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据如图推知“?”处的学习内容应是( )
A.筹备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2、1949年以来两岸最高领导人的首次会面指的是
A.1993年汪道涵与辜振甫会面
B.2005年胡锦涛与连战会面
C.2005年胡锦涛与宋楚渝会面
D.2015年习近平与马英九会面
3、引发右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 1894年 | 1900年 |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 80家 | 933家 |
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须经双方协议
D.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
4、1984年,青岛海尔集团成立,它以创新为核心,努力建立高效的现代企业运行机制。同年,上海电声总厂组建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在本公司职工中发行股票。在政策上能够为这些企业的改制提供有力支持的是( )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科学发展观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长征创造了人类的奇迹。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
A.四渡赤水
B.渡过金沙江
C.飞夺泸定桥
D.过雪山草地
6、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作品对应不正确的是( )
A.郭沫若——《女神》
B.茅盾——《子夜》
C.巴金——《骆驼祥子》
D.徐悲鸿——《愚公移山》
7、根据中国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政治制度
B.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8、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于1992年达成的重要共识是
A. 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B. 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 两岸实现直接“三通” D. 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进会谈协议
9、清末状元张謇为了维护中国的利益,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家乡办厂,他提出的口号是
A. “实业救国” B. “曲线救国” C. “教育救国” D. “抗日救国”
10、侵华日军花谷少佐在战后的回忆录中写道:“……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部向柳条湖方向走去,……在这里,河本亲自把炸药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他回忆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11、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时间是
A. 1955年6月:1963年10月
B. 1962年10月;1965年6月
C. 1963年6月;1966年10月
D. 1964年10月;1967年6月
12、“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应该出现在
A.1842年以后
B.1860年以后
C.1895年以后
D.1901年以后
1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虎门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美《望夏条约》 D.中法《黄埔条约》
14、下图是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宏伟建筑,它的建造是
A.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决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议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决议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
15、如图是一张历史学习卡片,其中“?”处应填写
A.林则徐
B.陈化成
C.关天培
D.琦善
16、太平天国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运动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这“新情况”是指
A.中央军队和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 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D.敌人的长期封锁围困
17、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开始认识到
A.独立掌握革命武装力量的重要性 B.国共合作的重要性
C.共产党无法独立完成革命任务 D.必须同国民党进行妥协退让
18、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最激动人心的战略大决战,以下符合其意义的是( )
A.标志全国完全解放
B.标志人民解放战争结束
C.标志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19、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战略转移”指的是( )
A.遵义会议 B.秋收起义 C.长征开始 D.长征结束
20、在建设的那些日子里,他身患重病也顾不上去医院;几百斤重的钻杆砸伤了腿,他拄着双拐继续指挥;他用自己的身体做搅拌机,并成功制服了油田井喷。房东心疼地说:“你可真是个铁人啊!”文中的“他”是( )
A.焦裕禄
B.雷锋
C.王进喜
D.邓稼先
21、英雄是一个时代的楷模和脊梁
(1)在虎门之战中英勇献身的广东水师提督是__________。
(2)“黄海抗倭寇,英名留千古”所称颂的英雄人物_________ 。
(3)19世纪80年代,率领湖南将士击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是________。
(4)在戊戌变法中高呼“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殉难的人物是谁_______。
22、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________军校”,________任校长。1931年9月18日,日本制造震惊中外的“________”,中国开始局部抗战。中国共产党派___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________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___”。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派________到西安参加谈判。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十年内战________,抗日民族________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又称________,爆发于年7月7日。日军占领南京后六周之内,屠杀中国人民达________人以上。1937年8月13日,日本大举进攻上海,史称“八一三事变”,________会战爆发。百团大战在________指挥下,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第三次________会战,歼灭大批敌军,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23、(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______;中国近代化的开端_____________。
(2)洋务运动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义和团运动的口号___________________。
(3)1898年,光绪帝颁布_________,宣布实行变法;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的条约是______。
(4)_________,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始时间_________。
(5)19世纪70年代中亚浩罕国_____占据我国新疆大部分地区;平壤战争牺牲将领_________。
24、中国同盟会创办的机关刊物是《_________》,孙中山在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三民主义。
25、1952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_____》,使民族区域自治迈出法律化、制度化的重要一步;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_____》,它成为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26、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________,创建人是________。
27、________年,尼克松总统的安全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________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起外交关系。
28、下列左图人物____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既是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获得者,也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右图人物____于2008年9月搭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29、我国政府于__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我国政府于________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0、中国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_______。
31、请简述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孙中山先生把这个纲领阐发为哪三大主义?
32、辛亥革命起步于哪一革命政党的建立?该政党的建立有什么意义?辛亥革命对于中国制度的变革有什么影响?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请举例说明)?
33、民主法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人民的普遍要求。
(1)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着什么样的性质?确定了什么政治制度?关于《宪法》,你还知道些什么?
(2)宪法诞生前,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献是什么?建国初期的哪部法律文献解决了农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
(3)假若你受教育的合法权利被侵犯,你可以依据哪部法律讨回权利?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操纵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组成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侵略朝鲜。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严重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1950年10月,中国人民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运动。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我国参与这一事件的军队名称是什么?总司令是谁?
材料二:战场上有用胸膛堵住敌人正在发射的机枪眼、为突击部队开辟道路的烈士,有宁肯让烈火烧死也始终严守纪律、不暴露目标的壮烈英雄,还有许多英雄儿女魂断异国、埋骨他乡。
(2)材料二中提到两位英雄是谁?从英雄的故事中你能感受到他们怎样的优秀品质?
(3)有专家认为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立国之战”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