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服务社会能够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 )
①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 ②我们得到更多的物质利益
③我们的知识不断丰富 ④我们的交往能力不断下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随着网络水滴筹等捐助途径的便捷化、透明化,面对求助信息,很多人踊跃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表达爱心。人们积极参加捐助活动。( )
①是一种亲社会行为
②是一种追求他人接纳的行为
③有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④有助于推动法治社会建设进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海的赤子,海是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润,我分担着海的忧悠、分享海的欢乐……”从这几句歌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有( )
①国家发展为我们成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②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是紧密联系、高度统一的
③人民利益至上,人民利益是国家利益的集中表现
④人民利益只有反映国家利益,才能得到实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指出,我国每100个上网的青少年中就有13个成瘾;而“网瘾”群体中,每100个人中又有23个是初中生。一些“网虫”荒废学业,与父母反目成仇,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网络对青少年来说弊大于利②青少年要增强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
③青少年还不能有效利用网络,要远离网络④青少年上网成瘾率较高,需要加强引导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5、礼能体现的良好品质有( )
①尊重②谦让③与人为善 ④忍耐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集体奖授予“银发知播”,他们由13位平均年龄77岁的两院院士、大学教授、退休教师等组成。“银发知播”借助短视频与直播,传播知识与文化,每一个与他们在知识世界里相遇的人,都能感受到他们无私奉献的热情。这里让我们感动的是“银发知播”( )
①不言代价与回报②借助网络传播正能量③不顾一切地牺牲自己④尽己所能地关爱他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③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④我们应把国家责任放在第一位,不必考虑个人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2022年11月9日是第31个全国消防日,消防日活动的主题是“抓消防安全保高质量发展”。据统计,10月份全省共接报火灾253起(不含森林、草原、铁路、港航、军队、矿井地下部分火灾),全国各地一旦出现火灾,各方救援力量定会奋力扑救,这说明( )
A.服务社会需要掌握过硬的本领
B.美好社会生活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C.奉献社会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D.志愿服务给人以精神上的关怀
9、祖国,“祖先的国度”;祖国,“亲爱的妈妈”;祖国,“亲爱的家园”。人们用这些美好的话语赞美租国。这说明( )
A.人人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
B.爱国主义是诗人才具有的情感
C.赞美祖国是爱国情感的唯一表现
D.人们怀有对祖国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
10、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下列同学的言行符合“遵守规矩”的是( )
①小张:我上学从不迟到早退,按时完成作业
②小钟:只要老师没发现就可以带手机进入校园
③小华:每次做核酸检测,我都会自觉排队并保持一米间距
④小郝:车多时我能红灯停绿灯行,否则视情况而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个人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社会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③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接
④我们应把国家责任放在第一位,不必考虑个人得失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12、一网友乘坐地铁时,看到一名男子赤脚躺在座椅上玩手机,霸占了4个座位,该网友看不下去,“默默”地把该男子的鞋踢出车厢,让“脱鞋霸座”男乘客成功实现了“人鞋分离”。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脱鞋霸座”展现了自我独特个性
②“脱鞋霸座”有违社会公德和文明
③踢鞋出车厢是尊重他人、以礼待人的表现
④我们需要共同营造出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居住在嵩明某小区15层的丁某,因和妻子发生口角,不断从窗户向外丢弃酒瓶、花盆、电视机等物品。2023年9月22日,人民法院判处丁某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据此,该案例说明( )
①有期徒刑6个月、罚金2000元均是主刑②丁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③丁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④任何人的违法行为都会受到法律制裁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4、某官员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非法持有枪支罪一案在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审理,该官员当庭表示认罪悔罪。该案例警示我们( )
A.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B.法不可违,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
C.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法院给予相应的处罚
D.我国法律专门严惩政府高级官员
15、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以下对微行为点评正确的是( )
序号 | 微行为 | 微点评 |
① | 小道耐心等待服务员引导候机,并对他说:“辛苦了” | 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
② | 小德把压岁钱和珍爱的书籍捐给贫困山区孩子 | 心怀善意,关爱他人 |
③ | 小法向来访家中的客人问好并主动递上茶水 | 举止稳重,文明有礼 |
④ | 小治主动担任舞蹈队队长,牺牲休息时间编排舞蹈 | 乐于助人,甘于奉献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人民利益就会受到损害,人民就会遭受( )
①奴役 ②欺凌 ③驱逐 ④屈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7、近年来,我国各地开展声势浩大的铲除“加拿大一枝黄花”的活动,“一枝黄花”作为一种外来生物物种,在我国没有天敌,生长速度极快,其所达之处寸草不生,已对我国的植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被列入《中国外来物种清单》。国家此举是为了( )
A.杜绝生物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
B.保护我国政治安全
C.保护我国生态安全
D.构筑国家经济安全防线
18、在第23个全民国防教育日来临之际,青岛市中小学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崂山区民兵训练基地等6家单位被命名为青岛市全民国防教育基地。这一系列做法旨在( )
①提升学生军事实战能力②推进人民军队现代化
③培养学生国家安全意识④丰富学生的国防知识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19、沈忠芳,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指挥。他曾目睹日军轰炸家园,于是报考飞机设计专业,渴望保卫祖国;毕业后,他投身导弹研制,从此隐姓埋名60余载。他说:“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为人民的幸福奋斗。”这启示我们( )
①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②要坚持国家利益至上,要心怀爱国之情
③要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④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完全一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辽宁盘锦一老人捡废品卖了12块钱,想给生病的妻子买打折牛奶,超市老板胡女士谎称厂家有活动,赠送老人牛奶。短短的一段视频,经多家媒体转发后感动了很多网友。在给胡女士点赞之余,还有不少人给店家留言,希望能联系上这名老人,尽可能地给予一点帮助。对此,下列说法你赞同的有( )
①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②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做到尊重他人
③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④生活中的点滴善行,汇聚成爱的海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立法规范过马路玩手机,可行吗?自从智能手机普及后,逐渐催生了一个新群体—“低头族”。对他们而言,手机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吃饭看,走路看;睡前看,醒后看。近日,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批准通过了《嘉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条例进一步明确了文明行为规范,针对“低头玩手机”过马路等行为作出了禁止性规定,以后行人过马路时“低头玩手机”最高可罚50元。此事引发网友热议,有人认为立法处罚很有必要,也有人认为小题大做。
对此,你怎么看?
22、未成年人保护法与我们青少年息息相关,我们青少年与宪法无关。
判断:( )
理由:
23、 在学习“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课后,两同学就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发表以下看法:
甲同学:规则就是约束人的自由的,能不遵守就不遵守。
乙同学:规则是为人们的自由提供保障的,应自觉遵守。
你同意谁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24、当我们遇到侵害,应该如何依法求助?
25、(国家权力机关)
材料:我国的国家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代表组成的,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的重大事务。
(1)根据材料回答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2)国家权力机关拥有的职权有哪些?
26、“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千百年来家国情怀已融入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传统家训文化内容丰富,包含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国一体的教育思想,注重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有机统一。学校经常组织同学们开展一些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活动,将浓浓的家国情怀转化为具体的亲社会行为。
(1)我们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2)将家国情怀转化为亲社会行为,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个人成长的需要。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7、看图回答问题。
(1)请把图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
(2)请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以上表格内容。
28、 材料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种全新的,自下而上的“微公益”慈善模式,正受到公众尤其是网民的追捧。“微公益’,作为公民社会责任感新的体现方式,越来越引发大、家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草根平民加入到这支队伍,集点滴之爱捐绵薄之力,在新媒体技术搭建的现代化平台上,汇成温情脉脉的爱心洪流。
(1)我们中学生可以参加哪些力所能及的公益活动?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们怎样服务社会?
(3)“微公益”慈善模式是关爱他人的一种形式,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4)积极参与“微公益”行动,我们会付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