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荆门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截至2023年6月,网络安全事件类别及比例:网络诈骗39.1%;设备中病毒或木马6.2%;账号或者密码被盗33.8%;个人信息泄露2.9%。为了避免损失,下面举措正确的是(     

    ①相关部门要依法办事,强化监督管理

    ②公民要文明上网,增强防范意识

    ③公民要自觉尊法守法,抵制不良信息

    ④网络平台要严格执法,加强违法打击力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2、赵某与空调供应商王某签订合同,约定了空调供货量与价格。但到发货的时候,王某只发了一半的货物。完成下面小题:

    【1】对于王某的行为,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①王某的行为违背了诚信,有损公司的形象

    ②王某的行为是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

    ③王某的行为侵犯了赵某的合法权益,构成犯罪

    ④王某的行为是行政违法行为,要受到行政处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赵某想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权益,他可以采取的方式有(     

    ①可以前往工商局寻求法律救济②通过上网发帖曝光王某的信息

    ③通过诉讼这一最权威手段维权④通过律师事务所寻求法律帮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不是庆祝一个人红了四十年,而是庆祝一个人认认真真工作了40年。”2023年9月3日,刘德华在抖音开启主题为“把我唱给你听”线上直播演唱会,并关闭了打赏平台。央视带头转发,播放量直接破3亿。央视转发旨在(     

    A.捧当红明星,塑造全民偶像

    B.传播正能量,弘扬敬业精神

    C.抓网络经济,做强明星带货

    D.借向善文化,培育科技素养

  • 4、“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这些歌词表明(     

    A.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完全一致

    B.国家利益比人民利益更加重要

    C.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高度统一

    D.人民利益比国家利益更加重要

  • 5、河南一名外卖员跳入冰湖中,将3个落水孩子全部救上岸;江苏热心市民托举一名悬空挂在4楼阳台外的7岁男孩,直至救援人员赶到将男孩救下;安徽一车5人坠入水沟,一名警校学生和其父亲与众人合力将被困人员救回;山东司机纷纷停车解救发生侧翻车辆中的被困人员。他们身上闪耀的人性光辉是(     

    ①生命至上       ②友善待人       ③诚实守信       ④爱岗敬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6、我向总理说句话,留言直达国务院。2023年全国两会时,中国政府网联合多家网络媒体平台,以及各省区市、相关部委政府网站,开展第九次“我向总理说句话”网民建言征集活动。这说明(     

    A.网络促进便捷了人际交往

    B.网络使信息交流方便迅捷

    C.网络为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 7、2023年7月,成都大运会成立10个骨干志愿者培训基地,志愿者们向世界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应该(     

    ①文明有礼,以礼待人,遵守规则与秩序②热情接待外国运动员,全程围观合影留念

    ③有压力,时刻想得到赞许,听不得责备④有责任心和奉献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8、都市快递员忙碌的身影,汽车维修工娴熟的技艺,大厦保洁员吊在百米高空为大楼“美容”的无畏……我们必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理由是(     

    ①劳动者为国家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②劳动既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③劳动既有分工之别又有高低贵贱之分

    ④脑力和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你我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的口号。从个人对社会的影响角度,这说明了

    A.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是密不可分的

    B.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C.个人离不开社会,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D.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奉献社会才能实现价值

  • 10、1936年4月,一支红军部队经过杜正云居住的村子时,将一名病重的小战士托付给杜正云的外公、爷爷和大伯等人照料。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并表示一定尽力照顾好这名小红军。虽然积极救治,小红军还是病故了。但每年清明节,杜家人都会到小红军的墓前祭拜。杜正云也一直牢记长辈嘱托,把红军墓看好、守好。这则故事的题目最有可能是(     

    A.明礼遵规,友爱互助

    B.孝老爱亲,律己宽人

    C.脚踏实地,任劳任怨

    D.笃守诺言,传承美德

  • 11、预防违法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下列与题意相符合的有(     

    ①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②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

    ③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2、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的新年贺词中提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运动健儿激情飞扬、奋勇争先;受灾群众守望相助重建家园;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矢志强军、保家卫国……无数平凡英雄拼搏奋斗,汇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这启示我们(     

    ①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

    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只有人人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和谐相处的社会

    ④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 13、观察下图漫画《五行山下》,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住房、医疗、教育问题仍比较突出

    B.部分群众生活还面临着一些困难

    C.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民生问题

    D.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

  • 14、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以下名言诗句体现了这一主题的是(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④位卑未敢忘忧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 15、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们青少年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①将100元压岁钱捐献给了灾区群众

    ②自己努力学习后,期末考试成绩非常好

    ③就垃圾分类问题向市环保部门提建议

    ④观看杭州亚运会时为运动员喝彩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2023年10月23日,央视新闻频道报道了青岛市社区老民警马怀龙的故事,马怀龙每天都随身携带着46把钥匙,这些钥匙都是社区里的孤寡老人主动交给他的,遇到事情,只要给他打个电话,他就会过来帮忙。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     

    ①履行岗位职责是无奈之举

    ②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

    ③每个人都扮演着相同的角色

    ④有些人不言代价与回报地自觉承担责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7、“诚是连心桥,信是聚宝盆,一个道理传古今,要做真正的人。”对此,下列理解中正确的有(     

    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②诚信是融入社会的“通行证”

    ③诚信是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唯一基础

    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 18、“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歌词表明(     

    A.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B.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C.个人的发展决定社会的进步

    D.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 19、下列行为中属于珍视自由的是(     

    A.课堂上,有老师在时,就遵规守纪,自习课时交头接耳

    B.表演结束向表演者鼓掌致谢,依序退场

    C.车辆多时遵守信号灯,车辆少或没有车时随意闯红灯

    D.想唱就唱,想跳就跳,只要我高兴,嗨到凌晨没问题

  • 20、陕西省西安市第六十六中学学生李某与教师周某发生冲突后将其刺伤,后者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10岁女孩杨某被13岁堂兄杀害后抛尸⋯⋯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暴力化趋势,频频曝光的低龄未成年人极端恶性犯罪个案,不断冲击着社会公众的神经。实践证明,事前的预防,永远好过事后的惩治。做好事前预防,需要未成年人(     )。

    ①不参与学校和家庭以外活动②勇于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行己有耻,不断增强自控力④增强法治观念,杜绝不良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小红认为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没有太大意义,所以她从不参加。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位记者采访轮椅上的残疾人时,蹲下来用平视的目光送去问候和微笑。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2、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在校团委的倡议下,某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纷纷走上街头打扫街道卫生、在十字路口交通执勤、清除街道墙壁上的小广告……对此,有的同学认为:个人与社会没啥关系,热心公益影响学习。

    还有的同学认为:社会课堂助成长,奉献社会需要人人践行。请你加以辨析。

  • 23、

    辨析以上同学的观点。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15年匿名捐献善款,他一次又一次以“兰小草”之名传播“大爱”。2018年感动中国人物王珏生前为温州洞头区大门镇岙面村乡村医生。从2002年起,他化名“兰小草”,给急需帮助的孤儿寡母捐款,每年2万,已经坚持了15年, 并希望能捐够33年。王珏夫妇还常到当地敬老院献爱心,为老人们开展义诊。2017年10月20日晚,48岁的王珏因病离世,弥留之际,他仍附耳妻儿:“一定要多做公益事……”

    (1)“大爱无言”,你如何评价“兰小草”王钰的行为?

    (2)“做公益事, 人人可为”。你参加过哪些公益实践活动?

  • 25、运用八下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 26、材料一   当前,网络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已经深度融入我国经济社会的各方面,极大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在促进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的同时,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

    (1)请你简单介绍网络如何推进社会进步?

    (2)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网络对我们社会的负面作用有哪些?

    (3)如果遇到“自称公检法要求你汇款的”信息,你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材料二   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免费的无线局域网,为“低头族”带来了方便与实忠。却不知这里有很多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你的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恼人的骚扰、诈骗。一些不法分子借机在网上捏造事实,无端诽谤他人,在网上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严重扰乱公共秋序。

    (4)请举出一例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5)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辨别网络谣言?(至少写三点)

    (6)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

  • 27、【任务】   阅读文献,探寻宪法历史

    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至今,我国宪法一直处在探索实践和不断完善过程中。第一小组通过图书馆书籍查询、网络检索等方式搜集宪法制定的相关素材。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制定了“五四宪法”。这部宪法主要是在序言中体现坚持党的领导的要求。在继承“五四宪法”精神和立法体例的基础上,“八二宪法”对坚持党的领导的表述又有了新发展。宪法序言更加全面地回顾了中国自1840年以来的历史,高度评价和肯定了党的领导在新中国建立、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伟大作用。

    材料二   1982年宪法公布施行后,分别进行了5次修改,均采用“修正案”的方式进行修宪。最近的一次修改在2018年,将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中的指导思想修改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_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

    (1)在进行小组任务活动时,小组成员提出了以下困惑,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

    ①宪法的制定与修改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

    ②宪法也经过很多次修改,跟其他法律没什么不同。( )

    (2)请补全材料二划横线部分。

  • 28、(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与以往相比,近年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继续向普通劳动者倾斜,推荐的先进个人中,超过七成为一线工人、专业技术人员和科教人员,均高出规定比例。其中,非公有制经济企业和职工受表彰所占比例较高,在“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工人先律号”荣誉中的比例,分别达到了36.36%35.88%35.62%,均高出了规定比例。

    (1)国家为什么要颁发“全国五一劳动奖”?

    2)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向劳动模范学习,请你提两条建议?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