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鸡西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诚信经营是国货翻红的流量密码,某老牌国货约有23万单洗衣粉多卖了10元,负责人在清点发货信息时及时发现,并主动把差价退还顾客,获得顾客的一致好评。这说明(     

    A.公民诚信意识普遍得到提升

    B.企业经营不一定要要讲诚信

    C.企业诚信经营才能赢得客户

    D.诚信需要社会公众共同监督

  • 2、校园欺凌带来的不仅有身体伤害,还有心理伤害。如何向校园欺凌说“不”,下图启示青少年应该(     

    ①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机制

    ②增强法治观念,学会依法维权

    ③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修订

    ④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寻求法律援助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 3、图中“①②③”处应填写(     

    刑罚

    ①____

    (只能独立适用,不能相互附加适用)

    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②____

    (既能独立适用,又能相互附加适用)

    ③____、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A.①附加刑②主刑③罚款

    B.①主刑②附加刑③罚金

    C.①主刑②附加刑③罚款

    D.①附加刑②主刑③罚金

  • 4、2023年,青岛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某校学生会拟向全体学生发出“创建文明典范城市,争做文明市民”的倡议书,请选择合适的内容完成倡议书(     

    ①言行举止要得体,网络信息全不信②保护环境,积极参加环保公益活动

    ③遵守交通规则,做文明交通践行者④学习各国语言,提升旅游城市水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5、看病:排队挂号,耐心候诊;过马路:行人、自行车、机动车服从交通灯指挥;看电影:禁止喧哗,保持安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秩序,这是因为(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的状态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④社会秩序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A.②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 6、对下表中小闽“微行为”的“微点评”,正确的有(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参加禁毒宣传活动

    寻求法律救助

    耐心细致解答同学的学习困惑

    能够尊重他人

    学习有关国家安全的法律法规

    勇担历史重任

    转发“寻找最美孝心少年”视频

    传播网络正能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7、某市市委办公厅领导许某因家中有事,将收到的一份秘密级、一份机密级密码电报放在办公桌上离开。工作人员安某给领导报件时看到桌上的涉密文件,翻阅后发现其中内容涉及某行业领域重大调整,出于炫耀心理,安某用手机拍摄发送到自己的大学同学群,造成泄密。这告诉我们(     

    ①要坚决杜绝群发信息的行为

    ②在群聊发信息必然会影响国家利益

    ③要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意识

    ④要警惕和防范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8、某校开展“传播网络正能量”的系列活动,号召同学们积极参与。下列同学的行为可取的是(     

    ①小明通过网络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       

    ②小新通过朋友圈转发了爱心募捐信息

    ③小红通过网络响应诚信考试的倡议       

    ④小雨通过网络传播了一些谣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9、八年级的晓芬同学学习了思维导图,并尝试归纳知识点。下列能用该思维导图(包含与被包含)表示的是(     

    A.Ⅰ自由、 Ⅱ规则

    B.Ⅰ道德、Ⅱ法律

    C.Ⅰ犯罪、 Ⅱ违法

    D.Ⅰ道德、Ⅱ诚信

  • 10、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社会规则有很多。下列情境与规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①小壮上学从不迟到,课堂认真听讲——纪律

    ②小蓉即使看到路边的野花很美也绝不会采摘——法律

    ③小鹏爸爸停车时看到禁停标志就立刻离开——法律

    ④小磊每次在食堂用餐后都把餐桌整理干净——道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1、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下列名言与实干精神相一致的是(     

    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B.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莫道今年春不归,来年春色倍还人

  • 12、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小组围绕“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这个主题进行了探讨。下列观点符合探讨主题的有(     

    ①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②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以实现

    ④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3、巴金说,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邓小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表明(     

    ①个人是国家的脊梁

    ②祖国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③国家离不开个人

    ④每个人对国家都应怀有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4、下列行为属于遵守规则,维护秩序的是(     

    ①小图课上认真笔记 ②小岩在广场的喷泉内洗衣服

    ③小付有序排队购票 ④小五按照市场准入原则,诚信买卖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5、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我们行为的底线。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②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③按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④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小闽参观烈士纪念馆后,想让更多同学了解烈士的革命事迹,于是就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了令自己感动流泪的烈士故事和自己的感悟。他的行为(     

    A.抑制了网络谣言

    B.泄露了自己的隐私

    C.宣泄了负面情绪

    D.传播了网络正能量

  • 17、下图漫画中司机的行为(     

    ①体现了其规则意识淡薄               ②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

    ③违反交通法规,理应受罚            ④能够展现自己高超的驾驶技术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8、《论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下列选项与这一观点的要求一致的是(     

    A.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B.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

    C.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D.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 19、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研学旅行寓“教”于“行”,边走边学,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受到了师生的普遍欢迎。这说明研学旅行有利于(     

    ①挖掘自身潜力,实现自我超越②实现学以致用,促进知行合一

    ③丰富人生阅历,提升自身素质④提前进入社会,迎接各种考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20、以下威胁国家安全实例归类不正确的是(     

    钓鱼岛事件

    ①国土安全

    军事迷网络泄密

    ②军事安全

    水资源短缺

    ③资源安全

    中美间贸易摩擦

    ④政治安全

    加拿大黄花入侵,生长繁殖能力极强

    ⑤海外利益安全

    A.①④

    B.②⑤

    C.③④

    D.④⑤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辨别分析题

    “课间:年休期间校园静悄悄。”课间只允许学生喝水、上厕所,其他学生只能坐在教室里做作业、睡觉,每个楼层还安老师值班巡查,严防学生的追逐打闹这是当下中小学校出现的“课间圈养现象,媒体的报道引发了社会的广泛的关注。

  • 22、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必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 23、近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犯罪年龄相对提前,犯罪类型增多,在社会上造成了严重危害,一些影响恶劣的未成年人犯罪,因行为人没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而未得到应有惩处,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材料一 社会是个多姿多彩的大舞台。绚丽的社会生活,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们去探究,去参与。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接触和融入社会,扩大交往范围,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

    作为青少年,我们该如何了解社会呢?为此,某中学八年级(2)班的全体同学在道德与法治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次主题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请你结合教材列举出社会生活中绚丽多彩的三例场景。

    材料二 班会课上,老师对同学们说:“我们每个人周围都有一个‘小网’,正是由于这样一个个的‘小网’在无限地延伸,才组成了社会这张漫无边际的‘大网’。”对此,老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 25、材料一: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并发表重要讲话。

    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真。

    材料二:2017年4月1日,由常州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关工委等10多家单位共同组织的,2017年“百万群众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在市烈士陵园启动。启动仪式现场,溧阳市上兴镇乡情馆、中共横山桥支部旧址及王玉如烈士纪念馆等5个单位,被授牌为常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来自清潭中学的学生代表向全市青少年发出《爱国筑梦·奋斗圆梦》的倡议。常州外国语学校、勤业中学、浦前小学等学校的师生代表,向革命烈士纪念碑敬献鲜花,缅怀先烈。

    (1)阅读材料一,请回答你熟悉的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2)家庭和睦,离不开融洽的邻里关系。说一说邻里关系的基本要求以及有助于建立良好邻里关系的具体做法

    (3)结合材料二中常州市委市政府组织的本次活动,谈谈我们应该怎么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 26、【用关爱点亮,他人心灵】

    梁益健是我国著名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多年前学成回国参与“驼背”手术三千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上千个脊极柱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他建立爱心基金帮助更多人。他像一束光,用责任和担当,照亮许多曾经伤心绝望的人的前行之路;他像一盆清泉,用理解和宽慰滋润许多已失去生活信心的心灵;它更像一团火,用大爱点燃许多人的善意和奉献的热情。

    (1)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我们应如何关爱他人?

    (2)关爱他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长期付出努力和共同行动。为此,让我们拟定一份关爱宣言,让关爱的春风吹拂每个人的心田。

  • 27、   材料一2019年第一批“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重庆市巴蜀中学校高二年级学生女孩黄郁微荣获“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她关心社会、富有爱心,主动结对资助垫江县农村的留守孩子,经常去敬老院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朗读报纸。她自学手语,为聋哑学校的小伙伴讲解习题,一起看书、分享故事,帮助他们打扫卫生、整理教室,还给他们带去学习用品和零食。……黄郁微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赞誉。

    材料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种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尤其是网民的追捧。“微公益”作为公民社会责任感新的体现方式,越来越引发大家关注,越来越多的草根平民加入到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微公益,我们一直在行动!

    (1)写出“新时代好少年”黄郁微亲社会的行为表现。

    (2)从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的角度,谈谈黄郁微为什么能受到全社会的广泛赞誉?

    (3)结合上述材料,说说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应怎样关爱他人、服务和奉献社会?

  • 28、材料一:台湾诗人余光中在诗歌《乡愁》中写到“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访问美国期间,接见当地华侨华人代表时说,海峡的人民都生长在一个根上,都是自己的同胞骨肉,那一湾浅浅的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是最深的乡愁.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中“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2作者的这一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

    3材料二中,温家宝总理为什么说台湾海峡“是最大的国殇,是最深的乡愁”?

    4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