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人们不再“老死不相往来”,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这反映出网络( )
①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②消除了国家地理界限
③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④使人人都能相识相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亲社会行为又叫利社会行为,是指对他人或社会有益的、能够带来积极影响的助人行为、利他行为或其他更为广泛的行为。下列漫画中主人公的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
B.
C.
D.
3、《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指出,我国每100个上网的青少年中就有13个成瘾;而“网瘾”群体中,每100个人中又有23个是初中生。一些“网虫”荒废学业,与父母反目成仇,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网络对青少年来说弊大于利②青少年要增强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
③青少年还不能有效利用网络,要远离网络④青少年上网成瘾率较高,需要加强引导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4、小闽参观烈士纪念馆后,想让更多同学了解烈士的革命事迹,于是就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令自己感动流泪的烈士故事和自己的感悟。他的行为( )
A.抑制了网络谣言
B.泄露了自己的隐私
C.宣泄了负面情绪
D.传播了网络正能量
5、漫画中的行为属于哪种违法行为,应受到的处罚是( )
A.一般违法行为,赔礼道歉
B.严重违法行为,刑罚处罚
C.一般违法行为,行政处罚
D.严重违法行为,行政处分
6、沈忠芳,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他曾目睹日军轰炸家园,于是报考飞机设计专业,渴望保卫祖国;毕业后,他投身导弹研制,从此隐姓埋名60余载。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这启示我们( )
①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②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心怀爱国之情
③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完全一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2年4月15日是第七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宁德市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以下活动符合这一主题的有( )
①校园迎新生文艺晚会
②国家安全线上知识竞答活动
③科技小发明竞赛活动
④生态安全宣传海报评选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新时代新形势不仅呼唤新的发展观、改革观,还需要新的安全观。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高屋建瓴,适时提出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下面的两则信息警示我们,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 )
信息一:境外反华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 |
信息二:境外反华敌对势力歪曲、诬蔑我国发展道路、社会制度。 |
A.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B.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C.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D.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9、下图是我国2018-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图。依据图表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协调
B.我国已实现全体人民同等富裕
C.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D.我国已成功迈入发达国家行列
10、中央网信办深入推进“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共处置传播网络谣言账号2800余个。如:快手账号“宇宙笑王”发布“住户在家不戴口罩被抓走”的谣言;抖音账号“疫情当下作为一个网友能做的”发布“女子下跪向志愿者求物资”的谣言,挑拨不明真相群众批评声讨;等等。面对网络谣言,中学生应该( )
①多方验证,辨析内容 ②向有关部门举报
③加大查处和惩治的力度 ④关注官方信息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1、下列“微行为”与“微点评”相符合的有( )
序号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小津每天按时到校,不迟到、早退,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 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
② | 小滨周一上午担心上学迟到,过马路时闯红 | 灯自觉遵守学校纪律 |
③ | 12岁的小港看见歹徒敲诈勒索小学生,冲上去与之搏斗 | 有勇有谋,机智灵活 |
④ | 小峰通过诉讼维护了自己的著作权,获得赔偿 | 遇到侵害,依法求助 |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2、赏漫画,谈启示。
上述漫画启示我们( )
①公民都缺乏规则意识,交通违法治理困难
②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其外化于行
③规则不是摆设,违反交通规则应当受罚
④遵守交通规则应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2023年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这有利于保障国家( )
A.经济安全
B.政治安全
C.科技安全
D.生态安全
14、“双减”背景下,全国各地学校在作业设计与布置上,花样层出不穷。下表是南安市某中学给八年级学生设计的“国庆”假期作业清单中的一项。完成该项作业有助于同学们( )
作业清单 作业1: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 作业2:参加一次家庭大扫除 作业3:到博物馆参观学习 作业4:到社区参加志愿者活动 |
①深入生活实际,提高个人实践能力②关注社区治理,指导社区志愿活动
③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国家事务能力④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2022年12月,甘肃瓜州县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一起打人伤害案件,以故意伤害罪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此案告诉我们( )
①打人是违法行为,必然受到刑罚处罚
②只有人民法院才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王某的行为已构成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④任何人违反法律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6、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生活( )
①参观红色景点,传承革命精神②周末去科技馆参观,神奇的科技成就让人震撼
③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④到菜市场做社会调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7、2023年4月6日,针对美国国会众议长麦卡锡等国会议员在美国执意会见“过境”窜美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予以强烈谴责。习近平主席强调:台湾问题是中国核心利益中的核心,是第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这体现了( )
①国家安全以政治安全为基础,必须高度警惕②台湾问题事关国家核心利益,不容他国干涉
③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是中国的内政④解决台湾问题才能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7月29日以来,北京市多地区出现持续大暴雨,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在这场灾难中,冯振、王宏春、刘建民等救援英雄们不畏艰险,不怕危险,舍己救人,用生命守护着生命,成为了人民心中崇高的英雄。他们的事迹启发我们( )
①我要对他人负责,他人对我负责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实现人生价值必须放弃个人利益④要心存祖国,自觉承担对国家的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走进社区,各种全民健身基础设施齐全;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来到农村,我们看到精准扶贫下的绿水青山……这说明( )
A.社会发展为我们成长提供的是物质基础
B.我们的社会不需要继续发展了
C.我们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D.所有产品都是由人民用劳动换来的
20、从无线Wi-Fi到人脸识别“刷脸”进站,从智能机器人导航到“聪明厕所”,越来越智能化的铁路,让乘客出行更顺畅、生活更美好、经济更繁荣。这说明( )
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②网络能满足社会生活的一切需求
③网络让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④网络给日常生活带来便捷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21、【垃圾分类:开启美好生活】
《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于2020年6月1日正式实施。某校初三(1)班同学就“垃圾分类新时尚,水清天蓝新苏州”搜集了相关资料,开展了主题研讨。
材料二 《泰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规定,未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拒不改正的,对个人处以五十元以上二百元以下罚款。垃圾分类是靠自律还是他律?靠道德还是法律?薇薇和元元同学对此展开了讨论。
请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的观点加以评析。
22、 从中国车到中国船,从中国桥到中国港一个个不断创造奇迹的超级工程,托举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速度”继“中国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等热词后被国际舆论频繁使用,折射出一个新的中国“世纪形象”。
23、临近期末,为缓解学生的复习压力,南阳市第十三中学校决定在线上召开主题为"奋发'兔'强,绽放光彩"的元旦联欢晚会。八年级的小途同学想参加,他去找妈妈商量。妈妈考虑到下周就要期末考试了,她告诉小途:"学生的责任是学习,现在除了学习,其他活动不用参加。
请你结合相关知识对妈妈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20年12月26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宪法宣誓仪式。根据宪法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实行宪法宣誓制度的决定,新任命的相关负责人依法进行宪法宣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主持并监誓。宣誓后,栗战书希望大家始终牢记誓言,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加强宪法实施,履行宪法使命。
我市某校八年级的同学积极响应,开展了“宪法在我身边”的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和他们一起行动吧!
(拟定形式)
(1)八年级的同学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宣传宪法?
(研学明理)
(2)国家公职人员进行宪法宣誓活动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助力行动)
(3)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怎样增强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
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作者:汪国真
我微笑着走向生活,
无论生活以什么方式回敬我。
报我以平坦吗?我是一条欢乐奔流的小河。
报我以崎岖吗?我是一座大山庄严的思索!
报我以幸福吗?我是一只凌空飞翔的燕子。
报我以不幸吗?我是一根劲竹,经得起千击万磨!
生活里不能没有笑声,没有笑声的世界该是多么寂寞。
什么也改变不了我对生活的热爱,我微笑着走向火热的生活!
结合所学的教材知识,请回答:
这首诗歌颂了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
你准备如何保持这种态度?
26、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近日,某市委书记通过电视网络同步直播、网上在线实时互动的方式,与广大网民面对面沟通交流,共同探讨该市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书记谈到“最好的监督就是人民群众的监督!”“人民监督好”。好就“好”在规范权力运行。
(1)运用所学知识,把图中①②③④内容补充完整。
(2)谈谈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运行的?
27、2021年是特殊的一年,既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现代化新征程开启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一重要时刻,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增信心,凝聚磅礴力量】
过去的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辉煌成就,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答卷。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提出:“全党必须铭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常怀远虑、居安思危……”。当前,我国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同时,面临的风险也是多方面的。
(1)结合你的所见所闻,列举伟大祖国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守初心,坚守人民至上】
坚守初心不改就是要坚守人民至上,坚守民族复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中国共产党历经100年风雨征程,始终坚守的正是人民立场,以人民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2)请从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关系角度分析,新的赶考之路为什么要坚守人民至上?
【强决心,激励奋发作为】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胜利召开必将指引新时代中国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历史在见证,人民在期待。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沐浴在党的光辉下成长,应当始终跟随党的步伐,心系祖国发展,立志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3)担当作为,青年先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如何“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股切期望”?
28、 “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一张保国,参军15年与弹药为伍,转业后,作为特警支队负责人,战斗在排爆一线19年,虽然职业不同,但忠诚与责任永远不变。从警以来,张保国以“我就是第一排爆手,只要有排爆任务我先上”为原则,先后排除爆炸装置和爆炸可疑物130余个,鉴定、排除、销毁各类炮弹、炸弹等4000余发(枚),销毁废旧雷管30余万称...是真正的“拆弹专家”。多年来,他数次主动放弃转岗机会,舍“小家”顾“大家”。他说:“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刻,我随时准备贡献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1)联系国家利益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中划线句子蕴含的道理。
(2)从勇担社会责任的角度,谈谈张保国的做法给我们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