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杭州亚运会中,有许多志愿者加入服务亚运会的行列,其中很多大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做志愿者,积极做各种服务工作。他们的行为( )
①是为了追求个人名利②有助于他们在社会课堂中成长
③是服务社会的亲社会行为④会影响学习,得不偿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是我们青少年为社会作贡献的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下列适合青少年参加的社会公益活动有( )
①报名去支援西部大开发②为贫困失学儿童捐款
③参加义务植树活动④到广场、街道清除非法小广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为了救助一个素不相识的人,珠海木工曾维龙从南屏钢便桥纵身跳下,终因体力不支英勇牺牲。10月31日,这位奋不顾身的英雄被确认为见义勇为人员。他的行为是( )
①见义勇为的正义之举②律己宽人的处世准则
③奉献社会的人性之美④舍己救人的人间大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小津一家围坐一起畅想新年愿望,我们愿望的实现离不开国家发展。这是因为( )
A.国家利益高于人民利益,两者紧密相联
B.公民个人利益至上,国家必须保障实现
C.个人利益就是国家利益,依靠国家保障
D.国家利益是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
5、綦江区一城区学校八年级二班开展了一次研学活动。研究的主题:探究“佩戴头盔,难在何处”;调查的过程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访谈路人,采访交警等;研究的结果:提出合理建议,提交相关部门。该活动的开展有利于中学生( )
①学会以礼待人 ②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制定社会规则 ④提升自身学习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主持人董卿在采访96岁高龄的翻译家许渊冲先生时,为了让老先生能听得更清勉,三次跪下来和许老交流,在提问的时候,她还靠近老爷子的耳边,缓慢地说话。董卿的行为告诉我们尊重他人( )
A.要对社会地位高的人给予更多尊重
B.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C.首先应该做到自我尊重
D.就应该做到事事迁就他人
7、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平均年龄77岁的“银发知播”群体借助互联网将他们毕生所学授予他人,传播知识与文化,传递科学精神,被评为“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他们的事迹说明了( )
①人人都有责任回报社会,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②服务社会意味着尽己所能,牺牲个人一切利益
③社会为个人的成长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奉献社会不是高谈阔论而是平凡的实际行动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8、2023年12月1日,人民网启动了2024年度“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社会各界可借助网络客户端,聚焦国计民生,积极建言献策。这体现了( )
A.网络给政府工作带来负担
B.网络加速了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
C.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D.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9、“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离愁伤感悠长深远,而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世界变成了“鸡犬之声相闻”的地球村,一通语音电话、视频电话,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这种跨越时空的对比反映出网络( )
A.促进了社会生产的新变革
B.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C.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D.能够让古今两个时代的人对话
10、深圳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政策变动告诉我们( )
●2011年5月,深圳交警发出“禁电令”,在深圳主要区域24小时禁止电单车上路行驶。当年6月底改为“对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单车开放路权并实施限速”。 ●2022年8月,深圳正式启动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工作,实名备案的电动车从此有了合法性,限行区域也是越来越少。 |
①规则不是一成不变的,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
②规则不能完全适应实际生活变化时要加以调整和完善
③规则的调整应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④智慧应对规则,不符合自己需求的规则可以不用遵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以下是某校假期实践作业清单,完成此作业有利于中学生( )
“作业清单” |
作业一:为家人制作一道美食 作业二:完成一次生产劳动 作业三:深入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 |
①关心社会,了解社会②服务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③共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④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国家事务能力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2、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下列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是( )
①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②沉迷网络直播,盲目充值打赏刷礼物
③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④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在生活中,有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会给他人带来伤害。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 )
①学会见风使舵和随机应变②放弃对人诚实以避免伤害他人
③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④巧妙运用诚信智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4、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有所增长,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率年均上升16.7%。针对这一现象,青少年应该( )
①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②自觉遵纪守法,防微杜渐
③学习了解法律知识,防患于未然④坚决打击一切违法行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直播卖货”“网红效应”等热门词汇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在农村有不少人放下锄头,拿起“新农具”,通过短视频或直播将家乡的特色产品销向全国各地,这对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提振经济以及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体现了( )
A.网络是把双刃剑
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网络使信息传递更加快捷
D.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16、衣食住行一“键”牵。利用智能手机进行网上购物、手机支付、微信沟通、订餐订车……随着软件的应用及开发,手机上网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人们也越来越离不开智能手机。这是因为( )
A.网络推动了传统行业的消失
B.网络交往干扰了人们的生活
C.网络促进了民主政治的进步
D.网络为手机创新搭建了平台
17、工人的责任在于建造高楼大反;农民的责任在于种出粮食;军人的责任在于保家卫国;医生的责任在于治病救人。这些表明( )
A.承担责任与未成年人无关
B.承担责任仅仅只是道德要求
C.承担责任只是职业要求
D.角色不同意味着承担的责任也不同
18、被评为2023年度“全国十佳农民”的刘天民,放弃了原有的事业和“进城机会”,怀揣“和乡亲们一起过上好日子”的梦想返乡。 他带领村民, 从果蔬种植、休闲农业、农村电子商务等方面全方位发展,提高村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他的做法( )
①传承了扶危济困、见义勇为的处事准则
②表现出待人以礼、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③彰显了敢于追梦、振兴乡村的爱国情怀
④展现了关爱他人、奉献社会的担当意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9、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用生命点燃未来。“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壮丽的事业,激励着我们继往开来。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光荣啊,中国共青团,母亲用共产主义为我们命名,我们开创新的世界。——《光荣啊,中国共青团》。这首中国共青团团歌,歌词创作于1987年。今天,它仍将激励新时代青年( )
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青春和力量
②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③立志向、练本领,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业
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牺牲个人利益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为了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在学校大会上致献词:“不忘初心,青春朝气永在,志在千秋,百年仍是少年,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为实现这铮铮誓言,青少年应当承担的责任有( )
①为实现中国梦不懈奋斗②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③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④一定要考名校进名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1、情景三:某天,我在商场购物,商场保安以失窃为由要对我搜身。
我会
理由:
22、 今年国庆大阅兵时,一位来自国外的游客对军事迷小林很感兴趣,一路上与小林热情的攀谈, 还要与小林留下联系方式,以后请他介绍更多我国的军事情况,小林想了想决定拒绝他。
你如何看待“小林拒绝国外游客”的决定?
23、有同学认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自由不要约束,校规校纪,班规班纪严重限制了自己的个性的发展。
判断:
理由:
24、下面是一些描述品质的词语,认真品味,完成下列要求。
理解、自私、真诚、冷漠、贪婪、幽默、热情、主动、粗鲁、自信、庸俗、开朗、依赖、顺风倒、负责任、言而有信
(1)从上述词语中选择你最喜欢结交的朋友的性格品质:
(2)我最喜欢和他(她)交往的原因是:
(3)朋友是一把心灵之窗的钥匙。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我感到:
成功时:
伤心时:
摔倒时:
失败时:
(4)朋友之间如何成为诤友:
25、 材料 泰安日报报道:2019年3月5日,市人民文化广场举行2019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来自全市机关单位、大中专院校、公益社会组织等100余家的志愿者参加现场活动。根据活动安排,全市各级志愿者组织和广大志愿者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行动,揪起学雷锋的热潮,推出“志愿服务•爱满泰城”的志愿服务品牌。促进青少年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
(1)结合材料,说说中学生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
(2)响应材料中全市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倡议,列举两例我们可以参加的亲社会行为。
26、关注安全 关爱生命。
(1)为什么要勿忘安全,警钟长鸣?(2分)
(2)对于青少年来说,我们应该如何维护生命安全?(4分)
27、材料一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随着环境和场所的变化,每个人的角色也在不断的变化,而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一种责任。
材料二 某社区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参与公益活动,用每个人的热情去激活社会的正能量,实现“撒志愿---撒文明----大文明的转变。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哪些角色?承担着哪些不同的责任?
(2)现实生活中你可以参加哪些社会公益活动?(举出三例即可)
(3)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28、做亲社会的人。
在教育部公布的“中国学生发展必备的核心素养”中,“社会参与”占据着重要位置。为了提高同学们社会参与的能力,河北某中学八年级(1)班的学生分组对这一核心素养进行了探究活动
第一组:同学们就本校学生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实践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
年级 | 参与过一次以上社会实践活动 | 固定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 不愿意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
七年版 | 75.3% | 39.6% | 16.6% |
八年级 | 83.4% | 36.3% | 28.5% |
九年版 | 87.9% | 22.89% | 58.5% |
(1)你从他们的调查结果中能读出哪些信息?
第二组:同学们就本校学生参与过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进行了统计……
(2)你觉得排在前几位的可能有哪些活动?并谈谈参加这些活动的意义。
第三组:同学们就进行写感慨成长日记。
小时候,妈妈总是说我的成长离不开社会。长大了,我才慢慢理解了妈妈的这句话。
片段一:在妈妈的呵护下我慢慢长大,我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和伙伴们在一起我很快乐。在我的成长中我最感谢老师的教诲,是老师带领我们参加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走进社会,我才真正意识到我长大了!
片段二:在社会中我是百变金刚,在家里我是爸爸妈妈的女儿,在学校我是老师的学生,在商场我是购物者,在小区我是业主,又是邻家小弟的大姐姐……原来我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
(3)请你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说明我们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