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元朝政府所设的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书省”,即中央政府为维护其统治在地方上所设的全权机关,而与具有一定自治权力的地方政府有权力来源上的不同。行中书省的设置( )
A.推动了教育的公平发展
B.削弱了君主专制
C.导致了地方实力的膨胀
D.加强了中央集权
2、下图是西夏王朝的符牌,西夏时,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的是( )
A.耶律阿保机
B.元昊
C.阿骨打
D.王安石
3、它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成立于1989年,1991年中国加入该组织后……为亚太地区经济的合作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2001年,这一组织在中国的哪座城市召开?
A.北京 B.上海 C.青岛 D.广州
4、复习课上,老师要求小组总结七年级上册各历史时期的特征。下列关于秦汉时期特征的总结正确的是( )
A.国家产生和社会变革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民族交融
5、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爆发地点在大泽乡
B.起义建立了“张楚”政权
C.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D.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6、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
A.炎帝 B.大禹 C.黄帝 D.舜
7、宋代书院共有203个,以地域分布计算,长江流域占7476%,珠江流域占21.53%,黄河流域占3.52%。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
A.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C.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D.科举制在南方发展较快
8、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三次祭祀黄帝陵的高潮,团结了全球华人。这是因为黄帝( )
A.为首的部落联盟是华夏族前身
B.推行了禅让制
C.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
D.阪泉大战中胜利
9、七年级历史学习兴趣小组为进行一项探究活动,利用网络收集了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资料。据此判断,他们探究的活动主题是( )
A.中国的朝代更替
B.中国的远古传说
C.中国原始农耕文明
D.中国的青铜文明
10、小明同学制作了一张知识总结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 )
唐朝中外交流:两位高僧:玄奘、鉴真 两种方式:对外输出,对内引进 两种作用:促进中华文明的传播,促进中外文明的交流 三种原因:________ |
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②唐朝对外交通发达、长安是陆路交通中心,广州是最大的外贸港口
③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
④唐朝开放的对外政策
⑤唐太宗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11、《剑桥中国秦汉史》认为:“秦朝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承者。这套制度……推行了1700年,其间只逐步作了修正。”西汉对其作出的修正是( )
A.强化监察制度
B.开创科举制度
C.开创三省六部制
D.开创世袭制
12、“神鹰腾空起,翱翔无极天。俯瞰云底城,南国雾茫茫。缅缅一禅心,越过西北川。泪水难忘却,久违公主眸。挥别大唐宫,缘结拉萨情。薄命倾长安,容颜归西土。绿绿公主柳,垂拂醉娥眉。一生随藏王,花染雪域梦。”歌词叙述的事件是( )
A.蒙恬北击匈奴
B.张骞通西域
C.玄奘西行
D.文成公主入藏
13、南京市鸡鸣寺内有一水井名胭脂井。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宠爱妃子张丽华和孔贵妃,隋军打来时,陈后主一手拉一人,一起躲藏到枯井中。隋军搜遍全皇宫,最终从枯井中把他们吊了上来,石井栏上沾满了胭脂痕,故名胭脂井。该井见证了( )
A.陈后主荒诞误国
B.南朝都城繁华
C.隋军的英勇善战
D.陈朝动荡不安
14、1949年,“人民”开始成为最为流行的政治词汇。从“人民解放军”到使用的“人民币”乃至每天走过的“人民路”、“人民广场”等,“人民”一词频繁地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表明我国( )
A.完全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
B.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C.建立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D.人民真正成为国家主人
15、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B.水利工程兴修
C.青铜器的制造和使用 D.甲骨文的发现
16、1899年一般被认为是“甲骨学”兴起元年,因为这一年学者 首次发现甲骨文。( )
A.王国维
B.罗振玉
C.王懿荣
D.郭沫若
17、明朝后期,几部重要科技著作相继问世。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和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这充分说明
A.中国古代科技积淀深厚
B.明朝科技已落后于西方
C.科技发展依赖国家制度
D.理论探讨甚于技术发明
18、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唐代高僧是
A. 玄奘
B. 戒贤
C. 鉴真
D. 戒日王
19、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 )
A.武汉会战
B.长沙会战
C.淞沪会战
D.台儿庄战役
20、唐太宗主张:“唯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如其有才,虽仇不弃”。从“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可知唐太宗是( )
A.能够吸取隋亡的教训
B.虚心接受大臣的劝谏
C.严格考察官员的政绩
D.善于选拔和任用人才
21、约公元前2070年,部落联盟首领_______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
22、“起朔漠,并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逐天下,合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史书记载反映的是哪个王朝的兴起()
23、916年,-----------------------称皇帝,建立契丹政权,后改国号为辽;1115年,-----------------------称皇帝,建立金政权。
24、隋炀帝时,________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5、尧舜禹时期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______;______(人名)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26、盛唐诗坛的双子星座是“诗仙”李白和“诗圣”(____)
27、她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___________制度。
28、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为中国古代_______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9、学完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后,你应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身为中华儿女,理应为祖先的优秀文明成果自豪。请你在横线是填写相应内容。
(1)张仲景:被称为“____”,著有《____》。
华佗:____时期(填朝代)著名医生,他发明了解轻病人痛苦的药“____”。
(2)贾思勰:他的农学著作是《____》;造纸术的改进者是东汉的____。
(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朝代)的____花了十多年时间写成的史学巨著《____》。
30、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是_______房屋。
31、连线搭配
3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货币名称。
(1)秦朝时期统一的货币——______。
(2)汉武帝时期统一的货币一一______。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岳飞《满江红》
材料二 他(岳飞)的部队“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人称“岳家军”,金军很惧怕他们。……面对身披重甲的金军精锐骑兵,岳飞指挥步兵手持大刀冲杀,上砍骑兵,下砍马腿,获得大胜。
——节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题临安邸》
(1)材料一中的“靖康耻”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胡虏”“匈奴”指的是历史上哪一民族?
(2)材料二是岳飞领导抗金过程中的哪次著名战役?根据材料二总结抗金获胜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一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南宋偏安的?虽然岳飞没有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但人们为什么尊崇和怀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