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某班同学准备举办以“文化大革命”为主题的班会,以下内容与该时期不相符的是
A.外交事业停滞不前
B.民主法制遭受践踏
C.文化教育历经浩劫
D.国民经济破坏严重
2、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朝野上下强烈呼吁整饬海防。1875年李鸿章奉命督办海防,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洋务运动建成的海军中,规模最大的是( )
A.福建舰队
B.广东舰队
C.北洋舰队
D.南洋舰队
3、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作总结发言。他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这段发言应该是在
A. 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上
B. 1954年第一届人大会议上
C. 1956年中共八大会议上
D. 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
4、之所以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是因为( )
A.平反了大批冤假错案
B.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C.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
D.讨论了加快农业发展的决定
5、火烧圆明园的罪魁是
A.英军
B.美英联军
C.法军
D.英法联军
6、人民解放军中担负战略和反击任务的军种是( )
A.炮兵部队
B.空中战略轰炸机部队
C.海军核潜艇部队
D.火箭军部队
7、小明同学在整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单元资料时,摘抄如下案件资料。这一案件( )
时间 | 1913年3月20日 |
被害人 | 宋教仁 |
经过 | 被害人于上海火车站遭歹徒枪击,之后不治身亡 |
涉案人 | 袁世凯亲信及本人 |
A.标志着辛亥革命的失败
B.反映了袁世凯建立独裁统治的野心
C.说明袁世凯复辟了帝制
D.导致了军阀割据混战局面的出现
8、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野蛮屠杀中国军民的事件发生在( )
A.平壤
B.旅顺
C.大连
D.威海卫
9、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下面一组图片进行探究学习,该小组探究的主题是徐州地区( )
1919年,马克思主义思潮在徐州传播。 | 1920年,徐州马克思学说研究小组在江苏省立第七师范学校成立。 | 1922年,江苏省第一个中共支部(中共陇海铁路徐州支部)成立。 |
A.共产主义运动
B.近代化早期探索
C.人民反帝斗争
D.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0、“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荷兰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
A. 郑和
B. 戚继光
C. 康熙帝
D. 郑成功
11、中国人民抗战的起点是:( )
A. 九一八事变 B. 一二八事变 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
12、1842年,英国割占香港岛;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对上述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
A.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时建社会的历史 B.中国人民的探索史
C.列强的侵华史和中华民族的抗争史 D.民主革命成为时代潮流
13、位于中国西部的抗日根据地是:
A. 晋察冀
B. 陕甘宁
C. 冀鲁豫
D. 晋冀豫
14、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不包括:
A.民族主义
B.民主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15、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事件的直接触动有关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6、1958年的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后,全国掀起了“大跃进”高潮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它们( )
A.促进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B.把我国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急于求成
D.为我国建成大量的工农业生产项目
17、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民经历了两次分地,即“土地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列关于二者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都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B.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18、顾恺之不仅擅长绘画,文章和诗也写得很好,时人称之有“三绝”,即才绝、画绝和痴绝。以下属于其代表作的是
A. 《步辇图》
B. 《洛神赋图》
C. 《天王送子图》
D. 《清明上河图》
19、孙中山将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以下最能体现“民生主义”的一项是( )
A.驱除鞑虏
B.恢复中华
C.创立民国
D.平均地权
20、“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火轮船”表明义和团运动具有
A.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B.扶清灭洋
C.迷信色彩
D.维护清朝统治
21、观察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开国大典,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
B.先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
C.沿江开放城市起“龙尾”作用的城市。
22、补充下列相关的历史信息。
(1) 在其编著的《海国图志》中,提出了“ ”的主张。
(2) 年, 在广西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1853年,太平军占领南京,并改名 ,以此作为都城。
(4) 年,清政府设立了专门的外交机构—— 。
(5)1895年, 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6)1898年, 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标志着戊戌变法的正式开始。
(7)19世纪末,义和团运动打出了“ ”的旗号,揭开了反帝斗争的序幕。
23、_______与_______是新文化运动所标举的两大口号,陈独秀将它们形象地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
24、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 _______,对资本主义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政策,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5、内容:根据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________,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南方八省的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________,叶挺任军长。
26、1911年,革命党人发动的______取得胜利,史称“辛亥革命”。
27、请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___。其性质是一次彻底反__________反____________的爱国运动。
(2)________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开幕,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了。
28、____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____,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
29、观察如图请将下列战役名称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方框内。
(1)邓世昌壮烈殉国的地点A
(2)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地方B
(3)这次战争的各个战役在地域上有何特点?
30、________ ,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31、某同学在学习完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的某一阶段历史后,总结了一条线索:“工业起步——宪法保障——制度建立——良好开端——出现失误”。请结合这条线索回答问题。
(1)“工业起步”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宪法保障”是指哪部法律文献?
(2)“制度建立”是指什么制度?“制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良好开端”与哪一事件相关?发生在哪一年?
(4)请你为以上探究的问题概括出一个主题。
3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什么问题的大讨论?当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33、根据;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虎门销烟的领导者———
(2)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
(3)创办大兴纱厂的状元实业家——
(4)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作者——
34、国共关系在特定历史时期呈现出特定的阶段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国民革命时期第一次合作]
(1)国共两党首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国共第次合作期间创办 了一所培养军事和政治人才的学校,请写出这所学校的名称。
[抗日战争时期第二次合作]
(2)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1938 年正面战场和1940年敌后战场,中华儿女致抗日,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各是什么?
[解放战争时期分道扬镳]
(3)1945年8月,为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民主,中国共产党有何举措?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启示]
(4)综合上述探究,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