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株洲市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6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土地和赋税问题是农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均田免赋”口号提出于(     

    A.黄巢起义

    B.李自成起义

    C.大泽乡起义

    D.元末农民起义

  • 2、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的房屋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环境不一样

    B. 用途不一样

    C. 审美观不一样

    D. 生产技术水平不一样

  • 3、下面是某同学做的知识卡片,根据卡片中的内容判断,这是哪位皇帝统治期间采取的措施(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重视州县长官的人选。

    ⊙经济上:继续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

    ⊙民族关系上:坚决抵抗外族骚扰,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和交流。

    ⊙用人方面:重用贤才,虚心纳谏。

    A.光武帝

    B.隋文帝

    C.唐太宗

    D.武则天

  • 4、以下与我国封建王朝加强皇权有关的是( )

    A.秦统一货币 B.汉武帝派人出使西域

    C.秦设御史大夫 D.孙权派人去夷洲

  • 5、尧、舜、禹时期推举品德高尚的人做部落联盟首领的方式是

    A.世袭制

    B.禅让制

    C.等级制

    D.分封制

  • 6、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这幅对联赞扬的历史人物是

    A.黄帝

    B.炎帝

    C.孔子

    D.孟子

  • 7、下列搭配中正确的一项是(   )

    A. 老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B. 孔子————“仁”,“为政以德”

    C. 孟子———反对一切战争,“仁政”治国   D. 韩非子————“兼爱”、“非攻”

  • 8、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辽宋战争

    B.澶渊之盟

    C.宋夏和议

    D.岳飞抗金

  • 9、隋帝国是一个短暂而又辉煌的王朝,其建立者是:(  

    A.王莽

    B.杨坚

    C.杨广

    D.李渊

  • 10、下列奴隶制王朝的国王中,第一个通过世袭制即位的是

    A.

    B.

    C.

    D. 周武王

  • 11、“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纳数千人。”这种市民生活丰富起来的原因是什么?

    ①城市的繁荣

    ②市民阶层的壮大

    ③自然环境优越

    ④南方相对安定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 12、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战国时期,各国竞相改革,社会发生急剧变化

    B. 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形成不同学派

    C. 诸子百家相互辩驳,互相影响

    D. 铁器和牛耕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 13、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演绎了东周列国的历史进程,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是

    A.齐

    B.燕

    C.韩

    D.秦

  • 14、贾谊的《过秦论》是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文章之一。贾谊认为:为政者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否则,人民必会“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最初是用来描述(       

    A.项羽起义

    B.刘邦起义

    C.陈胜、吴广起义

    D.国人暴动

  • 15、根据考古发现,陕西姜赛遗址属于典型的农耕聚落遗境,其对应的发展阶段属于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青铜时代 D.铁器时代

  • 16、“隋朝官僚李渊在太原起兵,攻占长安;隋炀帝在江都被杀后,李渊自立为帝,建立唐朝。”这段话描述的是 (     

    A.唐朝建立的过程

    B.唐朝建立的影响

    C.隋朝建立的背景

    D.隋朝灭亡的教训

  • 17、西汉王朝建立之初采取的富民政策是

    A.倡导节俭 B.大兴文治 C.休养生息 D.平抑物价

  • 18、属于墨家主张有(   )

    A. 顺其自然   B. 兼爱非攻   C. 建立中央集权   D. 民贵君轻

  • 19、研究中国古代史多有“传说时代”的概念,传说主要是神话和祖先传说,这些内容被后人用文字记录下来,描绘的就是远古传说时代。下列关于远古传说有误的是

    A.仓颉创造了文字

    B.炎帝教民开垦耕种

    C.黄帝在涿鹿大战中打败蚩尤

    D.阪泉之战后黄帝归顺炎帝

  • 20、东汉末年以来,北方和西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从西晋开始到北魏建立,内迁各族中,曾经统一黄河流域的是(       

    ①匈奴   ②鲜卑   ③氐   ④羌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于约_____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建立于_____年。

  • 22、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_____

  • 23、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局面是__________;为削弱封国势力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_______

  • 2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___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25、_____ (朝代)时,海上交通范围有了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明成祖称帝后,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派_____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 26、文物识别:说出下列各图中的文物使用的远古居民,填入表中的横线上。

     

     

     

     

     

     

     

    文物内容

    船形彩陶壶

    骨针

    鱼纹彩陶盆

    猪纹黑陶钵

    远古居民

     

     

     

     

     

     

     

  • 27、唐初, ______(民族名)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唐太宗时期, 唐朝击败了这一民族,加强了对______的统治。

  • 28、商朝为巩固统治,设置____________,制定________,加强对________的控制。商朝最后一位王是_____,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成语________就出于此。

  • 29、南北朝杰出的科学家祖冲之创制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______ 》。

  • 30、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写的(     ),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时的匠人发明的(     )。

三、连线题 (共1题,共 5分)
  • 31、

    徐悲鸿   《义勇军进行曲》

    鲁迅   《愚公移山》

    聂耳   《狂人日记》

四、列举题 (共1题,共 5分)
  • 32、请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著作或代表作。

    (1)张仲景编写的中医学理论书籍——

    (2)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3)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4)东晋顾恺之的代表作一例——

五、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由魏晋南北朝民族大交融与文化的碰撞……隋唐统一之后,汇聚南北内外多种文化,融合创新……周边各国以中华文明为榜样……积极学习并吸收中华文明的成果……最终以中华文明为基础、以汉字为表征形成了东亚文化圈。该文化圈又因汉字所承载的中华文明,也被称为“中国文化圈”。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1004年盟约签订后,边境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长者),不识千戈,双方百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礼尚往来,通使殷勤,双方互使共达三百八十次之多。

    材料三 蒙古统治者早在进攻南宋的同时,就开始对西藏地区用兵和招降……蒙古统治者开始在西藏统计户口,设置驿站。元朝建立后……将这一地区化为一个单独的行政区。

    材料四 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官名品秩略同,所以达远迩、均劳佚,参错出入而天下万方如指诸掌矣。

    ——虞集《道园学古录》

    (1)根据材料一,分析隋唐中国文化圈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列举一个“周边国家以中华文明为榜样”的具体例子。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二评价的是哪一盟约?用一句话简要概括该“盟约”产生的影响。

    (3)写出材料三中单独的行政区机构名称及其设立的标志性意义。

    (4)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四中这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

    (5)综上所述你得到一个什么历史结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65
题数 33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连线题
四、列举题
五、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