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12月6日杭州亚组委、亚残组委发布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88.29万吨。截至目前,杭州亚组委接受社会各界捐赠的碳抵消指标达109.99万吨,实现了亚运会历史上的首次碳中和。这表明( )
①我国仍然存在严峻的环境问题
②我国兑现了办会承诺,展现出负责任大国形象
③我国的环境质量明显有所好转
④我国坚持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2、有一群不平凡的劳动者,他们默默坚守,孜孜以求,在平凡岗位上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缔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制造”,被誉为“大国工匠”。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
①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的民族精神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在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下,中国经济发展不断鸣奏新的华彩乐章,让中国发展“美”起来。从总量之“美”到结构之“美”,民生有保障的“好生活”与精神充实愉悦的“美生活”相得益彰。这说明( )
A.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B.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现实的挑战
C.我国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已经达到发达国家发展水平
D.中国已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4、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下列做法属于依法行政的是( )
A.人民法院组织国家宪法日主题活动
B.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环境执法检查
C.团委开展“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演讲比赛
D.国务院有关部门部署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
5、2022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江苏南京举行。举行这一公祭活动的意义在于( )
①忆屈辱之历史,激国人之仇恨②祭遇难之同胞,扬中华之精神
③行爱国之教育,强民族之责任④壮国民之精气,谋经济之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以 为基础。( )
A.自然规律
B.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C.经济发展
D.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7、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必须以____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A.“一带一路”倡议
B.建设军事强国
C.中国式现代化
D.美国式现代化
8、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费英英扎根深圳福利事业20余年,参与护理了 1500多名孩子,帮助800多名孩子回归家庭,重新融入社会,被誉为孤残儿童的“好妈妈”。费英英的事迹启示我们( )
A.关爱他人,构建和谐家风
B.助人为乐,践行传统美德
C.服务社会,履行法定义务
D.爱岗敬业,追求个人荣誉
9、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强调,必须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走好我们这一代人新的长征路。据此,走好我们今天新的长征路,必须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是因为( )
①长征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
②今天的长征路和80年前的长征路是一样的,只是时间不同而已
③弘扬长征精神,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④弘扬长征精神,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展现中华民族的伟大风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这一重大原则。之所以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因为改革开放是(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
B.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C.推动人类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D.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
11、下图反映我国从“双独二孩”“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再到“三孩”生育政策的不断调整,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有( )
①“三孩”生育政策改变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
②我国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努力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③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
④“三孩”生育政策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压力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在2023年知识产权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显示,有13家中国企业或单位进入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前50名。由此可见,我国( )
①已全面建成知识产权强国②落实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③利用外来技术能力显著提升④尊重知识产权,鼓励创新创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3、金秋十月,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正式(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必须( )
A.坚持全面拿来的方针,学习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
B.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
C.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剔除传统文化的糟粕,限制传统文化发展
D.坚持文化“走出去”战略,利用“一带一路”倡议,建立中华文化霸权
14、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关于2023年上半年省重点民生实事进展情况的通报》指出,2023年上半年10件实事整体进展顺利,如:新增高技能人才(取证)86.7万人,完成年度目标的108.4%;32511名残疾儿童得到康复服务,完成年度目标的108.9%;改建农村公路4991千米,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99.8%⋯⋯由此可以看出河南政府( )
①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所有需要②坚持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
③依法履行管理公共事务的职责④坚持依法执政,防止权力滥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5、“两个结合”这一重大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的,随后,先后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两个结合”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新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第二个结合”。我们对“第二个结合”理解正确的是( )
①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
②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③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④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深刻总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6、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深圳“90后快递小哥”秦文冲,每天驾驶里程数都在百里以上,是同事和客户眼中最具责任感的快递小哥,他热心公益,是别人眼中的“知心.....他用行动诠释着( )
①勤劳踏实、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②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③爱岗敬业、勇于担当的精神品质④乐于奉献、服务社会的博大胸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精神是指( )
①团队精神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③集体主义④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8、两会之前,小福通过中国政府网“我向总理说句话”栏目,对污水排放问题治理提出自己建议。这说明( )
A.互联网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B.公民民主决策的能力越来越强
C.网络让人民享有的权利越来越多
D.公民行使民主权利渠道不断拓展
19、202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8万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继续保持在1.2万美元以上。这一成就的取得( )
A.让我们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中国梦
B.助力中国主导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C.昭示了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
D.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
20、2023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交流会在江苏昆山召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个别地方到全国范围,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以其上连人大、下接地气的独特优势,为基层群众和各界人士表达立法诉求、反映社情民意提供了有效的渠道、平台和载体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 )
①有助于听民意聚民智,提高立法质量②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③有利于科学立法、制定良法④确保每一部法律都得到严格执行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1、(以法之名保护长江)
近年来,长江水域生态功能退化,经济鱼类资源接近枯竭,为此,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实施长江禁渔部署。自2020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已实现全面禁捕,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禁渔后,市场上的江鱼数量减少,价格上涨,少数渔民为谋取私利,非法捕鱼。近日,武汉市执法人员先后查获4名非法偷捕人员,查获大量长江渔获物,其中1人因涉嫌非法捕捞罪被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刑事拘留,其余人员根据不同情节给予批评教育和罚款。
有人认为因非法捕捞而承担的法律责任过重。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谈谈你对这种观点的看法。
22、王磊认为,发展经济必然会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解决污染防治问题又会限制经济发展。所以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要金山银山,就顾不了绿水青山。
判断:______
理由:
23、国务院扶贫办表示,预计到今年年底,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将减少85%以上。
判断(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明确了国家的指导思想,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基本原则,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材料二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走上了一条民族复兴、强国富民的康庄大道。昨天,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今天,中国梦还在继续……
(1)以下是小林同学根据材料一整理的有关国家制度的笔记,请将相对应的序号填在下列表格内。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
|
社会主义制度 |
|
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我国的根本制度
③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
(2)阅读材料二,思考并回答:从2020年到21世纪中叶,我国两个阶段的奋斗目标分别是什么?
2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90年和1993年分别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实现了“一国两制”方针的具体化、法律化、制度化。
“一国两制”这一方针有哪些丰富的内涵?
26、2023年8月26日,习近平听取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汇报,对新疆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习近平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何重要意义?
(2)新疆地区各项工作取得成绩的原因有哪些?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做?
27、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月13日至15日,“砥砺奋进六十年 全国主流媒体宁夏行”活动,在银川、石嘴山、固原、中卫等地展开,来自100多家媒体的200多名记者,围绕“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主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深入采访。集中展示宁夏全区上下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风貌,让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聚焦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年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和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
(1)国家在宁夏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2)实行这政治制度有何意义?
(3)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年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和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28、2015年11月7日下午3点,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第一次直接会面。两岸领导人见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两岸间的每一个“第一”,对两岸民众来说都是正面的因子。有些事情看似简单,一旦要跨过窄窄的台湾海峡,就变得没那么简单了。两岸谈判走了近40年的漫漫长路,骨肉团聚、书信往来、飞机直航,哪一件的实现,都并不轻松容易,每一步都是历史。正是因为有了这一个个“第一”,两岸才得以跨越隔绝于分离,两岸才有了继续向前的可能。每一个“第一”,都是两岸民意推动使然;每一个“第一”也都承载了民意更多的期待。
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谈谈对“每一个‘第一’,都是两岸民意推动使然;每一个‘第一’,也都承载了民意更多的期待”的认识。(至少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