,改易河道。此外,宋辽互称兄弟之国,辽圣宗耶律隆绪称宋真宗赵恒为兄,双方使者定期互访。 | 盟约二:一、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三、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 |
(1)图中A、B政权的建立者分别是谁?图中C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战役)是什么?
(2)“靖康耻”与北宋灭亡有关,它发生于哪一年?结合史实说明后人纪念岳飞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内容。概括两个盟约有哪些共同点。(至少写出两点)
(4)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当时民族关系的重要特征;谈谈这对当今民族关系的处理有何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