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哪次历史事件对中国社会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
A. 鸦片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 C. 戊戌变法 D. 日本明治维新
2、2022年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召开,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解放军、各人民团体、各地区、各民族以及海外华侨等各方面代表600余人出席会议。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反映了( )
A.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
C.会议的代表具有广泛性
D.人民当家作主
3、1912年被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确定为民国元年。图杂志《革命》(第四期)发行时间按公元纪年换算为( )
A.1924年 B.1925年 C.1926年 D.1927年
4、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是
A.
B.
C.
D.
5、小明的爷爷生活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下列生活他不可能享受的是
A. 坐火车去旅游
B. 到照相馆去照相
C. 去电影院看电影
D. 上网查资料
6、列宁在评论1921—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提到∶"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岸序的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太平洋两岸的两个大国"是指
A.德国和苏联
B.德国和法国
C.美国和日本
D.德国和美国
7、下面是我国对外贸易和引进外资的增长统计表(单位:亿美元)。该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对外贸易(进出口) | 1980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15年 |
381.4 | 1154.4 | 4722.9 | 39600 | |
引进外资 | 1984年 | 1990年 | 2000年 | 2015年 |
270.5 | 1028.9 | 5935.6 | 1262.7 |
A. 对农村土地政策的调整
B. 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D.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8、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领导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历程中,确立的资产阶级革命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
B.民主、科学
C.三民主义
D.《资政新篇》
9、丽丽特别喜欢历史影视剧,下列是丽丽暑假期间观看过的历史题材的影片,请你判断丽丽是通过哪一部影片了解1894年日本侵略中国相关史实的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0、下列形势图中,反映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这场战役是
A. B.
C. D.
11、1961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对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 )
A.全面完成“一五”计划
B.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
C.推进公私合营运动
D.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12、为制定完整的、系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法典,奠定了坚实基础的(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实施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修订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施行
D. 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基本方略写进宪法。
1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口号或主张,其中正确的选项是( )
①民主、科学 ②自强、求富 ③变法图强 ④民族、民权、民生
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②③④①
D.③①④②
14、下列不属于中国梦内涵的是(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外交强大
15、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是哪一年
A.1840年 B.1883年 C.1885年 D.1900年
16、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外国侵略者要维护其在华利益。
B.太平天国运动危及侵略者的在华利益。
C.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D.要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17、下图为著名作家叶圣陶1911年日记的摘录,这段文字主要呈现了辛亥革命的( )
“10月12日,……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14日,急阅报纸,见长沙、重庆均为革(命)党所据。26日,课毕后阅报纸,知南昌、西安亦已得手……广东亦有独立之说”。
A.酝酿历程
B.发生原因
C.发展过程
D.广泛影响
18、比较法是历史学科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相比,内容都涉及
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通商口岸 ④允许在通商口岸开办工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绘制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同学在整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奋斗历程时绘制的党史年代尺,其中第④处的内容是( )
A.中共七大
B.八七会议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有专家说:“条约中有三项规定对中国的危害最大——核定关税、领事裁判权和最惠国待遇。中国人同意这些条款部分是出于权宜之计,部分是由于不懂国际法和国家主权概念。”“这些条款”出自
A.《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黄埔条约》
D.《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虎门条约》
21、_____年7月,中共二大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_____。
22、____年8月1日,____、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领导革命军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____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3、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_______、______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为“____________”。
24、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是______;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是______
25、背景:日本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 _______;加紧进攻敌后抗体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________。
26、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____。1901年9月签订的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7、1956年,中国共产党在北京召开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8、主要内容: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____________;奋斗目标是推翻________政权,建立________专政,实现共产主义;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________;成立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________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29、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0、请写出下面图片中的人物的名字和他们的美称。
(1)图1:姓名: ;美称: 。
(2)图2:姓名: ;美称: 。
(3)图3:姓名: ;美称: 。
(4)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31、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
(1)中国梦是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
(2)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3)内容分别是什么?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是什么?
32、近代化探索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3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改革呢?简单地说,就是因为中国原来的土地制度极不合理……这就是我们民族被侵略、被压迫、穷困及落后的根源……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变,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就不能巩固,农村生产力就不能解放,新中国的工业化就没有实现的可能,人民就不能得到革命胜利的基本果实,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按照《A》的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这就是我们要实行土地改革的基本理由和基本目的。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 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原来的土地制度”有什么消极作用? “A”处应当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2)从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实行土地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土地改革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4)材料二中数字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4、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八年级某班就“中国梦”进行主题探究,请你参加
(1)以下表格梳理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梦进行的四次重大探索,请按提示补充完成表格。
梦想 | 重大探索 | 代表人物 | 探索层面 | 主要影响(意义) |
① | 洋务运动 | 李鸿章、张之洞等 | ⑤ | 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
变法强国梦 | 戊戌变法 | ④ | 制度层面 | 起到了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
民主共和梦 | ③ | 孙中山 | ⑥ | |
② | 新文化运动 | 李大钊、陈独秀等 | 思想层面 | 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 |
提示:“梦想”必须反映该次探索的主要主张或口号。
(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学习张海鹏教授的《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时,根据书中“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的描述,绘制了示意图。请结合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段“开始下降”与“降到谷底”的两个历史事件分别对当时中国近代历史有何影响。
②图中B段,中华民族进行了救国救民的探索,请列举史实两例。
③从B段转为C段的历史性转折点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3)根据下面图文信息,在表格中填写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革命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及其历史意义
| 会议名称 | 历史意义 |
图一 | 中共一大 | ① |
图二 | 遵义会议 | ② |
图三 | ③ | 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
(4)联系上述中国近代历史,谈谈对实现中国梦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