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与法治课上,同学们围绕维护国家利益发表了如下见解,你认同的是( )
A.小泉:维护国家利益,必须舍弃个人安危
B.小州:维护国家利益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
C.小永:我们要顾全大局,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D.小春:维护国家利益关键在于是否对国家作出重大贡献
2、五年评选一次的全国劳模,每年评选一次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们之中既有高科技人员,也有车间工人、田间农民……,这表明( )
A.只要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劳动者都应得到奖励
B.劳动没有分工不同,但有高低贵贱之分
C.劳动者最美,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D.只有全国劳模和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才值得尊重
3、八年级学生小夏家庭生活困难,哥哥高考在即,为了能保证哥哥继续学习,爸爸妈妈决定让小夏辍学回家务农,小夏成绩优异,不想放弃。苦苦哀求父母,也于事无补。小夏想寻求法律的帮助。下列能给小夏提供法律援助的机构有( )
①法律服务所②居民委员会③律师事务所④关心下一代委员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③④
4、以下行为属于合理使用网络的是( )
A.看到某自媒体平台称“下载某影视APP,买电影票还能返利”的消息,立即转发朋友圈
B.某学校在抖音平台直播学校艺术节师生汇报演出,给予刊师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C.接到“孝顺子女要为老人买保险”的网络电话,赶紧为家里老人购买了5万元保险
D.假期利用某学习软件预习本学期内容,顺便刷一刷八卦新闻调节一下情绪
5、为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各学校开展了系列教育活动。某班根据劳动教育的要求制定了以下任务清单:
完成这些任务,有助于同学们( )
A.增加课外活动,取代课堂学习
B.改变角色定位,承担家长责任
C.提高实践技能,降低学习要求
D.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劳动能力
6、“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下列身份属于在地缘关系中建立的是( )
A.父母的子女
B.定居国外的亲属
C.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
D.小区业主
7、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下列维护国家安全的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权利②随意将网购的外来宠物放生
③举报某网站销售间谍器材的行为④增强危机意识和防范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8、图示法是表示概念之间的直观方法。下列概念间的关系不能用下图表示的是( )
A.拘役与刑罚
B.民法原则与诚实守信
C.违法与犯罪
D.社会秩序与社会规则
9、我国法律规定,诉讼的类型有( )
①民事诉讼 ②行政诉讼 ③公诉 ④刑事诉讼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0、2023年4月22日,王某为等待朋友共同乘车,用身体强行阻止地铁车门关闭。车站工作人员多次劝说无果,导致列车无法正常发车。公安机关根据相关规定,对王某妨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行为处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可见,王某的行为是( )
A.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刑事违法行为
D.违背道德行为
11、一位进城务工人员上公交车后,将袋子铺在地上,坐了上去。乘客问;“有座位,您为什么不坐?”他说,担心自己身上脏弄脏了座位。乘客说:“人人平等,您跟我们都一样。”这句话打消了这位进城务工人员的顾虑。这一幕场景表明( )
①要尊重他人感受,尊重他人权利②尊重能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
③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④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我国刑法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刑法的这一规定表明( )
A.侮辱或者诽谤他人要受到刑法制裁
B.刑法是保护人民利益、惩治犯罪的有力武器
C.刑法是由国家制定和颁布的
D.刑法是我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地贯穿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由此可见国家安全( )
①是国家所有工作的中心②涉及到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④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合肥高铁南站曾发生女子扒门阻拦高铁发车事件。一女子以等老公为由,用身体强行阻挡车门关闭,造成高铁晚点。你作为乘客应该劝诫她( )
①树立规则意识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品质
②这种行为扰乱了交通运营秩序
③损害了他人利益
④要增强权利意识,要依法维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实践证明,事前预防要远胜于事后惩治。做好事前预防,需要未成年人( )
①不参与学校和家庭以外的活动②从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
③做到行己有耻,不断增强自控力④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千古经典,先贤智慧,值得品悟。小雅同学把以下名言做了批注,你认为正确的有( )
序号 | 名言 | 批注 |
① | 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 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
② | 相知无远近,万里乡为邻 | 文明有礼促进团结友爱社会和谐 |
③ | 言不信者,行不果 | 诚实守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
④ |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 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7、车厢里吃东西、手机追剧外放声音、车门关闭后扒门……公共交通工具里这些广为诟病的行为被国家明令禁止。这告诉我们( )
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②不文明乘车行为就是违法行为
③要自觉遵守规则,文明乘车 ④有了规则就能保障良好社会秩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8、某校八年级(1)班要出一期以诚信为主题的黑板报,下列故事不可以采用的是( )
A.季布一诺
B.立木为信
C.曾子杀猪
D.苏武牧羊
19、学校举办体育节,同学们一致推选体育成绩不错的小辉代表班级参加比赛。后因小辉怕影响学习成绩,不想参加。我们应该告诉小辉( )
A.有些应该做的事情虽然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仍然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
B.做好做不好都无所谓
C.要根据回报的大小确定自己应采取的态度
D.小辉的责任主要来自法律的规定
20、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因此,我们青年一代应该( )
A.维护与改进规则,规则失去了实际意义
B.投身社会实践,培养亲社会行为
C.提高科学文化素养,突出个人的发展
D.认识到社会经验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21、我国不断增强非公有制经济和小微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放宽市场准入,给予税收政策优惠,保护民间投资合法权益。
22、自由就是随心所欲。
判断:
理由:
23、【尊法守法,善用法律】
学习了“做守法公民”后,两位同学围绕未成年人“预防犯罪”和“善用法律”展开讨论:
请结合两位同学讨论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24、一段时间以来,各个城市多了一道风景。只需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轻松提取一辆“共享单车”。这方便了市民出行,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乱停乱放,恶意毁坏单车等。为了更好地推广“共享单车”,市民在自觉遵守规则中要学会自律,规范使用。
(1)规则与自由的关系如何?
(2)怎样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25、以下是我们生活中的两个情境,请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进行探究分析。
情境一 小明:爸爸,星期天老师要带我们去社区清扫垃圾,搞环保宣传。
爸爸:别去了,没有什么意义!
小明:那怎么行呢?老师说,这也是一种学习。
爸爸:能学什么啊?还不如在家里多做几道题。
(1)请评价一下小明爸爸的观点。
情境二 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免费的WIFI,为“低头族”带来了方便与实惠,却不知这里有很多安全隐患.一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你的个人信息,随之而来的就是恼人的骚扰、诈骗。
(2)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你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26、戍边英雄誓死捍卫国土的安全。他们的行为体现了国家安全有什么重要意义?
27、文明有礼的重要性是什么?
28、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要从政府决策抓起,让政府决策不再拍脑门,要靠完善的程序。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确保决策制定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1)材料中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为什么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2)为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你有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