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38年4月上旬,日本大本营陆军部在制订武汉会战计划时,原准备由日本华北方面军一部沿平汉线南下,与华中第十一军相呼应夹击武汉,后来考虑到华北地区“治安不良”,难以抽出兵力而放弃了这一计划。日军改变计划的原因是
A. 世界战局变动的影响
B. 日军进攻重点的改变
C. 日军侵华准备不充分
D. 敌后战场力量的牵制
2、据印度孟买、加尔各答和马德拉斯三处海关记载,1833年-1839年,中国平均每年流出到英国的白银达420万两。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清政府( )
A.断绝海外贸易
B.大量发行银元
C.扶持自然经济
D.查禁鸦片走私
3、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加强专制统治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逼迫清帝退位
B.镇压“二次革命”
C.破坏《临时约法》
D.改组内阁
4、1860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然后纵火烧毁。与该暴行相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引发下表所示: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 1894年 | 1900年 |
列强在中国设厂总数 | 80家 | 933家 |
A.外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双方协议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C.清政府鼓励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D.増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6、一位俄国记者记述了1900年6月2日发生在天津火车站的一幕:月光照耀着这些莽汉,照耀着他们的大刀和旗帜。一排子弹射过去,大旗倒下了,又举起来,接着又倒了下去。这描写的是
A.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 B.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C.清官兵抗击英法联军 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7、“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选自诗人徐志摩于20世纪20年代写的一首新诗。这种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写作的现象,与哪篇文章的大力提倡分不开( )
A.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B.顾炎武的《生员论》
C.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D.李大钊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8、2019年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纪念日。为此,实验中学八年级一班的同学开展了一场毛泽东诗词主题班会。同学们研究发现,毛泽东的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反映南京国民政府覆灭的是
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苈一声暴动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C.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9、1853年3月攻占南京,在此定都,建立新政权的军队是( )
A.太平军
B.洋枪队
C.义和团
D.护国军
10、辛亥百年组歌第二乐章中写道:“一个人,走出中山寻民生,烟雨苍茫渡北美,募捐呐喊同盟会,封建帝制要摧毁……”材料中的这个人是( )
A.洪秀全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孙中山
11、“十三五”以来西藏交通运输发展综述:织密团结线、铺就幸福路。这表明在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真正贯彻落实的是( )
G6京藏高速羊八井至拉萨段一景 农村客运建设让群众在家门口坐上了平安车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各民族共同繁荣
12、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建立于 ( )
A. 新中国成立后 B. 抗日战争时期 C. 北伐战争时期 D. 新中国成立前夕
13、第二次鸦片战争使西方侵略势力
A.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
B.由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C.取得了在中国建立租界的特权
D.取得了在通商口岸传教的特权
14、下表为我国1957—1960年间城乡居民人均年消费量(公斤)
出现上表所反映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抗美援朝削弱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B.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而影响了农业生产
C.严重自然灾害造成经济困难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的发展
15、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我的祖国》唱道;“……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这反映了中国人民
A.热情好客,彰显礼仪风范
B.爱好和平,坚决打击侵略
C.士气旺盛,武器装备精良
D.努力生产,创造幸福生活
16、很多同学爱吃米饭,你可曾想到稻米在我国有着源远流长的种植史。请你运 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下列哪个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尝到香喷喷的米饭( )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村
C.山东大汉口
D.浙江河姆渡
17、遗址不仅携刻着民族的历史足迹和文化传统,而且书写着不懈抗争的历程。下列遗址共同见证的历史进程是( )
古田会议会址 瑞金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
A.国共合作,打倒军阀
B.国共对立,星火燎原
C.农民起义,武装抗争
D.北伐烽火,工农运动
18、1952年后,全国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约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这一现象得以推行是因为中央颁布了什么法(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
①袁世凯称帝 ②二次革命
③护国运动 ④宋教仁遇刺
A. ④②①③ B. ④③①② C. ①③②④ D. ②④①③
20、有专家指出:太平天国运动的进步性在于“试图从土地所有制方面解决占中国绝大多数人口的农民的土地问题”。下列各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金田起义
B.《资政新篇》
C.定都天京
D.《天朝田亩制度》
21、1907年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______________在绍兴准备策应,被捕遇难。1911年4月,黄兴亲率革命党人在广州__________起义也失败。
22、2013年,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强调中国梦就是要实现______、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3、签约对象: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________国。
24、《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的________。
25、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结合所学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知识体系。
(8)在完成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悟?
26、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两个自治区成立的时间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47年5月1日成立的自治区
B.1965年9月9日成立的自治区
27、洋务派创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是_____。
28、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人们认识到____;1992年初,____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29、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________、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当前,我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________---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30、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创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_”,从此,中国人民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抗战。1937年7月7日,日军悍然炮轰宛平城我军防地,中国守军奋起抵抗,这就是“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31、同盟会的纲领?
32、《时局图》是中国近代时事漫画的杰作(如图),读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2)图中的各种动物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国家,其中,熊代表 (国家),该国在中国划分的势力范围是 ;鹰代表 (国家),该国是通过怎样的方式从中国获得利益的?为什么?
(3)上述事件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在这一影响之下,中国社会各阶层纷纷以不同的形式发起了自救活动,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了什么运动?
33、2020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年。根据提示,回答以下问题:
(1)回答有关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问题
①中国共产党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②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中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③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蒋介石被迫接受了什么条件,最终使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④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什么历史意义?
(2)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3)请分别列举出国民政府组织的台儿庄战役和八路军主动出击日军的百团大战的指挥者
(4)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请写出中国人民抗战历经了多少年?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1918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姊妹刊物《每周评论》。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知识分子由批判封建旧传统等一般宣传,开始转向宣传现实的政治斗争,把民主与科学思想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前后,《新青年》刊登了李大钊《庶民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每周评论》也刊载了摘译版《共产党宣言》以及陈独秀《二十世纪俄罗斯的革命》等文章。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名称。陈独秀等知识分子在1915-1917年间思想方面宣传的内容有了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变化的原因。
材料二 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和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依据材料二归纳五四运动的重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五四运动“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中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3)说明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五四运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