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三门峡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人的身份是通过社会关系确定的,在医院,我们是患者,在商场我们是消费者,在社区,我们是居民……这说明(     

    A.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B.每个人作为独立的个体都可以脱离社会生活

    C.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个体努力的成果

    D.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个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

  • 2、江阴市某校初二学生正在开展“行走的思政课”的教学实践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进农村,看到了绿油油的庄稼,看到了数控下的高效生产线;走进商场(     

    A.祖国的强大

    B.劳动人民的艰辛

    C.人民的幸福

    D.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 3、中学生晓丽看到“神舟十六号”顺利升空,倍感自豪,并对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感到敬佩。这表明(     

    A.我国已经成为航天科技强国

    B.我们要关注社会和国家发展,树立民族自豪感

    C.我国科技已经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

    D.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

  • 4、下列对个别中学生的行为点评正确的是(     

    序号

    微行为

    点评

    背后议论其他同学的穿着打扮

    平等待人、与人为善

    表扬同桌认真值日、乐于奉献

    欣赏他人、积极评价

    未经允许翻动同学的书包

    涉嫌犯罪、危害社会

    考试时拒绝为他人提供答案

    诚实守信、坚守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 5、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对唐山烧烤店打人案进行一审宣判。被告人陈继志犯寻衅滋事罪、抢劫罪、聚众斗殴罪、开设赌场罪、非法拘禁罪、故意伤害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数罪并罚,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十二万元。其余27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十一年至六个月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罚。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有期徒刑属于附加刑,罚金属于主刑

    ③犯罪是应受到行政处罚的对社会危害性较轻的行为

    ④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下面的行为对应的法律责任正确的是(     

    A.刻画、涂污或者以其他方式故意损坏国家保护的文物——承担刑事责任

    B.李某等人在体育馆观看比赛时,向比赛场内投掷矿泉水瓶、石块,导致比赛中断——要受到行政制裁

    C.散布谣言,谎报险情、警情或者其他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承担刑事责任

    D.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安全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 7、 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A.规则、道德

    B.道德、守法

    C.法律、道德

    D.法律、不违法

  • 8、小福:比赛时你的冲撞使我受伤,你得赔偿医疗费。

    小闽:我们都是自愿参加比赛,我没犯规,也不是故意撞你啊!

    根据《民法典》第1176条规定,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1176条

    自愿参加具有一定风险的文体活动,因其他参加者的行为受到损害的,受害人不得请求其他参加者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其他参加者对损害的发生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除外。

    A.小福属于自愿参加,应自担责任

    B.小福只能运用法律手段维护权益

    C.无论何种理由小闽都应赔偿医药费

    D.小闽参加文体活动时可以无视风险

  • 9、中学生小林在放学时,看到离校门口不远的巷子里有人在抢劫过路的中学生,他默默记下了这些人的体貌特征并报警,在警察到来之前,他悄悄站在校门口隐蔽处提醒同学们不要走那条巷子。小林的行为启示我们(     

    ①遇到违法犯罪,必须勇敢斗争,不计代价

    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③要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④要在保全自己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他人免遭不法侵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自202411日起实施。回答下题。

    第十六条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和体验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各类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员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设施,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活动。

    【1】冀华学校的做法直接体现第十六条规定的是(     

    ①每天开展自主预习②每周一举行升国旗仪式

    ③要求不迟到不早退④组织参观李大钊纪念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以下行为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①把宠物红耳彩龟放生野外②及时举报危害国家安全可疑情况

    ③在网上联名抵制进口商品④向外国游客宣传我国的非遗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1、在家里,我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里,我是老师的学生;在小区里,我与李奶奶是邻居。这说明(     

    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C.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D.我们在社会关系中扮演相同角色

  • 12、2023年福州市新时代好少年肖博睿,她是义务讲解员;充分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在省博物馆里面穿梭,为参观游客们答疑解惑;她是热心公益人,坚持每年将压岁钱捐给“叙利亚”家庭救助行动,并带动身边伙伴共同参与各种助学帮困公益行动;她是敬老好少年,经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陪伴他们聊天谈心……肖博睿给我们传递的正能量有(     

    ①热心公益,服务社会②滋养精神,充盈生命

    ③诚实守信,信守承诺④开朗豁达,以礼待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3、每年的4月15日是我国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在此期间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各种国家安全教育普法宣传活动。维护国家安全,青少年要(   

    ①坚决同分裂国家的言行做斗争②严厉打击威胁国家安全的行为

    ③依法行使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④增强防范意识,提高防范能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 14、10月8日晚,当“数字火炬手”再度登场,亚运圣火缓缓熄灭,杭州第十九届亚洲运动会圆满落下帷幕。聚焦赛场内外,3.76万名赛会志愿者“小青荷”为亚运会提供了高质量志愿服务,148万余名城市志愿者活跃在大街小巷,他们用精细、精准、精彩的服务为盛会成功举办贡献力量。这说明(     

    A.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生活

    B.社会进步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

    C.志愿者获得了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D.奉献社会需要讲究策略和方法

  • 15、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之说,这从侧面告诉我们(     

    A.永远不接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B.关爱他人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C.接受他人帮助是丧失自尊的表现

    D.只有缺乏自爱的人才会接受他人的关爱

  • 16、2023年11月9日,中国第40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出征,中国极地科考队员在一次次劈风斩浪中克服各种困难,勇探“生命禁区”,不畏艰险,义无反顾,为国争光。这启示我们(     

    ①维护国家利益必须放弃个人利益

    ②勇探“生命禁区”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唯一表现

    ③要牢固树立国家利益至上的观念,以热爱祖国为荣

    ④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克服困难,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17、2023年1月28日,江苏无锡一男童突然闯进动物园内的孔雀活动区,抓住一只孔雀尾部将其举起,并多次往地上摔打,此事件引发大众关注。有游客认为:花钱进动物园,想怎样游玩都可以,这是我的自由。下列选项能反驳该观点的是(     

    A.男童年龄比较小,发生这种事完全是监护人的责任

    B.每个人的自由和权利都不一样,只管自己享乐即可

    C.自由都是法律法规之外的自由,不受任何人的限制

    D.自由要守界限,游客应遵守动物园的规定,文明游玩观赏

  • 18、俗话说:“懂规矩,方能知礼节;行规矩,方能治国、齐家、修身、平天下。”在日常生活中,出行有交通规则、运动会有比赛规则、考试有考场规则……这表明(     

    ①规则制定让我们失去了自由②各种规则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③规则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运行④规则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9、飞驰的高铁大大方便 了人们的出行,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听证会的召开和新闻发布制度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       )

    ①感受到国家取得的巨大进步

    ②重点关注国家成就,忽略发展中的问题

    ③对国家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对未来充满信心

    ④感受到国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已经解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20、以下是王同学的寒假生活安排,你最想对他说(     

    9:00~12:00

    刷短视频

    12:00~15:00

    网上购物

    15:00~18:00

    写作业

    18:00~23:00

    打游戏

    A.网络信息良莠不齐,要学会抵制网络信息

    B.网络并非法外之地,要自觉遵守法律规定

    C.要合理安排时间,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D.网络发展日新月异,要适应网络时代的生活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2016年入冬以来雾霾频发,德州市各部门重拳治污,标本兼治,依法开展大气污染集中攻坚行动。( 

    理由:

  • 22、鱼儿离不开水,鸟儿离不开林。个人与社会紧密联系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最近,两名同学围绕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展开讨论,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未成年人的生存与发展事关人类未来,未成年人保护也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12岁女生小李,上网课时给娱乐平台主播打赏万余元,给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依据民法典规定,小李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最终家长依法追回了全部赏金。对这一典型案例,少数人有不同看法:

    运用所学知识,对甲、乙两人的观点进行综合评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一只风筝在天上高高地飞着。它俯瞰大地,发现远处有更好的风景。它想去那里一探究竟。可是,风筝被一根线牵住,无法自由地行动。于是,它许了一个愿,乞求天空能让自已挣脱那根恼人的线。突然,一阵狂风袭来,风筝在狂风中摇摇晃晃。风筝一心想挣脱线的约束,就趁这个机会挣扎,终于,线断了。风筝如愿以偿。它满心欢喜地想飞向远方。可是,还没来得及起步,风筝就一头栽了下来,再也无法重返蓝天了。

    (1)风筝一心想挣脱线的束缚,这表明了对什么的向往?拥有它的意义是什么?

    (2)挣脱了束缚的风筝,为什么会“无力回天”?

    (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25、2017年12月4日,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为主题的汕头市“国家宪法日”主题文化展暨法治宣传教育周在龙湖区举行。下面是某中学“法治进校园”讲座中的案例。

    案例一:河北鹏程木业的烟囱排放大量黄色粉尘,严重超标。原因是企业仍然使用限期淘汰且脱硫设施已严重损坏的燃煤锅炉。对此,环保部门对企业处以全面停产整治的处罚决定。

    案例二:山东大学本科生院的官网上发布该院2017年应届毕业生的成绩,然而在成绩单的附件上,不仅有学号、姓名、专业、成绩、排名等信息,连“身份证号”也赫然在列。

    案例三:2016年6月24日高考成绩公布,山东临沂考生徐玉玉遇上了以助学金为名义的电信诈骗,导致其昏厥死亡。警方展开侦查,破获了以陈文辉、邓金锋为首的这一电信诈骗团伙。2017年6月27日,山东省临沂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陈文辉、邓金锋等7名被告进行公开审理。

    (1)请你分析上述案例,完成下表。(请将答案填写在答卷相应位置)

    案例

    所属违法类别

    承担的法律责任

     

     

     

     

     

     

     

    (2)上述案例对我们有何启示?

  • 26、今天,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重要的学习工具和交往平台,但是也有人沉迷网络而无心学习甚至退学;有人利用网络做好事,也有人利用网络发布不良信息……

    作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合理利用网络?

  • 27、【学用链接】

    1)一位外籍朋友邀你吃饭,结账时却要平分。

    你的做法:  

    理由:  

    2)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路边的铁井盖被人偷走了。

    你的做法:  

    理由:  

    3)经常看韩剧的同学说中国的电视剧和韩国的没法比,让你以后再不要看中国的电视剧,更不要看什么四大名著。

    我会这样对同学说:  

    理由:

     

  • 28、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可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国泰才能民安,国泰民安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愿望,国家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人人都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主角。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

    (1)为什么说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

    (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