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陈旭施指出,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反传统主义的运动,更是一场现代价值重建的运动。其中,新文化运动反传统”的具体表现有( )
①号召用科学理性取代封建道德礼教 ②开始创办新式学校,向西方学习
③提倡白话文,推倒旧文学 ④主张民主,反对专制独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此项规定主要破坏了中国的
A. 司法主权 B. 贸易主权 C. 关税主权 D. 领土主权
3、1899年,提出“门户开放政策”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德国
4、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民族危机迫在眉睫,朝野士大夫不得不放弃洋务制器兴国的迷梦,开始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一“思考”
A.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开端
B.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
C.使中国建立了民主政府
D.使谋求制度变革提上日程
5、鸦片战争后,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虎门条约》
B.《黄埔条约》
C.《尼布楚条约》
D.《望厦条约》
6、这次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变化,成为党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良好开端的标志。“这次大会”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毛泽东“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是在________上提出的( )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8、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的革命纲领是
A. 《天朝田亩制度》
B. 《劝世良言》
C. 《圣经》
D. 《资政新篇》
9、在“文化大革命”的10年中,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核技术、人造卫星、运载火箭等尖端科学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对此理解正确的事
A.这是广大干部群众抵制错误艰辛努力的结果
B.“文化大革命”极大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C.“文化大革命”没有影响到科学技术的发展
D.没有“文化大革命”就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
10、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的是( )
A.中国共产党
B.中国国民党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D.中国各民主党派
11、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最主要的共同点是
A.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
B.会后都进行了全面拨乱反正工作
C.从中国国情出发
D.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2、我国是世界上能造核武器、自行研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第五个国家,标志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是( )
A. “神舟五号”发射成功 B. “嫦娥一号”发射成功
C. “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D.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3、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国梦的本质内涵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小康社会
D.人民幸福
14、“正正反反,反反正正,正反一样;是是非非,非非是是,是非不分。”这首对联反映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状况,下列哪些是这一时期“是非”不分的表现( )
A.1971年9月13日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指责一些老干部的行为是“二月逆流”
C.1976年清明节,人民群众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开展“四五运动”
D.1976年,华国锋、叶剑英领导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
15、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一支游牧部落侵入印度,他们是( )
A.波斯人 B.阿摩利人 C.希伯来人 D.雅利安人
16、1971年10月25日,在纽约,很多国家的代表欢呼、鼓掌、拥抱,向中国表示祝贺,如下图所示。这是因为( )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中美建交
D.亚投行开业
17、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建成通车,结束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那么青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是在( )
A. 抗美援朝时期 B. 土地改革时期 C. 一五计划时期 D. 三大改造时期
18、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是一篇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生动形象地概括了红军长征的光辉战斗历程,热情洋溢地讴歌了长征精神。下列不属于红军长征胜利意义的是( )
A. 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B. 使反动派放弃了消灭红军的企图
C.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主干力量
D. 沿途播下革命的种子
19、下面示意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大事,代其中②处应该是( )
A.永安建制
B.天京事变
C.定都天京
D.金田起义
20、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首先从农村开始的,主要形式是( )
A. 集体合作化 B. 人民公社 C.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按劳分配
21、制度构建和政策实行都反映时代特色。
(1)太平天国建立前期颁布了《________》,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建立后期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主张。
(2)《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2、____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37年,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开发表中共中央提交的____,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23、在中共十八大上,_______________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_______________。
24、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_类型的宪法。
25、洋务运动的起止时间是 ①___;中央的代表人物是_ ② ;地方的代表人物是_③____、 ④_ 、左宗棠和张之洞。
26、_____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_____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
27、从军为国,黄海捐躯是: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鸦片战争中,广东水师提督____________在虎门炮台壮烈殉国。
(2)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是____________。
(3)在枣宜会战中壮烈殉国的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是____________。
29、“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一愿望实现是在 ______ 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是 ______ 。
30、根据表述,写出对应的人物。
(1)杂交水稻之父——
(2)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做出贡献的美国总统——
(3)为中日建交作出努力的日本首相——
(4)为抗美援朝而付出生命的战士——
3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马关条约》,清政府开放的通商口岸有哪几个?
(2)根据《马关条约》,中国的哪些领土被割让给日本?
(3)对比《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位置,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32、中国近代的历史既是中国人民饱受侵略、压迫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勇于探索前进的历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受到西方列强侵略的特点大体是:从侵略的范围上看是从_______到________。
(2)中国近代探索的主要历程是:从学习西方的_________到学习西方的_________。
33、西安事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后,《新青年》编辑部从北京迁回上海。上海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此为阵地,宣传马克思主义。1920年七八月间,上海的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促使革命思想和全市工人运动有效结合,并积极推动北京、武汉、长沙等地共产主义组织的建立,为正式建党作准备。在当年亲历者的记忆中,早期的上海党组织发挥了“临时中央”的作用。
——根据熊月之、高俊《中共“一大”的历史空间》整理
材料二 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毛泽东同志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摘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下面为一封书信的节选。
亲爱的双亲大人膝下:
儿这次为了民族,为了阶级,为了可爱的家乡;为了骨肉相连的弟妹,求得生存和幸福,儿不得不来信辞别双亲大人……现在儿就要离开大别山,走上最前线消灭敌人,保卫中华,望双亲不要悲伤挂念。儿为伟大而生,光荣而死,是我做儿子最后的心意,罪甚!罪甚!
程雄(新四军战士)材料四1946年7月,国民党军队的总兵力约430万人,其中正规军约200万人: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只有约127万人,其中野战军61万人。辽沈战役历时52天,共歼敌47.2万余人,包括号称国民党军队五大主力的两大主力新1军和新6军。这一战役后,国民党军队人数下降到290万,解放军增加到300万人。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的有利条件。(写出一点即可)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中节选的这封书信写于哪场战争期间?
(4)根据材料四,你能得出什么历史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