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毕节市八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2017年8月1日是南昌起义爆发九十周年纪念日。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是

    A.标志着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 B.促进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C.宣告了中华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D.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 2、同学们以“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展开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戊戌变法使中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C.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民主”“科学”

  • 3、 “咸丰十年……与清军会合,对青浦进行反扑,忠王李秀成率部驰援,重创之。青浦城由此赢得‘铁青浦’称号。”材料中省略的部分是

    A.湘军

    B.淮军

    C.洋枪队

    D.英法联军

  • 4、揭开维新变法运功序幕的事件是  (   )

    A.“公车上书” B.创办《中外纪闻》 C.成立强学会 D.成立保国会

  • 5、南京大屠杀中遇难同胞达

    A. 三万多人   B. 十三万多人   C. 将近三十万人   D. 三十万人以人

  • 6、四十中学八年级同学在讨论“为什么说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这一问题时各抒己见。关于其爆发根本的原因,正确的是

    A.清政府腐朽落后

    B.英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C.林则徐虎门销烟

    D.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

  • 7、1979年1月1日,邓小平再次成为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并被评选为上一年度的世界风云人物,他能够获选是因为( )

    A. 率军挺进大别山   B. 指挥淮海战役   C. 领导改革开放   D. 香港回归

     

  • 8、抗美援朝运动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有

    ①刘胡兰     ②黄继光       ③邱少云       ④董存瑞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9、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A.选举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会

    B.讨论通过“共同纲领”

    C.选举中央 人民政府委员会

    D.讨论新中国成立的问题

  • 10、戊戌变法从开始到失败共历时103天,因此历史上又称它为(        

    A.公车上书

    B.光绪维新

    C.商鞅变法

    D.百日维新

  • 11、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毛泽东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式革命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将重心转向农村,积蓄革命力量,发展壮大自己”。这反映了毛泽东

    A. 对中国革命对象的正确认识

    B. 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主张

    C. 对中国社会阶级状况的分析

    D. 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思想

  • 12、观察下面《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货物

    旧税率(%)

    新税率(%)

    棉花

    24.19

    5.56

    棉纱

    13.38

    5.56

    斜纹布

    14.92

    5.56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也发达

  • 13、下图所示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过雪山草地(节选)

    肖华

    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A.广州起义

    B.秋收起义

    C.古田会议

    D.红军长征

  • 14、“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这里的“它”指的(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 15、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这一伟大历史性决策

    B.确立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C.确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明确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 16、下侧示意图中①处应填的是(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林则徐虎门销烟

    C.《马关条约》签订

    D.筹建新式的海军

  • 17、下图是签订某条约的相关史实,“某条约”应是

    A.《瑷珲条约》 B.《辛丑条约》

    C.《马关条约》 D.《南京条约》

  • 18、军种是军队在其组成上,依据主要作战空间、使命和武器装备所划分的基本种类。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建的军种是

    ①陆军②海军③空军④第二炮兵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 19、中国第一座匾额专题博物馆--洛阳匾额博物馆2009年4月11日正式对外开放,其中包括左宗棠在内的许多名人题写的珍贵匾额(如图)。今天人们纪念左宗棠,是因为他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     

    A.在虎门率军抵抗英军

    B.率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D.抗击日本对台湾的侵略

  • 20、“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往事”是指什么战争的失败( )

    A.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太平天国永安封王封______为东王,封______为翼王,后来又封从香港回来的______为“干王”。

  • 22、“他”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______。

  • 23、上海、北京是政治、文化、历史名城,见证了中国百年的沧桑巨变。

    (1)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2)从1840年到1901年,列强发动了多次侵华战争。与北京相关的两次侵华战争分别是

    (3)1919年,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的反对 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 24、(1)观察《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A.《天津条约》增开的通商口岸:汉口

    B.《南京条约》增开的通商口岸:福州

    (2)据图指出,通过两次鸦片战争,西方侵略势力在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25、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即按照全行业公私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

  • 26、2001年是中国外交成就突出的一年:中国上海承办了___________(组织全称)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中国加入___________(组织全称),我国对外开放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

  • 27、政治、经济方面

    (1)目的:巩固_______,争取抗战胜利。

    (2)政策: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实行______的土地政策;发展生产。

    (3)结果:使根据地成为敌后游击战得以长期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的基地。

    (4)意义:敌后战场与__________相互配合,构成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 28、1839年6月3日_________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__________海滩当众销毁。

     

  • 29、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体制;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有重要意义。

  • 30、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而英勇牺牲的英雄是________。在大庆石油大会战中,面对“井喷”险情,跳下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的“铁人”是_________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什么时候在哪里召开的?这次会议制定的党的政治路线是什么?

  • 32、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有哪些?

  • 33、你认为国共两党应该怎样相处才更有利于中国革命的发展?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光明学校八(1)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辑整理了四首诗歌,回顾了近代中国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艰难历程。阅读下列诗歌,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探求日本道路)

    材料一  晚清局势如豆剖,康梁探求日本路。热血君子抛头颅,救亡图存一场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康梁领导了哪一次救国运动?结局如何?

    (践行美国道路)

    材料二  倡导共和有国父,屡败屡战为民主。致力践行美国路,大权旁落淅复古。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父”是指谁?诗中认为“国父”领导的民主革命是成功还是失败了?为什么?

    (仿效俄国道路)

    材料三  十月革命载史书,城市暴动俄国路,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革命面貌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谁在中国第一次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中国革命面貌新”开始于哪一历史事件?

    (找准中国道路)

    材料四  井冈山上安个家,工农武装始割据。红军发展遭挫折,遵义会议挽危局。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井冈山上安个家”有什么意义?遵义会议有着怎样的历史地位?

    (5)回顾这四条道路的探索历程,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