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大庆市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有人这样评价中国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年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材料中的“秀才”包括

    ①康有为   ②鲁迅   ③梁启超   ④张謇   ⑤徐悲鸿

    A.②④⑤

    B.②⑤

    C.①③④

    D.①③

  • 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是

    A马列主义

    B.三民主义

    C.资本主义

    D.共产主义

     

  • 3、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A.公车上书

    B.百日维新

    C.戊戌政变

    D.强学会的成立

  • 4、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建国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5、新中国成立后,对国家影响时间最长,最严重的“左”倾错误的是

    A.大跃进运动 B.农村人民公社化 C.反右扩大化 D.文化大革命

  • 6、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票通过。以下关于这部宪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施政纲领   B.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D. 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根本大法

  • 7、他擅长画花鸟草虫,主张“作画先阅古人真迹过多,然后脱前人习气,别创画格,为前人所不为者”。这里的“他”是(     

    A.齐白石

    B.冼星海

    C.徐悲鸿

    D.丁玲

  • 8、洋务运动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影响下,在清廷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产生的。这表明洋务运动是

    A.封建自救运动

    B.资产阶级改革

    C.资产阶级革命

    D.思想解放运动

  • 9、焦裕禄在什么县担任县委书记期间,忘我工作,恪尽职守。  

    A.迁安县     B.栾城县

    C.望城县     D.兰考县

     

  • 10、周恩来曾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第二个“天安门”所指的事件是(   

    A.五四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新中国的成立

    D.中国共产党成立

  • 1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A. 1949——1953

    B. 1950——1954

    C. 1952——1956

    D. 1953——1957

  • 1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13、人民英雄纪念碑基座四周,镶嵌有八块汉白玉历史浮雕,之所以把“虎门销烟”作为其中第一块的内容,主要是因为它

    A.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B.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D.是民族英雄林则徐亲自领导的

  • 14、邓小平同志曾说:“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______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_______中应填入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九二共识”

    D.“一国两制”

  • 15、20世纪50年代中期,“恒源样”创始人沈莱舟曾对子女说:“现在我把厂都交给了国家,由国家去经营管理,我坐在家里不用花一点心思收股息,这又有什么不好?”这反映的是

    A.公私合营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手工业合作化

    D.国有企业改革

  • 16、面对近代中国深重的灾难,无数的仁人志士都在为救亡图存而努力,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

    A.李鸿章——洋务运动

    B.鲁迅——戊戌变法

    C.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

  • 17、1920年,先进的知识分子陆续创办了《劳动者》《劳动音》等刊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工人进一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了解。这些刊物的创办(     

    A.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掀起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C.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D.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

  • 18、在某次纪念活动中,藏族群众边巴说:“对于国家而言,它意味着祖国大陆的统一……对藏族百姓而言,意味着旧社会的结束、新生活的开始。”这次活动纪念的是(     

    A.设置驻藏大臣

    B.西藏自治区成立

    C.西藏和平解放

    D.青藏公路建成通车

  • 19、《彭德怀自述》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它既要来侵略,我就要反侵略。不同美帝国主义见过高低,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是困难的。”与这段记录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

    B.开国大典

    C.三大改造

    D.抗美援朝

  • 20、此漫画名为《“惩罚”中国》,它讽刺的是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根据提示完成填空或列举.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2)“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描述的 ________________战役。

    (3)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________________

    (4)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________________

    (5)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________________

    (6)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是 ________________

  • 22、如图所示,________战役的胜利,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________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解放。

  • 23、1990年,习近平曾创作一首词:“……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该词追思的“好官”是______。同时期曾经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如铁人______

  • 24、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______为首席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经过充分协商,达成《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一五”期间,川藏公路、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 25、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1905年8月,孙中山领导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 26、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______________。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中国作家____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27、(1)建国后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点的会议是________。

    (2)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总理兼外交部长是________。

    (3)我国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4)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是________。

    (5)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是________。

    (6)筹建新中国时,确立了我国的国歌是《________》。

    (7)标志祖国大陆获得基本统一的事件是________。

    (8)新中国成立时,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

    (9)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________”战略布局。

    (10)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________。

  • 28、武昌起义开始时间:  _______年10月10日。地点:_______

  • 29、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_____》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 30、____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东方红一号。2008年9月,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____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之间的分分合合,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同学们对相关历史很感兴趣,请你一起探究下列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中共发动了哪些武装起义?

    (3)哪一事件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最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 32、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出现很多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的召开,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次会议是何时召开的?

    (2)为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先后两次和国民党合作。国共初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是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此论断出自哪次会议?1929年12月召开的什么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4)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标志?开始确立以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5)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条件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6)这些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共同影响?

  • 33、李鸿章,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评价相差甚远。

    试回答以下问题:

    (1)有人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因为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主要有哪些条约?(回答两个即可)

    (2)孙中山说“中堂从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巨险阻,犹所不辞。”(《上李鸿章书》)试举两例证明李鸿章“无利不兴,无弊不革”。

    (3)李鸿章自己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所说的“纸糊的老虎”是在哪次战争中被捅破了?

    (4)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传》)你如何理解梁启超先生说的“吾悲李鸿章之遇”。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创新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必由之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社会制度创新】

    材料一   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建设,新中国不仅赢得了政治上的独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到确立和坚持。

    ——央视纪录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改革道路创新】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这一伟大创举,使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也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创造性的成果——央视焦点访谈特别节目《打开中国奇迹的问号》解说词

    【统一模式创新】

    材料四   两幅图

    【人才机制创新】

    材料五   李克强总理认为:注重学生的原创意识,开展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激发丰富的想象力,打牢知识根基,拓宽学术视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育工匠精神,践行知行合一。

    ——摘自《学习强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制度创新。为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20世纪末中央决定在西部实施什么战略?这一战略实施中最典型的项目成就是2006年通车的什么铁路?

    (2)我国改革开放开始的标志是哪一事件?结合所学说说40多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

    (3)材料三中,“这一伟大创举”是指建立什么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在城市主要是给企业“松绑“,这个”松绑“指的是增强企业的什么?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实现国家统一,我国政府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构想?该构想的内涵是什么?香港、澳门的回归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5)用简练的语言,就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谈谈你的想法。(言之成理即可)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