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月4日是全国法制宣传日。某校为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设计了如下标语,正确的是( )
①法律是护身武器,诉讼是最后屏障!
②学法以明理,用法以立身,违法须担责!
③学法守法,懂法用法,守住不犯罪这一行为底线!
④智者以法护身,愚人以身试法,要做阳光下的法治公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某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齐某犯非法采矿罪,依据刑法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这告诉我们( )
A.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B.应受刑罚处罚是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C.有期徒刑和罚金都是主刑刑罚方式
D.一切违法行为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3、许多外地游客是在网上看到“熊猫顶流花花、各种非遗文化、美食”等慕名而来,“互联网十旅游”让成都众多景点成为“网红打卡地”。成都2023年“五一”假期收官,全市共接待游客1939.4万人次,同比增长42.5%,成都成为全国最热门的十大目的地第三。可见,网络( )
①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②带动旅游发展,促进文化传播
③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④打破时空限制,主导日常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这告诉我们创造财富的源泉是( )
A.劳动
B.科技
C.尊重
D.智慧
5、下列属于最刚性的社会规则的是( )
A.中学生行为规范
B.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C.中国共产党章程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6、李夏,抢险冲锋在前,扎根基层为民,李夏2011年9月到绩溪县工作以来,扎根奉献皖南山区,无论在哪个乡镇、哪个岗位,都时刻以党员标推严格要求自己,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始终冲在抗洪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的最前线,一生服务社会。服务和奉献社会应该( )
①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②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热爱劳动,爱岗敬业
③仅限于在社区、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纠正不文明行为
④青少年只需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即可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观察下图漫画,以下说法与之相符的是( )
A.守信者处处受益,失信者处处受限
B.诚信无价,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C.失信者定会受到法律制裁,诚信全靠自觉自愿
D.增强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过错,主动承担责任
8、某地一名交警弯腰给一位过马路的孕妇系鞋带的暖心场景,被路人拍了下来并发到网上,获得网友纷纷点赞。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关爱不分大小,贵在有爱心②要传播正能量,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③要积极帮助他人,追求社会点赞④关爱他人的人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9、每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这十年(2012-2022)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强国②中国人民用实干精神创造今天的成就
③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④实现中国梦,需要一代代人接力奋斗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近年来,低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时有发生,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实践证明,事前预防要远胜于事后惩治。做好事前预防,需要未成年人( )
①不参与学校和家庭以外的活动②从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
③做到行己有耻,不断增强自控力④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浩宇经常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有一次,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个陌生网页的界面,他怀着好奇心,打开网页,屏幕上显示的低俗内容让他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下列对浩宇的建议不正确的是( )
A.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B.要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C.要注意浏览与学习有关的信息
D.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但只要不沉迷于其中即可
12、每天,我们都在与社会这张“大网”交流互动着。在小区里,小马和小丽是邻居;在学校,小马和小爱是同学;在家里,小马是父母的孩子……完成下面小题。
【1】从社会关系建立的基础来看,小马跟其他人的关系分别为( )
①血缘关系②地缘关系③业缘关系④道德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小马拥有的多重身份说明( )
A.人的社会地位总是瞬息万变的
B.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立的
C.社会的进步需要每个公民的努力
D.我们需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
13、下列关于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的看法,正确的是( )
①他们都在为社会发展作贡献
②都是国家建设者
③都值得我们尊敬
④他们只是岗位不同,从事的劳动不同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下列名言警句前应正确的是( )
名言 | 道德品质 |
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宽容体谅 |
②不学礼,无以立 | 友善守信 |
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 语言文明 |
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 礼貌待人 |
A.①
B.②
C.③
D.④
15、新时代我国扎实推进网络文明建设网络空间正能量更加充沛,法治保障更加有力,生态环境更加清朗,文明风尚更加彰显,全社会共建共享网上美好精神家园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下列做法能够助力网络文明建设的是( )
①在网上宣传时代楷模先进事迹
②利用网络平台发表反“台独”倡议
③抵制网络谣言,不造谣、不传谣
④利用网络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也许,你开心热聊的电话正在被窃听;也许,你无心推送的朋友圈正在被利用;也许,你随手摆放的文件正在被盗取……国家安全不是遥远的谍战片,而是于咫尺间无处不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我们还是学生,国家安全离我们很远
B.只要国防强大,就能维护国家的安全
C.国家安全无小事,每个公民义不容辞
D.危言耸听莫在意,人人做好自己的事
17、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我们可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下列体现了业缘关系的有( )
①小赣和小鄱是老乡②小吉和小辰是兄妹
③小阳和小景是同事④小于和小九是同学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8、小成爸爸没有注意到“禁止停车”标志,将汽车停在路边,被交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处以二百元罚款。小成爸爸的行为属于( )
A.民事违法行为
B.刑事违法行为
C.行政违法行为
D.权力滥用行为
1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青少年在社会中成长,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A.在风景区的石壁上刻励志语
B.将捡到的100元钱捐献给受灾群众
C.在观看球赛时给对手喝倒彩
D.就垃圾分类问题向环保部门提建议
20、2023年8月19日,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在台湾岛组织了一次大型的联合军演,海军、空军、火箭军出动,塑造全向围岛进逼之势,对台湾岛里的“台独分子”进行了严峻警告。这一行动( )
①目的是显露我国强大的军事力量②展现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决心
③贯彻落实了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④彰显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实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2018年6月,在我国西安市街头出现了一条为“低头族”设计的专用通道。该通道宽约1米,写着“低头族专用通道”,“低头族”可以在上面一边玩手机一边走路。这个现象出来,就引发了各界议论。
甲:专用通道很方便,边走边玩真安全。
乙:沉溺手机有弊端,合理引导最关键
22、辨别分析,感悟明理!
背景材料:2018年11月7日至9日,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大会期间,乌镇智慧化应用不断提升,构建了五大智慧应用场录(人脸识别、智能翻译、智能机器人、新零售、智慧旅馆),设立了“乌镇峰会”互联网应用体验中心,成为展现数字经济最新科技成果的“全方位体验场”。
请你辨析:有同学认为,网络推动社会进步,所以不存在任何的弊端。
23、善待大自然就等于善待人类自己。
判断:( )
理由:
24、我们应该如何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25、【《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吴锦泉】2010年8月9日,吴锦泉收听广播时得知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将磨刀挣来的硬币凑上1000元钱送给红十字会捐给灾区。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吴锦泉得知此消息后,将两年来走街串巷替人磨刀挣下的1966.2元辛苦钱,通过红十字会捐给灾区。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累计捐款37000多元钱。吴锦泉,江苏省南通市港闸区五星村一名普通村民如今年过八旬,仅靠磨刀为生,生活并不富裕,老两口还住在三间破旧的瓦房里,但他关心社会,为村里修桥补路,去福利院看望孤儿,将自己的辛苦钱毫无保留地捐献出来。
(1)从材料中你感悟到了吴锦泉老人的哪些崇高品格?
(2)学楷模,见行动。学习吴锦泉,维护公共利益,创造和谐公共生活,我们应 怎样化感动为行动?
26、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七十条规定:学校应当合理使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未经学校允许,未成年学生不得将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应当统一管理。某校九年级学生小明迷上了网络游戏,近日他将手机带进了教室。班主任老师发现后,要将小明的手机收起来集中管理,小明却说:“现在是网络时代,中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无可厚非。”
(1)网络无限,自由有界。中学生应该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中的消极影响有哪些?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这一天,某中学八年级学生分组走出校门,开展了以“宪法在我们身边”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小组的学生来到当地人民法院,人民法院正在举办“纪念设立国家宪法日”主题实践活动,全院160多名法警面向宪法庄严宣誓。
第二小组的学生分头采访了街头的普法宣传志愿者、运用法律手段讨薪的农民工、举报制售盗版光盘的消费者、按照程序查看政府“账单”的网民……
(1)主动参与:假如你是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参与者、请你围绕主题,写出一条宣传标语。
(2)知识讲解:谈谈为什么要监督权力行使?
(3)问题探究:宪法的的地位是怎样的?为了增强公民的宪法意识,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至少列举两项。
(4)学习体会:我们应怎样增强宪法意识、坚持宪法至上?
28、当你遇到下列情况时,你的正确做法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1)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的肖像上了一家公司的广告宣传单,并被到处散发。
正确做法:
理由:
(2)同桌怀疑你拿了他的新钢笔,到处宣扬你是小偷。
正确做法:
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