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贵港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习近平总书记到庆丰包子铺排队点餐,在收银员结完账后对收银员说“谢谢”,离开包子铺时又对服务员说“再见,你们辛苦了”。对此,你的看法是(     

    ①作为总书记,这些礼节是不必要的

    ②这是态度谦和、用语文明的表现

    ③这是尊重他人的体现

    ④这样做有利于人际交往、社会和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2、网络平台不是法外之地,公民应当对自己的网络言行承担起责任。在网络上互相谩骂、发布低俗言语,或者作出其他扰乱社会秩序的言行,都必将受到法律的惩处。这说明(     

    ①法律旨在限制公民的自由②社会规则与自由互不兼容

    ③法律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④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3、近年来,各地的中小学欺凌行为治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但有的地方校园欺凌事件仍时有发生。当遭遇校园欺凌时,正确做法是(     

    ①寻求法律救助②向老师和家长寻求帮助

    ③纠集同伙进行报复④敢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4、当今世界,网络交往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必须学会分辨并抵制不良诱惑,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遵守规则,做到健康、文明上网。下列情形中属于健康、文明上网的有(     

    A.小军在朋友圈看到捐款链接,不假思索地转了50元

    B.小丽热衷于网上交友,瞒着家长与网友单独见面

    C.小涛迷上了网络游戏,业余时间都花在网络游戏上

    D.小凯利用网查阅资料、拓展学习,从不点不明链接

  • 5、秋季学期开始,某学校食堂进行了改造升级。午餐时,学生们总是自发地围坐在一起,以期盼和喜悦的心情观看《新闻30分》,热闹地畅聊着国家大事。这表明(     

    A.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C.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的身份各不相同

    D.我们应积极融入社会,关心国家社会发展

  • 6、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对此,下列同学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①小阳:只要不犯罪,一般违法没关系

    ②小梅:一般违法行为危害小,不用承担法律责任

    ③小强: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④小鑫:这两者都是违法行为,都对社会具有危害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7、新当选的班长李明经常对班委其他同学说:“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听我的,我说了算”;“巨婴”作为一种负面表达的词语,反映了有的人心理极不成熟;网络上“杠精”意思是有些人有时为了反对而反对;肆意进行人身攻击的“地域黑”这样的词语也曾成了年度热词。这提醒我们遇人遇事要(     

    ①学会调控情绪②懂得相互尊重③遵守社会规则④远离社会生活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8、志愿服务是人们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是“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高尚事业。中学生可以参与的志愿服务的方式有(     

    ①参加社区义务植树活动②到敬老院去看望老人

    ③开展“学习雷锋”活动④不读书到灾区当志愿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9、八年级(2)班正在制作一期“遵守规则我能行”主题黑板报,以下符合主题的图片是(     

    A.   

    B.   

    C.   

    D.   

  • 10、你认为下列属于威胁到我国国家核心利益的行为有(     

    ①为了牟取暴利,某些企业将未经国家审批通过的转基因产品偷偷引入境

    ②“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开幕

    ③美国干预我国台湾和香港问题

    ④多国联手遏制中国高科技企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1、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的子女;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的学生;在小区,我们是业主,也是其他业主的邻居;在祖国大家庭中,我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这表明(     

    A.关注社区的发展,需要公民积极建言献策

    B.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C.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D.关心社会发展,需要每个社会成员无私奉献

  • 12、《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正式公布,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评论。以下评论不正确的是(     

    ①小敏:“网络打开新的交往通道,我们可以和任何人网上交往。”

    ②小林:“虚拟世界的交往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带来危害。”

    ③小聪:“网络交往有陷阱,未成年人的判断能力还有待提高。”

    ④小雅:“互联网无所不能的,现代人的网络素养都非常的高。”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 1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我们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应该(     

    ①服务社会,乐于助人

    ②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

    ③重形式轻过程,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上

    ④关注社会发展,关心国家大事,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14、近日,电影《失孤》原型之子被拐案公开宣判:被告人呼富吉因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唐立霞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两人的行为已构成行政违法行为②两人的行为违反刑法,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③死刑和无期徒刑构成了刑罚体系④法院依法审判履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15、作为中学生,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是我们的责任。中学生的责任来自(     )

    ①道德原则②法律规定③公民身份④分配的任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6、下列校园生活场景反映出的共同主题是(     

       

    A.常思已过懂尊重

    B.文明有礼在行动

    C.履行承诺讲诚信

    D.校园生活须守法

  • 17、“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相辅相成②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

    ③个人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④我们应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必考虑个人得失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④

  • 18、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我国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我们是未成年人,遇到违法犯罪赶紧躲避

    B.记住犯罪分子的体貌体征,及时拨打110

    C.路见不平,挺身而出,大声呵斥犯罪分子

    D.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人遇险与我无关

  • 19、一群中学生通过水稻的一生研学活动,探究学习水稻的生长、收获,对勤俭节约、珍惜粮食有了全新的认知体验。完成下面小题

    【1】中学生开展这一研学活动的目的是(     

    A.进行水稻科学研究

    B.提高粮食生产的产量

    C.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D.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2】中学生参加这样的研学活动(     

    ①是亲社会行为的表现②浪费时间影响学习

    ③有利于养成良好习惯④必定塑造健康人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20、在2022年世界技能大赛中,来自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的学子杨书明荣获移动应用开发项目金牌,实现中国金牌零的突破!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国家正在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你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A.劳动有分工,有高低贵贱之分

    B.我国科技创新主要依赖技术工人

    C.青年一代技能报国,担负历史责任

    D.知识创造财富,学习比劳动实践更重要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判断说理

    (1)小闽双手接过老师颁发的“三好学生”奖状,并向老师鞠躬致谢。

    判断:

    理由:

    (2)健全人小福同学在元旦环城赛跑中使用交通工具。

    判断:

    理由:

  • 22、有人认为:制定社会规则就是为了限制人们的自由。你认同这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 23、某班学生阅读了刘盛兰老人的故事后,开展了“值”与“不值”的讨论,请你参与其中。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刘盛兰,从1996年开始,通过捡破烂,资助了一批批困难学生。多年来,他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得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为助学捐资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

    你觉得刘盛兰老人的做法是“值”还是“不值”?说说你的看法。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某高中三年级的学生邓某与张某同住一寝室。一天早上,邓某起床后,找不到自己的手表,便认为是张某偷了。为了找回自己的手表,邓某强行搜查了张某的身体和皮包,结果还是没找到。早餐过后,邓某在教室向全班同学说张某是小偷,给张某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当天下午,邓某在自己的书桌中找到了自己的手表。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的有关法律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邓某侵犯了张某的哪些权利?6分

    2如果你是张某,你将如何处理此事?6分

     

  • 25、【关爱社会,人人有责】

    某校组织开展“保护环境、爱护家园”的志愿服务活动。5月初,结合“五一劳动节”,组织中小学生,到广场捡拾垃圾。通过开展此项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奉献意识和文明素养,更能够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新风。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青少年养成亲社会行为的原因?

    (2)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哪些益处?

    (3)亲社会行为如何养成,我们应怎么做?

  • 26、一段时间以来,各个城市多了一道风景,只需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轻松提取一辆“共享单车。这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乱停乱放,恶意毁坏单车等。为了更好地推广“共享单车”,市民在自觉遵守规则中要学会自律,规范使用单车。

    (1)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那几类?(写出两个即)

    (2)自律的要求是什么?

    (3)我们应该如何维护规则?

  • 27、老师既是我们的师长,又是我们的友伴,我们与老师的交往成为学校生活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与老师进行交往沟通考验着我们的智慧。

    我们应如何与老师进行交往沟通?5分

     

  •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022年9月20日是我国第20个“公民道德宣传日”,为进一步汇聚道德力量,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我校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1)请从两个角度写出诚信的作用。

    (2)请收集一条有关诚信的格言,与同学们共勉。

    (3)运用诚信智慧。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我们有时候会面临两难的选择。当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信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怎样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