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每当假期,人们在城市街巷寻景寻味,在秀美乡村望山看水,在博物馆触摸历史……这表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能( )
A.解决衣食住行
B.扩大自身的影响力
C.获得必要的精神滋养
D.获得一定的物质支持
2、“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角度看,歌词表明( )
A.社会是个人的有机组成部分
B.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
C.个人的发展决定社会的进步
D.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3、自2019年5月1日起,《金华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施行。该条例为文明行为立规矩、树导向、定红线,给不文明者设立了一道规则边界。从此,金华有了向不文明行为说“不”的法律武器。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A.社会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
B.规则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
C.向社会不文明行为说“不”,属于非强制手段
D.规则帮助人们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
4、2023年3月6日,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某校初二班级组织学习两会内容。学生们想通过网络“我给两会捎句话”通道提出建议,这体现了( )
①互联网促进了经济建设的发展
②互联网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③网络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④互联网使人们更加便利地开展经济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以下行为有利于青少年获得精神滋养的有( )
①买名贵的衣服 ②阅读名著
③参观画展 ④暴饮暴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2年3月,上海宝山的一家“无人售货”小超市火了:大门敞开、无人值守、远程监控、自助结账,超市由此进入了自助售货模式。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顾客无一人逃单。人们纷纷为疫情之下的这份善良和信任点赞。对此,你的感悟是( )
A.诚信促进社会文明与和谐
B.要运用诚信智慧,权衡利弊,尊重他人隐私
C.失信者处处受限,要珍惜个人诚信记录
D.诚信已经成为每个公民的价值追求
7、下列两则新闻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新闻一:广东湛江一住宅楼突发火灾,一名6岁男孩被困阳台,多名热心群众借助工具在货车顶上搭梯成功救下男孩。 新闻二:内蒙古医科大学应届毕业生张善荣发现一名老人晕倒在地,他果断上前施救。 |
A.热爱劳动
B.关爱他人
C.爱岗敬业
D.艰苦奋斗
8、如图启示我们青少年应该( )
①牢固树立国家安全的意识
②惩处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③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④精通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昆明西北新城中心位置的西景社区,为所在社区的不同人群提供多元化服务,社区工作人员说:“虽苦但是有意义”。这说明( )
①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 ②服务社会,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③服务社会,能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④只要积极为社会贡献,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0、八年级学生晓明经常半夜爬起来熬夜打游戏,不仅耽误了学习,而且身体抵抗力也变差了。下列选项中( )
A.中学生上网,有害无益,只会使学习成绩下降
B.要想提高学习成绩,就必须远离网络
C.网络是把双刃剑,其消极作用大于积极作用
D.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不利于自己的健康成长
11、在新时代的今天,网络的发展更应该重视弘扬正能量,承担新责任。新时代的新青年,更要利用互联网平台发挥个人作用,弘扬社会正能量。下列做法属于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是( )
①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利用网络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传播网络上看到的所有信息④自由上网,随心所欲,发帖跟帖
A.③④
B.①②
C.②④
D.①③
12、志愿者很平凡,平凡的面容,平凡的制服;志愿者不平凡,不平凡的内心,不平凡的精神。志愿者是快乐的凡人,人间的天使。青少年要向志愿者学习,服务和奉献社会,我们需要( )
①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有情怀②放弃学习,参加志愿者活动
③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④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我市爱心餐馆为困难人士提供免费午餐,为了尊重他们,店里规定:只要困难人士告诉店员点“套餐A”,吃完就可以直接走。该餐馆的做法体现了( )
①关爱他人需要心怀善意,为他人着想②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
③要在保护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关爱他人④关爱他人要毫无保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小成是一名初三男生,在同学的带领下到网吧上过一次网,网上丰富的内容让他仿佛进入了一个乐园,网络游戏更像黑洞一样吸引着他。从此他对网络是“一网情深”,欲罢不能。为了到网吧上网,半年内他偷了父母3000多元钱。后来,为了有钱上网, 小成和网吧认识的“朋友”多次纠集在一起,使用暴力、言语威胁等手段,抢劫其他未成年人财物,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法院审理,小成等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这一案例给我们青少的启示是( )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杜绝不良行为,远离生活中的雷区
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 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直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崇尚仁爱的原则。崇尚“仁者爱人”,强调“推己及人”。以下与“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含义一致的是( )
A.吾日三省吾身
B.养心莫善于诚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D.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6、2023年10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表决通过,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下列行为符合该法律要求的是( )
①爱护国歌、国旗和国徽②联名抵制外国商品
③拉横幅围堵外资企业④生动讲好爱国故事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7、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应该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下列古语能体现这一做法的是( )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8、2022年11月3日晚,广东肇庆怀集小伙子李明林徒手接坠楼儿童的视频火遍全网,新华社、央视新闻等央媒也进行了转发。网民纷纷为其点赞:“骨子里的善良”,“救了小孩也救了一个家庭”,“凡人善举,最暖人心”,李明林的善举告诉我们( )
①关爱能传递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
②关爱他人,能收获幸福,赢得他人的尊重
③要心怀善意,无论何人遇到困境都要施以援手
④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19、以下对漫画《爸爸,别插队》理解正确的是( )
①“父亲”没有正确认识到自由与规则之间的关系
②“父亲”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不值得提倡
③女孩的行为是具有奉献精神的表现
④漫画说明遵守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为了抢时间,不少外卖送餐员简直是在“用生命送餐”,无视交通规则,抢行、逆行等违规现象频发,相关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对此,专家建议平台应改善配送运营评价机制,加强监管,承担社会责任,并呼吁消费者对送餐员多一份理解。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规则要适应社会生活的变化
②保障社会正常秩序的前提是遵守规则
③遵守社会规则需要自律和他律
④要做诚实守信的人,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在送餐时间内到达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
21、 元旦假期学校组织全班同学参加以“走进古村落,领略文明史”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小福同学积极报名参加。
判断:(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中国近代著名的外交家顾维钧,通过外交最大限度地捍卫了国家利益”“两弹元勋”邓稼先,为了国家利益,为了祖国,默默无闻,隐姓埋名31年”……有同学认为:捍卫国家利益都是伟人的事,与我们中学生无关。
(1)你赞成这种观点吗?
(2)简要说明理由。
23、依据所学,判断说理
(1)8月1日,齐齐哈尔市公安局依法对参与在网上散布谣言,谎称警察打人的王某和张某处以行政拘留5日的处罚。有人说:公安机关重拳打击网络谣言限制了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权。
判断: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
(2)中学生小秦经常看到邻居将垃圾倒入河中,小秦对其行为进行劝阻。
判断: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
24、阅读漫画,回答问题
(1)漫画给我们什么启示?
(2)在网上时,我们应该怎样自我保护?
25、活动与探究
2020年12月4日是我国第七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宪法在我心中”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维护宪法权威
(1)根据图中的提示,请你把①②③的内容补充完整。
◆保障宪法实施
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 |
| |
| |
|
(2)上图展示的是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请你补充完整。
(3)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增强宪法意识,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26、下面是琪琪学习新课后绘制的知识图,请你浏览之后简要回答问题。
(1)请将知识图①②③处内容填写完整。
① ;
② ;
③ 。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构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原因。
27、【志愿服务你我助力】
2019年12月5日是第34个国际志愿者日。为迎接这一天的到来,我校第十四周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国际志愿者日》,由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主席杨启乐发表演讲。演讲中杨启乐同学号召大家踊跃加入我校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去经历让人难忘而有意义的人生体验,在奉献中体味快乐,收获幸福,为青竹湖湘一增一份光,为社会添一份彩。
作为中学生,我们该如何响应学校号召服务和奉献社会?
28、材料一: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姚厚芝:绝症母亲为了孩子留学费用,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河图》。对她的【颁奖词】:病,压垮了身体,但不能摧毁母爱。草根母亲呕心沥血,为孩子缝补梦想,而深厚的爱,更铺就孩子精神的未来。请上天给你多一些时间,让你把美好的愿望,织进这春天的图景。
材料二:近年来,至孝儿女真情反哺的事迹逐渐为大家熟知:孟佩杰8岁时开始独自照顾患病的养母,上大学后仍不离不弃,将母亲带在身边;年仅l2岁的邵帅为患急性白血病的妈妈成功捐献了骨髓和造血干细胞;中学教师陈斌强,在母亲得病丧失自理能力后,用一根布带“背着”母亲上班……
(1)材料一中的姚厚芝的事迹对我们有何感悟?
(2)请你用一句话表达对父母的感激或祝福之情。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以孝敬父母为主题,写一篇政治小论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