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表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
时间 | a年 | b年 |
总人数 | 上半年约6万人,下半年不足2万人 | 约12万余人 |
组成 | 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各占53.8%、 18.7%、19.1% | 工人、农民与知识分子各占10.9%、 76.6%、7.2% |
A. 1921年和1922年 B. 1937年和1938年 C. 1927年和1928年 D. 1949年和1950年
2、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于北京,终年59岁。1925年换算为民国纪年,应该是( )
A.民国15年
B.民国14年
C.民国13年
D.民国25年
3、“文革”期间,国家主席刘少奇竟遭到抄家和人身迫害,这一事件表明( )
A.国家的法律遭到严重践踏
B.不能人为地制造“阶级斗争”
C.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严重破坏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下图反映了1978年-1982年我国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
D.政府赋予农民土地所有权
5、“文化大革命”又被称为“十年动乱”,其起止时间是( )
A.1957-1967年 B.1966-1976年
C.1967-1977年 D.1968-1978年
6、新时期以来,我国逐渐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B.沿海经济开放区——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C.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内地
D.内地——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7、新华社电文曾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幕又将开启……改革开放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决择……开启了一场波澜壮阔的伟大改革。”改革大幕开启的标志性会议上所做的战略决策是
A. 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D.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8、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林则徐下令停止中英贸易
C. 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
D. 英国走私鸦片毒害中国人民
9、 下列绘画反映了人民军队的发展,按其反映历史事件发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遵义会议,转危为安 | ②井冈会师,星火燎原 | ③南昌起义,创建军队 | ④历尽千辛,会师陕甘 |
A.②①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②③①④
10、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洋人。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1、率清军摧毁阿古柏政权,收复新疆的清军将领是
A.李鸿章
B.左宗棠
C.曾国藩
D.冯子材
12、2022年中国航天航空事业捷报频传,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5月14日,首架C919大飞机首次飞行试验圆满完成;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下列搭配正确的是( )
A.钱学森——组织研制原子弹、氢弹
B.袁隆平——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C.屠呦呦——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D.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13、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土地改革中.党和政府把地主土地无偿分给农民的根本原因是
A.全国大陆已经解放,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
B.地主阶级愿意将土地分给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C.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D.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4、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第一手史料是( )
A.《资政新篇》
B.《太平天国运动兴亡史》
C.《洪秀全传》
D.《太平天国研究论文集》
15、有学者指出,对于清朝人民来说,太平天国运动特别血腥残酷,直接造成约3000万人的死亡;经济也同样如此,帝国经济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尤甚,如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再也没有恢复其商业地位。该学者旨在强调太平天国运动( )
A.发动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
B.推动了中国向西方学习
C.体现人民抗击外敌的勇气
D.造成中国多方面的破坏
16、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于是谋求制度变革的戊戌变法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表明( )
A.甲午战争揭开维新变法的序幕
B.民族危机促进了救亡的探索
C.甲午战争宣告维新变法的破产
D.近代化的探索加剧民族危机
17、下列历史事件中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是
①鸦片战争②五四运动③中国共产党的诞生④北伐战争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⑥文化大革命
A.②③
B.③④
C.①⑤
D.①⑥
18、一五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一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最重要的成就是
A.选举产生了新中国党和政府的领导人
B.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确立了人民政协制度
D.颁布了《宪法》《婚姻法》等法律
19、漫画《奔向社会主义》生动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与漫画信息直接相关的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0、邓小平曾如此解释中国对外开放格局:“为什么我考虑深圳开放?因为它对着香港;开放珠海,因为它对着澳门;开放厦门,因为它对着台湾;开放海南、汕头,因为它们对着东南亚。浦东就不一样了……”浦东属于( )
A.经济特区
B.经济开放城市
C.经济开发区
D.特别行政区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信息。
(1)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3)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历史事件是 。
22、我国面积最大的经济特区是什么?________
23、1938年春日军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_______指挥中国军队歼敌一万多人,取得__________战役的重大胜利。
24、______年10月10日晚,武昌城内新军工程营的革命党人首先起义,随后,汉阳、汉口的新军起义响应,革命在武汉三镇取得胜利;______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5、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___________三座大山的统治。
26、中国近代禁烟英雄是______;状元实业家是______。
27、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以______为司令员的______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8、被誉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是_____;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_____
29、_____________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
30、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火热年代,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是其中的典型代表:2003年10月,航天员__________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31、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辛亥革命的领导人是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他是谁?
(2)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哪里成立?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什么?
(3)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为反对他的复辟,维护共和制度进行了哪场斗争?
(4)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来纪念辛亥革命?
32、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次会议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次是遵义会议,一次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发起了推动中国社会加速发展的“第二次革命”,宣告了中国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2)请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
3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为中国的民主革命奋斗终生。
(1)孙中山在兴中会成立大会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写出孙中山创建的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名称。
(2)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名称。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哪一文件?
(4)写出一例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而进行的活动一例。
(5)你认为从孙中山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哪些精神品质?
34、2011年是辛亥革命百周年纪念,发生在一百年前的这场革命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是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的重要台阶。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主张“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敢于向几千年来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制度和一切阻碍社会进步的反动势力宣战。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下面是2010年11月19日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向几千年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制度”宣战所取得的最为突出的成果是什么?孙中山领导这场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社会习俗变革的视角说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3)从材料三提供的统计图中可以看出,武汉、广州和南京的得票率较高,试选择其中一座城市,说明其“能代表辛亥革命”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