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是五代简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政权名称 | 存亡时间 | 开国国君 | 国君原来身份 |
后梁 | 907—923年 | 朱温 | 宣武节度使 |
后唐 | 947-950年 | 刘知远 | 河东节度使 |
后周 | 951-960年 | 郭威 | 邯郸留守 |
A.五代时期北方政权林立
B.农民起义推动五代更替
C.五代是藩镇割据的延续
D.君主身份影响王朝兴衰
2、“穿越”是当下的流行语之一。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回到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遇到了部落联盟的首领舜,他会告诉你,他当上部落联盟首领是得益于( )
A. 战争 B. 世袭 C. 禅让 D. 谦让
3、最能体现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
A.赔款9.8亿
B.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C.划东交巷为使馆区
D.外务部为六部之首
4、学习历史要懂得远古传说和真实历史的区别,下列连环相当于真实历史的是( )
A. B.
C. D.
5、2015年被视为“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战略决策落地实施的关键年。以下关于古代丝绸之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对开通陆路丝绸之路功劳最大的是张骞
B.西域的葡萄、石榴等作物经此通道传入中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C.其路线是从西汉的首都洛阳出发,直达西亚、非洲
D.这条通道开通后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6、春秋时期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在春秋后期长江流域出现了争霸的是
A.吴越争霸 B.晋楚争霸 C.秦晋争霸 D.宋楚争霸
7、“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世族尚不全革,九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隋朝推行
A.世卿世禄制
B.察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8、唐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下面反映唐朝盛世景象的是( )
A.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B.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
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9、现在我们的支付方式有:微信、支付宝、人民币等等。假如你生活在北宋,你可选择的支付方式是( )
A.交子
B.会子
C.瓦子
D.人民币
10、下表是某历史学习小组的研究材料,据此可知其研究的主题为( )
时间 | 事件 |
280年 | 灭孙吴,完成统一 |
291年 | 八王之乱,元气大伤 |
316年 | 长安失守,被匈奴人所灭 |
A.南北统一的进程
B.游牧民族的南迁
C.西晋的短暂统一
D.政权分裂的加剧
11、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和秦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 秦始皇焚书坑儒,引起封建知识分子的不满
B. 秦灭六国,引起人民不满
C. 秦的统一,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 秦的暴政
12、管仲辅佐下列哪位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
A.周武王 B.晋文公 C.楚庄王 D.齐桓公
13、春秋时期第一位名副其实的霸主指的是 ,他任用关中改革,“叁其国而伍其鄙,作内政而寄军令,相地而衰征。”( )
A.晋文公
B.齐桓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14、明朝后期出现的“农业百科全书”,其作者是( )
A. 贾思勰 B. 李时珍
C. 宋应星 D. 徐光启
15、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影响是“使得中国逐渐丧失了领先优势, 开始落后于西方,......”如果延续补充,“......”应该是( )
A.中国封建君权达到了顶峰
B.为近代的屈辱和痛苦种下了苦果
C.一些有识之士吸收西方先进的技术
D.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16、“一五成就不寻常,自产铁轨出鞍钢。一汽长春解放牌,飞机南昌又沈阳。武汉大桥跨天堑,克拉玛依油不羊。铁路鹰下宝成等,三条公路通西藏。”下列成就与此事件无关的是
A.鞍山钢铁公司建成
B.形成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C.完成了国家的工业化
D.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成就巨大
17、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承前启后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特点是( )
①社会大变革 ②国家大一统 ③政权分立 ④民族融合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扩大了手工业的规模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1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被唐太宗比喻为“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 )
A.房玄龄
B.杜如晦
C.马周
D.魏征
20、“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减少了10万匹。”这体现了洋务派的哪一初衷
A.“练水师增海防”
B.“练兵以制器为先”
C.“悉国情以自强"
D.“分洋商之利”
21、辽与北宋之间的盟约是_________
22、唐太宗时,________善于谋略,________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23、秦朝建立以后,为了抵御匈奴,修筑了闻名中外的长城,它西到________,东到辽东。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采纳________的建议,推行“推恩令”
24、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______发动兵变,建立了宋朝。
25、元谋人生产生活:会______工具和知道使用______。会不会_________,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6、东汉时,宦官_________改进了造纸术,纸的使用开始普遍。
27、《__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的作者是______。
28、我国已发现的古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是______;秦朝建立后,以______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
29、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下列作品中,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30、___________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的人。
31、将下列尊称前的字母代号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A画圣 杜甫( )
B诗仙 孙思邈( )
C药王 吴道子( )
D诗圣 赵匡胤( )
E宋祖 李白( )
32、下列文字所描述的“他”是谁?
(1)他是唐朝著名僧人,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著有《大唐西域记》一书。( )
(2)他是南宋著名的抗金将领,深受人们爱戴。( )
(3)他是宋代著名的史学家,主持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
(4)他是最负盛名的元杂剧作家,代表作是《窦娥冤》。( )
33、对外交往。
材料一 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等货物,从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更远的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
——摘自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明朝初年,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明成祖遂派郑和下西洋,据《明史·郑和传》记载,郑和航海宝船共63艘,最大的长44丈4尺,宽18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一艘船可容纳千人。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在“洪涛接天,巨浪如山”的险恶条件下,“云帆高张,昼夜行驰”。郑和时代的中国,则是真正承担了一个文明大国的责任:强大却不称霸,播仁爱于友邦……
材料三 梁廷楠的《粤海关志》记载:因清政府担心“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番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澳门矣”,故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下令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贸易,只留广州一个港口与外商贸易。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乾隆帝在给英王的训谕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1)说出材料一中商人们所走的这条路的名称;为开通这条路作出巨大贡献的人是谁?依据材料一概括这条路在历史上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分析郑和下西洋具备的三个条件。从材料可以看出,郑和时代的中国与海外各国的交往出于什么目的?(不得摘抄原文)。
(3)材料三反映了清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依据材料三说明清政府实施这一政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