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违法与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犯罪就一定违法
B.违法就一定构成犯罪
C.违法一定会受到刑罚处罚
D.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任何的关系
2、社会是复杂的,未成年人难免受到伤害,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
①向政府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②向有关社会团体寻求帮助 ③瞅准时机,实施相应的报复 ④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④
3、“中国科普博览”这个“奇妙的网上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虚拟博物馆群,涵盖了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各大主题,以科学系统的内容、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吸引了众多青少年的目光,成为互联网上独树一帜的科普阵地。这表明( )
A.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B.网络提升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
C.任何问题都可以通过网络解决
D.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
4、某中学生在上网查询资料时发现有人正在利用国际互联网泄露国家重要的经济情报,他及时将此事报告了有关部门。这名中学生履行了( )
A.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B.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
C.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D.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
5、为促进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深度融合,扬州不少学校带领学生进行运河研学,将课堂搬到了大自然、博物馆等更有趣味性的地方。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去参观春江花月夜艺术馆②沉迷手机游戏,茶饭不思
③到江都乡镇体验农田耕作④尝试抖音直播,争当网红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平均身高普遍增长。为惠及更多儿童旅客,从2023年1月1日起,全国铁路开启“双轨制”,即按年龄或身高标准进行售票(如下图所示),打破了以往“以身高论票价”的规定。由此可见( )
•实行车票实名制的,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 优惠票: •未实行车票实名制的,身高达到1.2米且不足1.5米的儿童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 |
A.废除全部原有规则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B.改进规则是因为原有规则一开始就存在错误
C.遵守规则只能靠个人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提醒
D.完善规则是为了更符合人民利益和社会发展
7、作为一名社会成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下列不能体现出对自己负责的是( )
①在家中,李丽总是借口学习任务重而不做任何家务
②写作业时,李丽一遇到困难就立即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③每次做眼保健操时,李丽都会抓紧时间做作业
④李丽与好友约好周末一起去看电影,却失约,事后向同学们道歉解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网络是把双刃剑,真真假假难分辨,尽管我们不骗人,也要防止被人骗。近几年网络诈骗的表现有很多,下列不属于网络诈骗的有( )
①歪曲事实,误导大众②宣泄情绪,中伤他人③借助网络,诈骗钱财④发布暴力色情有害信息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9、“这是您孩子的成绩单”“您的银行密码出现异常,请尽快修改密码……”这些看起来仿佛是老师、银行客户发来的短信,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个个手机病毒。一旦手机用户点击了短信,就会造成手机中毒,账户失窃。这警示我们( )
A.手机诈骗无处不在,令人无法防范
B.网络交往的对象是虚拟的,完全不可相信
C.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要提高网络交往的警惕性,注意自我保护
D.要学会“信息节食”,不能利用手机上网
10、下列中学生的生活片段,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参加研学旅行,感受灿烂文化
B.在学校课桌上刻字,激励自己
C.将共享单车占为己有,方便自己
D.上网玩游戏,放松心情
11、下面漫画启示我们,上网要( )
A.具有自我保护意识
B.提高辨别分析能力
C.自觉遵守道德规则
D.学会“信息节食”
12、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为,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要求我们( )
①不辜负党的期望,勇于肩负新时代使命
②要坚持把个人梦想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
③树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
④要努力学习考上一流大学,成为有用之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太阳光金亮亮,雄鸡唱三唱,花儿醒来了,鸟儿忙梳妆,小喜鹊造新房,小蜜蜂采蜜忙,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要靠劳动来创造。”这首儿歌启示我们( )
①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
②只有体力劳动者才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
③人世间美好的梦想,都是通过劳动实现的
④国家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3年9月,某地开展“文明礼仪我先行”青少年文明礼仪养成教育活动,号召青少年以自己的行动传递文明、践行文明、弘扬文明。该地举办这一活动是基于( )
①文明有礼能够解决所有社会矛盾②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③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④文明有礼能够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2021年12月9日,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成功完成,让我们感知宇宙奥秘,体验探索乐趣。我们通过网络视频观看宇航员在太空的授课,这说明网络( )
A.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B.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C.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D.成为汇聚民智的主渠道
16、公安部发布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国家标准于2023年7月1日开始实施。首次将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类型和技术要求纳人标准,填补了标准空白,解决了无标可依的问题,这表明( )
A.社会规则旨在限制生产者的自由
B.社会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
C.遵守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D.社会秩序明确社会规则的内容
17、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下列对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认识正确的是( )
①学习成绩优异是加入共青团的唯一条件②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④共青团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今年国庆期间旅游异常火爆,也出现了乱插队、游客间语言粗暴等现象。这警示我们在公共场合要( )
①诚实守信 ②转移注意,运用诚信智慧
③文明有礼 ④遵守秩序,维护社会规则
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东林书院外的千古绝对。下列与对联相符的亲社会行为有( )
①每天自己独立完成学习任务 ②经常阅读报纸了解时事政治
③利用假期去博物馆当宣讲员 ④为社区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儿童的平均身高也在增长。为惠及更多儿童旅客,全国铁路对儿童优惠实行车票实名制管理,儿童票按年龄销售,不再以身高为分界。这体现了( )
①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很多②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要积极改进规则
③为适应社会生活,规则需要加以调整和完善④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要自觉遵守规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所以二者完全等同
判断:
理由:
22、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又尊重他人隐私。( )
23、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有的同学认为“权为民所用可以造福人民,不应限制权力的使用。”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24、【学习宪法、尊重人权】
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小亮所在的学校开展了相关的宪法宣传活动,以下是小亮参加活动的部分环节。
首先,小亮参观了关于人权的相关法律展板。他看到展板上写着: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小亮陷入思考:作为未成年人,除受教育权之外,未成年人还有哪些人权应该受到宪法的尊重和保障(写出两个即可)?
在有奖答题活动环节,小亮抽到了这样一道题:我国最大的人权是 ?
(2)请你帮他填上答案。
参观结束后回班级的路上,小亮对同学小刚说:“宪法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我们应该增强宪法意识。”小刚反问道:“切实尊重和保护公民的人权,需要国家怎样落实?”
(3)请你帮小亮回答上面的这个问题。
25、王辉列举了本月的生活开支账单,有电话、吃饭、聚餐、社交、上网、活动等各项支出,最后发出一生感叹“生活费不够用呀”,于是想到要去勤工俭学,除了勤工俭学,学生王辉还应掌握哪些项必备的生活技能?
26、辨析题: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野鹿为了躲避天敌,它们随时准备逃命。要逃命,就要跑得比同伴快。躲在僻静处的几头狮子,等待袭击鹿群的最佳时机,要冲到最前面先得到美食,它得比同伴跑得快,如果跑得慢,就得忍饥挨饿。不同动物种类之间和谐的相处构成了非洲草原的一景。由此有人说:竞争就是“你死我活”,合作就是“一团和气”,两者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
请问:这种看法对吗?为什么?你怎样做到在竞争中合作?
27、社会生活讲道德。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我们要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共同创造文明的社会生活。
材料一 很多人都会自以为是地认为:别人尊重我,是因为我很优秀。于是他们越来越不尊重别人,渐渐地,他们也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了。后来,他们终于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为别人很优秀。
(1)我们应该怎样尊重他人?
材料二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我国自古就重视对青少年的礼仪教育,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少时习礼仪”的必要性的认识。
(3)你认为“为人子,方少时”应当如何“习礼仪”?
材料三 2020年9月12日,陕西省第六届道德模范、陕西锦翔饭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陶锦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做餐饮这么多年,从一开始的每天几桌到现在的多家分店,不容易,全靠诚信经营。这也是我能将一个小店发展为‘全国绿色餐饮企业’‘陕西省餐饮百强企业’‘陕西省民族优秀企业’的秘诀。”
(4)材料三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
(5)陶锦翔诚信创业的故事启示我们应如何践行诚信?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失信被执行人指具有履行能力而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公民)的信用惩戒压力,如禁止乘坐飞机、限制出国等,使他们“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拔至2020年12月,全国共有751万名失信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了义务。
材料二 李某与某培训机构签订培训协议。根据协议,李某预报了两年共120个课时的课程,并支付全部26000元费用。但是,此培训机构仅上了8节后就停课了,且一直没有复课,培训机构也人去楼空。李某诉至法院,要求该培训机构退还培训费用。
(1)运用诚信的有关知识,说明最高人民法院加大信用惩戒压力的意义。
(2)材料一、二启示我们怎样做一个守法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