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长征叙述正确的是( )
A.红军长征的起止时间是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
B.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四渡赤水,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D.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吴起镇会师
2、(改编题)李明同学想去图书馆查找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他要查找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
3、在中国近代,国共曾有过兄弟般的合作。下列对应的历史事件中能体现这种合作的有( )
A.中共一大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遵义会议
4、1945年,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到达重庆,重庆各界纷纷在《新华日报》上表达他们的喜悦心情和对谈判的希望。这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A.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 打倒列强,铲除军阀
C. 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D. 渴望和平,争取民主
5、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材料中所涉及的条约是在哪场战争后签订的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
A. 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
B. 继续并扩大国共内战
C. 逼迫蒋介石抗日,挽救民族危亡
D. 投靠日本,致蒋介石于死地
7、如果你是参与武昌起义的士兵,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场景的是
A.秋瑾在起义中壮烈牺牲 B.徐锡麟领导了起义
C.10月10日,武昌全城被起义军占领 D.推举孙中山为都督
8、下图反映的是( )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洋务运动的开展
C.北洋政府的统治
D.护国战争的爆发
9、“上联:二十四时节气,乾坤竞秀。下联: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横批:天人合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为实现“五十六朵奇葩,和睦同春”而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少数民族的发展问题完全由本民族自己解决
③实施西部大开发、兴边富民行动
④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开始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这个伟大的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北伐战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1、(题文)20世纪60年代,美国遏制中国、中苏关系恶化,保证国家安全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个阶段,我国成功地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这表明我国发展核武器的主要目的是( )
A. 实现核垄断 B. 提高国防能力 C. 与美国建交 D. 维护世界和平
12、“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政治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并且推动了近代新文化运动更加深入地健康发展,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它”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党成立
13、下图是李阳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某一内容后总结的学习笔记。据此可知,李阳学习的这部分内容是
A.英军攻占厦门
B.沙俄割占我国领土
C.日军进攻威海卫
D.英法联军占领天津
14、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的是
A.武昌起义 B.广州起义 C.秋收起义 D.南昌起义
15、“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歌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北伐战争
16、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 资产阶级共和国
B. 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C. 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
D. 君主立宪制国家
17、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后,我们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是
A.“以钢为纲”
B.“以阶级斗争为纲”
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8、将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主要依据是( )
A.李大钊等先进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B.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C.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
D.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19、某年,英国伦敦一本杂志上刊登了一幅新闻漫画,描绘了日本人的形象。解析下图,该新闻事件应该是(
A. 甲午中日战争 B. 鸦片战争 C. 抗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下列不属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时代楷模的是
A.黄继光
B.王进喜
C.焦裕禄
D.雷锋
21、(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______;中国近代化的开端_____________。
(2)洋务运动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义和团运动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
(3)1898年,光绪帝颁布_________,宣布实行变法;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的条约是______。
(4)_________,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时间_________。
(5)19世纪70年代中亚浩罕国_____占据我国新疆大部分地区;平壤战争牺牲将领_________。
2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___________开始,最先践行的是安徽凤阳___________。
23、五四运动前期的主力军是_____,后期的主力军是_____
24、20世纪70年代,我国农业科学家______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解决了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我国药物学家___________ 发现了能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25、独立梦、工业梦、强军梦、统一梦…“中国梦”凝聚着各方共识,砥砺国人前行。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并加以改正。
(1)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改正:___________
(2)1976年10月,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粉碎,标志着“文革”的结束。( )改正:______
(3)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 改正:_______
(4)1997年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 改正:
26、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________遭到破坏,开始从________社会变为________社会。________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7、教育的发展
(1)兴办学校: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_____、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______。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又决定创办______。
(2)新式教育的发展:1902年,清政府废除______。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______,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______逐渐发展起来。
28、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_____________展开,农民创造了“包产到户”这一以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焕发出极大的生产积极性。
29、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提出“求富”的主张,开办了一些近代民用企业,其中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发展迅速,打破了外国航运公司的垄断;甲午中日战争后,状元实业家张謇抱着________的思想,开办大生纱厂,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0、新中国成立初,起到临时宪法的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______》。
31、为挽救民族危机,仁人志土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和探索。说说下面两位历史人物的历史贡献。
图一 | 图二李鸿章 |
32、殊途同归。挽救国家民族危亡面前,社会各阶层目标相同只差方法不同而已。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科技救国】
(1)地主阶级洋务派为实现“自强”而创办的军事工业一例。
(2)清末,辞高官、弃厚禄走上“实业救国”之路的“状元实业家”是谁?
【制度尝试】
(3)资产阶级维新派依靠光绪皇帝而进行的改革是哪一次?
(4)终结了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革命是什么?
【思想引领】
(5)新文化运动标举的两大口号是什么?
(6)新文化运动后期,哪一思想理论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学以致用】
(7)通过以上内容的探究,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33、试着比较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包括发动者、原因、结果及带给中国的影响)
34、近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其探索充满艰辛,但艰辛孕育了新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这场洋务运动还是给中国的窗户开了一条缝,风的确是吹进来了,也奠定了中国工业的一个初步基础,让中国人看到了什么是西方工业。洋务派官员可能尚未意识到工业化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实际行动却促使中国逐步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张鸣《重说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中间实际上就不断有人做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梦想有一种全面的西方式的现代化。
——何怀宏《中西文化的相遇与冲突》
材料三 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
材料四 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
——《文明论概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根据材料一归纳洋务运动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实现“西方的民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了一场什么运动?列举这一运动的两位代表人物。
(3)材料三中辛亥革命“将树砍断了”意味着中国哪一制度结束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材料四中“变革人心”对应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该事件高举的两面大旗指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