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人物不属于三国时期的是( )
A.诸葛亮
B.曹操
C.刘备
D.孙权
2、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
A. 伏羲、黄帝
B. 蚩尤、神农
C. 盘古、夸父
D. 炎帝、黄帝
3、《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财……”。这反映了商鞅变法
A.严明法度,稳定社会秩序
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4、下表所示内容的直接作用是( )
序号 | 孝文帝改革的部分措施 |
1 | 禁胡语、胡服 |
2 | 改鲜卑姓为汉姓 |
3 |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 |
A. 推动经济发展
B. 促进民族交融
C. 加强中央集权
D. 实现南北统一
5、小王去四川旅游回来,用下图照片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参观的著名点时说:这一伟大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他介绍的的工程是
A. 都江堰 B. 灵渠
C. 京杭大运河 D. 会通河
6、记载了农业和手工业各部门的生产技术,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
A. 《天工开物》 B. 《齐民要术》
C. 《本草纲目》 D. 《农政全书》
7、经济特区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作用巨大。经济特区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是
A.天津
B.北海
C.深圳
D.海南岛
8、陈桥驿,位于河南省新乡封丘县东南部。门楣两楹挂着一副对联:“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在陈桥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的是( )
A.李世民
B.赵匡胤
C.忽必烈
D.成吉思汗
9、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在许多国家掌握政权。他们亟需打击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建立封建政治和经济秩序,巩固新生政权,增强竞争实力。这段话介绍的是各国变法的( )
A.背景
B.过程
C.内容
D.影响
10、下列朝代排序正确的是
A.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
B. 夏--商--西周--战国--春秋--秦--西汉--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
C.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东汉--西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
D.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东汉--三国--东晋--西晋--南北朝
11、“夏传子,家天下。”这是古时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这句描述里面,主要体现的是什么制度的产生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12、下列关于分封制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 )
A.目的是控制全国广大的土地
B.诸侯必须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
C.诸侯向周王贡献财宝和特产
D.土地和人民归受封诸侯所有
13、十六国后期,各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都不同程度地吸取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重用汉人,尤其重视儒学。这主要是因为儒学( )
A.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B.加速了少数民族封建化
C.有利于维护君权和巩固统治
D.是不可撼动的文化主流
14、能为“新疆自古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提供有力历史证据的是( )
A.西汉出击匈奴
B.西域都护的设置
C.张骞出使西域
D.设置西域诸侯国
15、明清时期著名的商帮有( )
①徽商 ②鲁商 ③晋商 ④苏商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6、近现代以来,在我国新疆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许多来自古代中原地区的丝织品。请判断新疆地区使用中原丝织品,最早可能是在( )
A.商朝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周时期
D.汉朝时期
17、以下史实体现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是( )
A.文成公主入藏
B.玄奘取经
C.唐太宗出击突厥
D.岳飞抗金
18、西汉初年,汉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汉武帝时期,汉军开始大举反击匈奴。汉对匈奴政策的调整反映出( )
A.汉朝国力已由弱变强
B.汉朝统治者已转变思路
C.匈奴势力已走向衰落
D.张骞已成功通西域
19、《东京梦华录卷二御街》记载:“御街一直南去,过州桥,两边皆居民。街东车家炭,张家酒店,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曾婆婆肉饼、李四分茶。”材料表明( )
A.诸子百家争鸣
B.中外交流频繁
C.都市生活繁华
D.闭关锁国推行
20、新石器时代,人类迎来了第一场重大的经济革命,其标志是
A.农耕逐渐取代采集 B.采集逐渐取代狩猎
C.狩猎逐渐取代驯养 D.渔猎逐渐取代采集
21、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这为后来“________”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________接受了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22、在元朝,民族间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是________。
23、_________年,隋朝建立,以长安为都城;_________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
24、唐朝丝织工艺水平很高,其中( )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闻名中外( )反映了唐朝的陶瓷器生产水平也很高。
25、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朝实行__________(制度),有效稳定了周王朝的统治。随着时代发展,这一制度弊端加剧,最终在秦朝被__________(制度)全面取代。
26、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内容
(1)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2)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
(3)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船坞所在地——
(4)我国历史上疆域版图最大的朝代——
27、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在西突厥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它们分别是______和______。
28、填空
(1)我国最早的规范性文字是秦朝的___________。
(2)对人类文化传播作出卓越贡献的是东汉的__________。
(3)2017年5月14日—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丝绸之路”可追溯到公元前60年西汉设______________,管理西域保护商旅往来。西汉外交家____________通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新纪元。
(4)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的事件是__________。
(5)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_____________是一部__________
的通史巨著。
(6)宋代东京城内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是________。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________。
(7)____________政策导致清政府“对于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29、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____________制度产生的。
30、写出夏、商、西周时期的三个暴君。
夏___________商___________西周___________
31、(题文)连线
晋文公_____________问鼎中原
楚庄王_____________退避三舍
孙膑_____________卧薪尝胆
勾践_____________围魏救赵
32、填表题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造就了一批具有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在中国古代矗立起一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根据所学知识将下表补充完整。
中国古代 ① 思想发展简表
时代 | 人物 | 主要思想主张 |
春秋 | ② | 仁、礼 |
战国 | 孟子 | ③ |
战国 | ④ | 礼治 |
⑤ | 李斯 | 焚书坑儒 |
西汉 | 董仲舒 | ⑥ |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迁居洛阳的鲜卑族人,经过三十年,大体上已经汉化。一个统治民族仅仅经过三十年时间,就与被统治民族相融合,不能不说是孝文帝汉化政策的极大成功。
——樊树志《国史十六讲》(中华书局)
(1)材料一反映的是历史上的哪次改革?
材料二
图一 | 穿汉服的少数民族贵族 图二 |
鲜卑姓 | 改为汉姓 | 鲜卑姓 | 改为汉姓 |
拓跋 | 元 | 步六弧 | 陆 |
拔拔 | 长孙 | 贺兰 | 贺 |
达奚 | 奚 | 独孤 | 刘 |
乙旃 | 叔孙 | 勿忸于 | 于 |
丘穆陵 | 穆 | 尉迟 | 尉 |
图三
(2)依据材料二,写出此次改革的具体措施,除上述三项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材料三:“可以这样说,在融入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文化的精华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鲜卑文化主动汉化的结果,却在一定程度上使汉文化鲜卑化或胡化了。”
——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简要写出此次改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