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的“双十一”,小李在某网络直播间购买了一台电脑,不到一周就出现了故障,无法正常使用,小李要为自己讨回公道。完成下面小题:
【1】小李想采用以下方式,其中可取的是( )
①通过法律服务机构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
②加强与直播间客服的沟通,通过协商解决问题
③与网络黑客联手攻击该直播间服务器,导致平台巨大损失
④遵守正当程序,善用法律武器维权,必要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小李与客服多次沟通,但未得到合理解决。对此,小李可以采取的最正规、最权威的维权手段是( )
A.通过仲裁机构维权
B.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
C.寻求法律援助中心援助
D.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社会关系按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诗句中所涉及的社会关系分别属于( )
①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③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A.①血缘关系②业缘关系③地缘关系
B.①业缘关系②地缘关系③血缘关系
C.①地缘关系②业缘关系③血缘关系
D.①业缘关系②血缘关系③地缘关系
3、某同学在课上回答问题时引用了三句名言:“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由此可以推测,此时课堂上正在探讨的主题是( )
A.学会调控情绪
B.加强自我防范
C.实干创造未来
D.平等对待他人
4、近日,衢州90岁“早餐奶奶”坚持卖5毛钱早餐,27年不涨价的事件感动了无数网友。她的行为值得我们点赞,因为她( )
A.善于欣赏自己,促进自我发展
B.懂得宽容他人,赢得社会认可
C.承担法定职责,履行法定义务
D.关心帮助他人,传递美好情感
5、下图是初中生明明的朋友圈,作为好朋友,你会给他评论( )
A.规范自身言行,传播网络正能量
B.合理规划时间,学会“信息节食”
C.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辨别网络信息
D.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合理使用网络
6、中学生小睿在放学时,看到离校门口不远的巷子里有人在抢劫过路的中学生,他默默记下了这些人的体貌特征并报警,在警察到来之前,他悄悄站在校门口隐蔽处提醒同学们不要走那条巷子。最终在小睿的指引下,警察成功抓捕几名嫌疑人。小睿的行为启示我们( )
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②遇到违法犯罪,必须勇敢斗争,不计代价
③在面对违法犯罪时,要有勇有谋,保障自身安全
④要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国泰民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下列属于公民维护国家安全的行为是( )
A.小朱在朋友圈里发布、传播虚假恐怖事件信息
B.小张在公园水域私自放生外来入侵物种鳄雀鳝
C.小李将拍摄的军用机场照片分享到微博和微信
D.小赵发现某企业偷排工业废水立即向有关部门举报
8、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到科技馆做志愿者
②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③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语
④在观看球赛时给对手喝倒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3年3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齐聚北京共商国是。齐聚北京的全国人大代表的关系属于(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法律关系
10、某网络购物平台有近5亿的注册用户,每天有超过6000万的固定客,平均每分钟售出48万件商品。这反映出( )
①网络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
②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③网络改变了生产方式
④网络改变了以往的消费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2023年6月13日,浙江杭州外卖小哥彭清林从15米高桥上跳入钱塘江中救人事件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点赞。他这义无反顾的一跳,彰显骨子里的善良与大爱,没有生来英雄,只有选择无畏,致敬平民英雄!11月2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为了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决定给予彭清林记一等功,同时被评为杭州好人荣誉称号。通过彭清林事件得到的启迪( )
①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②他的行为体现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③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不惜一切代价
④他见义勇为的壮举深刻践行了当代雷锋精神,向全社会传递着强烈的正能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论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的要求一致的是( )
A.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B.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C.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D.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13、暖心动作传递真情。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 )
①以礼待人的美好品德②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③勇担责任的高尚品格④尊重他人的内在修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对于如图漫画《“硬核”要求》反映的主题,下列认识需要加以订正的是( )
A.劳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
B.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
C.这有利于学生磨炼意志、陶冶情操、塑造健康人格
D.这将会“挤占”学习时间,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
15、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句话告诉我们( )
A.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
B.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C.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完全不同的
D.国家利益可以代替人民利益
16、在学习“做守法的公民”的相关知识时,同学们进行了探讨。请你根据他们的表述选出对应的违法行为( )
它是最严重的一种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 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都属于这种违法行为。 |
A.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D.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
17、“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这里的“行万里路”是指( )
A.在知识的海洋里徜徉
B.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C.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
D.只从社会实践中学习
18、2023年10月13日,南山法院依法对孙卓、符建涛被拐案一审公开宣判:两名被告人分别获刑5年、2年,并处民事赔偿80多万。该案的成功宣判,充分彰显了依法治国中法治的权威性。这表明( )
①任何犯罪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②审判机关应保护公民的一切权益
③违法行为的法律后果是刑罚④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从风雨无阻、辛勤劳作的农民,到脚踏实地,精研技术的车间工人,从奔忙不息、勤勤恳恳的快递小哥,到真诚付出、诲人不倦的人民教师,从写字楼里的上班族,到筑梦路上的创业者……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实干善干,换来收获与喜悦,实现理想与价值,这表明( )
A.只有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B.实干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唯一因素
C.要积极发扬实干精神,谋求个人利益
D.只要肯实干,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20、江阴市某校初二学生正在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进农村,看到了绿油油的庄稼,看到了数控下的高效生产线;走进商场( )
A.祖国的强大
B.劳动人民的艰辛
C.人民的幸福
D.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21、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社会的需要。
判断:( )
理由:
22、辨析题
随着社交媒体的不断发展,微信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工具,更因有强大的功能深受大家的喜欢。有的人甚至三天不吃饭也要到群里看一看。八年级同学小强也认为:“微信方便又时尚,开阔视野长见识”。
请你运用课本知识对小强的观点加以分析。
23、 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即将实施。条例规定生活垃圾应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分类。同时,对于个人不按照分类要求投放垃圾的行为,遵循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可以进行罚款处罚。
条例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请从以下三位同学的观点中任选两个进行分析评价。
24、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新年贺词中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
(1)请从“实干创造未来”的角度,谈谈“征途漫漫,惟有奋斗”的原因。
(2)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如何担起历史重任?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提出了“两个100年”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目标。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1)材料一中“两个100年”是什么?奋斗目标又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什么?新发展理念什么?
(3)为实现中国梦,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应该怎么做?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作者:汪国真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报我以平坦吗?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我是一座大山庄严的思索!
报我以幸福吗?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报我以不幸吗?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结合所学的教材知识,请回答:
这首诗歌颂了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
你准备如何保持这种态度?
27、从前,有个人到邻居家的菜园里偷菜,恰巧被菜园的主人看见了。菜园的主人不但没有制止,反币转身走了。偷菜人以为他要告官,连忙赶上去。不料,菜园主人进了自己的家门,还把门关上了。偷菜人说:“我被你看见了,现在没法做人了。”主人笑道:“你说什么呢?咱们是邻居,你只是想知道我那儿的菜为啥长得那么好。对吗?我那儿的菜,好看,也好吃。不信?先尝尝。”说着,他真的到园子里抱出两棵菜,硬塞到偷菜人的手里,后来,这个偷菜人成为邻里众口称赞的好品行的人。
(l)偷菜人为什么后来成为邻里众口称赞的好品行的人?
(2)由此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28、仔细观察下边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漫画中人物缺乏什么品质?
(2)作为中学生,我们尤为需要这种品质,为什么?
(3)你认为漫画中人物要克服自身缺点,应怎样些磨砺自己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