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女子赵某原打算从乌鲁木齐到广州的,为了省下车费,只买了到兰州的车票,并将兰州的兰字损毁使其看不清,谎称是买到广州。结果被识破,民警对此事件进行了严肃处理。这主要告诉我们,遵守社会规则需要( )
A.只模仿他人的行为习惯即可
B.严于律他,不断指责他人
C.只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习惯
D.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人生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舞台中的一个角色。你占据了角色,也就拥有了责任。而且,你的角色一转换,责任也随之更迭。这说明( )
A.不同的人,承担的责任完全不同
B.一个人只有长达成人后才需要承担责任
C.每个人在同一时间段内,都只有一种社会责任
D.人的一生会扮演许多不同角色,也会承担不同的责任
3、12月6日,2023年“一带一路”数字地球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埃及、俄罗斯等33个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100余位专家代表参会。某校师生聚集在一起,共同观看论坛盛况,这说明( )
A.学校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B.学习需要劳逸结合
C.要关心国家与社会发展
D.个人的成长离不开集体
4、为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学校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某班根据劳动教育的要求制定了以下任务清单:
完成这些任务,有助于同学们( )
A.增加课外活动,取代课堂学习
B.改变角色定位,承担家长责任
C.提高实践技能,降低学习要求
D.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能力
5、下图是小何同学绘制的“我的社会关系网络图”,从中能得出的结论有( )
A.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个人的努力
B.未成年人在社会关系网中处于核心位置
C.不同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个人的生存与发展与社会发展无关
6、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下列同学的做法能体现对他人尊重的有( )
①小美总是喜欢在背后说同学的坏话②小亮模仿腿脚不便的人走路
③小青见到长辈,总是主动打招呼④小丽蹲下来与坐在轮椅上的同学交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赏漫画,谈启示。
上述漫画启示我们( )
①公民都缺乏规则意识,交通违法治理困难
②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其外化于行
③规则不是摆设,违反交通规则应当受罚
④遵守交通规则应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8、医护人员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环卫工人保持城市清洁,快递员帮我们把信件和包裹送到指定的地方……他们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表明( )
①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方方面面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②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③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社会关系
④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据权威机构调查,在某省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中,有近50%的未成年犯存在网络依赖,有60%左右的未成年犯表示受过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这警示青少年( )
A.注意辨析网络信息,提高警惕
B.学会保护个人隐私,控制网络言论
C.犯错误就会有牢狱之灾
D.要加强立法,自觉抵制不良影响
10、对世界而言,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承担对国际社会相应的责任。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努力推动构建以____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
A.相互尊重
B.公平正义
C.合作共赢
D.和平发展
11、从“中国梦”践行者故事的网络传播工程到中国原创游戏精品的出版工程,从“两微一端”百佳评选 到网络正能量“五个一百”精品评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上传承与当代中国正能量传播齐头并进,弘扬了网上网下“同心圆”的家国情怀。这一材料说明
①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②互联网拓宽了民主渠道
③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④互联网极大地拓展了文化交流的内容、场合及范围
A.③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2、社会关系按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下列诗句中所涉及的社会关系分别属于( )
①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③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A.①血缘关系②业缘关系③地缘关系
B.①业缘关系②地缘关系③血缘关系
C.①地缘关系②业缘关系③血缘关系
D.①业缘关系②血缘关系③地缘关系
13、小芳第一次参加校团委举办的“爱心天使”义卖活动。活动结束后,小芳感慨地对伙伴们说:“参加这次活动,既帮助了他人,自己也得到了锻炼。“这是因为( )
①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
②服务社会能够培养我们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及人际交往的能力
③人生价值都是通过参加义卖活动来实现的
④服务社会能够不断提高我们的道德境界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4、八年级(1)班班长得知班里的小会同学父母离异,心情不好。于是班长打算在班会课跟全班同学说明此事,并让大家都主动关心小会。班长告知班主任此事,班主任却拒绝了,这是因为( )
A.关爱他人,要倾其所有
B.关爱他人,要持之以恒
C.关爱他人,要同舟共济
D.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15、八年级道德与法治学习小组围绕“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这个主题进行了探讨。下列观点符合探讨主题的有( )
①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二者相辅相成。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②国家利益是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③国家利益只有反映人民利益,依靠人民艰苦奋斗才能得以实现
④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这句歌词形象地表明( )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 ②国家利益比人民利益更重要
③国家和人民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④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为适应儿童平均身高逐年提高的变化,体现对儿童的关爱,铁道部对实名制购买儿童优惠火车票以6周岁和14周岁为分界线,不再以身高为分界线。这个变化说明了( )
A.规则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B.原先的规则都需要废除
C.唯有改变规则才能促进社会发展
D.社会规则应根据青少年的需要而不断改进
18、2023年,河北的灾区牵动了无数河南人的心。“豫”你一起,同舟共“冀”,河南救援队用实际行动做出铿锵有力的回答。平日里,你我身边平凡而不起眼的路人,在暴雨洪流中,他们却挺身而出,无惧生死,于危急关头拯救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上述行为( )
A.弘扬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B.意味着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C.启示我们要维护国家利益,舍弃家庭、无私奉献
D.履行了法定义务,体现了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
19、在某次活动中,王某和李某两名女子不遵守规则,试图冲进某活动中心。期间,现场工作人员上前多次劝导,两人拒不配合,辱骂工作人员并扰乱现场秩序,后被工作人员和群众约束控制。目前,公安机关已对两人依法作出治安处罚。根据知识梳理,同学们对上述案例进行了分析,其中正确的是( )
A.小艺:她们被治安处罚,所以受到了刑罚处罚
B.小平:她们的行为触犯了刑事法律规范,属于犯罪行为
C.小利:她们的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应承担民事责任
D.小秦:她们的行为违反了行政法律规范,受到了行政制裁
20、以下案例与违法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①张某因殴打他人致重伤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刑事违法行为
②王某因为刻划文物古迹被公安机关拘留五日并处罚款——行政违法行为
③李某在高铁上霸座,被处警告——刑事违法行为
④吴某网上购物,买到假货,商家拒绝赔偿——民事违法行为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1、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涉及面之广、来势之凶猛可谓空前。然而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有些人却抱着侥幸心理,违反疫情联防联控规定,顶风在城区聚集、闲逛,给疫情防控埋下了隐患。
甲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靠规则不如靠自己。
乙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信自由不如守规则。
请你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22、判断并说理
(1)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典活动中,快递小哥的身影出现在“美好生活”群众方阵中。小王认为,他们只是一群普通打工者,不应该享有如此高的荣耀。
判断:
理由:
(2)小红嘲笑某同学捐款金额太少,缺乏爱心。
判断:
理由:
23、2015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决定。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副秘书长、发言人傅莹说,《立法法》是规范所有立法行为的法,被称为“管法的法”。
有人认为:《立法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我国的根本大法。你赞同这一观点吗?为什么?(5分)
24、情境:小刚路过某照相馆,意外发现自己的照片被挂在门口招揽生意。一气之下,他编了一条谩骂短信发在微信朋友圈,结果短信被大量转发。当公安机关找到他时,他说:这是我的言论自由,我在行使权利。公安人员告诉他:你这样行使权利是错误的。
(1)照相馆侵犯了小刚的什么权?为什么?
(2)公民应如何正确行使权利?
(3)公民权利受到损害时,我们应如何维权?
25、近日一场惨烈车祸突如其来,两辆车惨烈相撞,1死7伤。熊熊烈火边,突然出现一个美丽的身影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7名伤者中她亲手救回4人,她叫周炜。她和大家冒着汽车爆炸的危险去救人,而现场只有周炜是专业医护人员,她一刻没停地对伤员伤口进行消毒、包扎。她以高尚的品德传递了社会正能量,在紧急时刻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的行为给了所有伤者希望和信心,彰显了医务工作者的高大形象,更体现了年轻一代的社会责任感。中央文明办发布2018年9月“中国好人榜”,周炜被评为“见义勇为中国好人”。
(1)从周炜的事迹中你体会到关爱具有哪些作用?
(2)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周炜的事迹给我们青少年哪些启示?
2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自觉将诚信、懂规矩、守纪律,襟怀坦白、言行一致,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对当总诚老实,对群众忠诚老实。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全方位提高失信成本,让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寸步难行,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让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
(1)你对诚信是如何认识的?
(2)要在全社会杜绝不讲诚信不守信现象,你认为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27、 材料一:初中生小强上学迟到,受到了老师的批评。他自言自语地说:“都怪妈妈没有及时叫我起床。”
材料二:数学月考成绩下来了,小红没有考好,老师问其原因,她说:“因为这次考试前爸爸没有帮我复习,同桌把我的笔记借走了,所以我的成绩不理想。”
(1)什么是责任?责任来自于哪里?
(2)请从责任的角度评价材料中两位同学的行为。
(3)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对自己负责的表现有哪些?
28、如何奉献和服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