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随时随地学习
当前位置 :

锡盟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一年级政治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4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李先生买到了假冒的名牌手表,找到商家要求退换却遭到拒绝,于是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这种维权手段是(       

    A.民事诉讼

    B.行政诉讼

    C.刑事诉讼

    D.非诉讼手段

  • 2、骑电动车时,要佩戴安全头盔;观看电影时,不得大声喧哗……这说明(     

    A.每个人都能自觉地遵守规则

    B.维护社会秩序离不开规则

    C.规则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D.自由的实现需要法治保障

  • 3、下表是对“微行为”的“微点评”,其中正确的有(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捂着鼻子将衣服扔给寒风中瑟瑟发抖的流浪

    热心帮助他人且讲究策

    请人指点要说“赐教”,麻烦别人要说“打

    扰”

    良言一句三冬暖

    担任社区禁毒教育公益活动讲解员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参加社团活动

    维护秩序靠规则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 4、“提供帮助时,一定要事先征求对方意见。要注意判断残疾人的残疾类别和伤残程度,按照对方的需要提供帮助。”上述关爱残疾人的提示语主要提醒我们,关爱他人要(     

    A.尽己所能

    B.讲究策略

    C.换位思考

    D.心怀善意

  • 5、15岁的陈某原是品学兼优的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的一群“朋友”,他开始旷课,还因经常盗窃被公安机关处罚。对此,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①一般违法与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②青少年应该防微杜渐,预防违法犯罪

    ③经常盗窃是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④青少年交友需谨慎,要远离“损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翔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下列行为最适用于民法典的是(     

    A.谎报险情,扰乱治安

    B.殴打他人,致其死亡

    C.捡到钱包,拒绝归还

    D.伙同他人,拦路抢劫

  • 7、维护国家安全,人人可为。对未成年人来说,下列做法恰当的是(     

    ①随意将网购的外来宠物放生至野外②提醒家人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

    ③通过国家安全教育平台学习相关知识④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及时举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8、近年来,微公益活动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参与。募集闲置衣物捐给有需要的人,给社区贫困老人送温暖等活动,不仅帮助了他人,也使自己得到了锻炼。下列对微公益活动作用,认识正确的是(       )

    ①能够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平

    ②我们要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③有利于提升我们的能力,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④中学生应以学习为主,参加公益活动会影响学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9、2023年10月16日,在四川崇州市某小区内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狗咬人事件,一名无辜的2岁女童在自家楼下遭到一只狗的凶猛袭击,导致她严重受伤,情况令人心痛。为此,全国诸多城市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倡导人们文明养狗,规定“养狗办证”“遛狗牵绳”等,并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这告诉我们(     

    ①规则维系秩序②规则约束权利③规则一成不变④规则保障自由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 10、为贯彻落实劳动教育,我市多所小学在劳动节前夕组织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     

    ①人世间美好梦想,都要通过劳动实现②国家的建设成就,都是用劳动换来的

    ③实干兴邦,体力劳动者更值得我们尊敬④劳动光荣,劳动比学习书本知识更重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11、一支由“居委会+中学生志愿者”组成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小组走进社区,向居民宣传反诈骗知识,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提高居民的防诈骗能力,减少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中学生志愿者的行为(     

    A.有利于增强自我防范,促进网络健康化

    B.能够影响他人,共建文明有礼社会风尚

    C.能够推广安全教育,杜绝居民遭遇诈骗

    D.有助于服务奉献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

  • 12、社会生活中,总会发生一些诸如驾车剐蹭、消费纠纷、过失伤害等事件,这些纠纷和侵害有各种不同的解决办法。其中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     

    A.诉讼

    B.到国家机关控告

    C.调解

    D.获得法律咨询、帮助

  • 13、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之说,这从侧面告诉我们(     

    A.永远不接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B.关爱他人一定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C.接受他人帮助是丧失自尊的表现

    D.只有缺乏自爱的人才会接受他人的关爱

  • 14、2023年7月,成都大运会成立10个骨干志愿者培训基地,志愿者们向世界展现出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成为一名优秀的志愿者应该(     

    ①文明有礼,以礼待人,遵守规则与秩序②热情接待外国运动员,全程围观合影留念

    ③有压力,时刻想得到赞许,听不得责备④有责任心和奉献意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5、根据“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这一目标,图中对应正确的是(     

    A.①2020年 ②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B.①2035年 ②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C.①2020年 ②全面建成世界最强军队

    D.①2035年 ②全面建成世界最强军队

  • 16、下列属于违法行为的是

    ①张某随地乱扔垃圾     

    ②刘某酒后驾车     

    ③赵某将他人打成重伤     

    ④王某多次持刀抢劫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7、山东泰州的一家餐馆承诺为困难人士提供免费晚餐,只要告诉店员点“套餐A”,找个地方坐下,吃完可以直接走。此举启发我们(     

    A.关爱他人一定要全力以赴,做到毫无保留

    B.要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关爱他人

    C.关爱他人要讲究策略,考虑他人内心感受

    D.当他人遇到困难时,必须提供各方面支持

  • 18、义务教育劳动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以任务群为基本单元,构建内容结构。

    日常生活劳动

    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

    生产劳动

    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

    服务性劳动

    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落实课程内容有利于(     

    ①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和良好劳动习惯,切实提高劳动意识

    ②让学生投入到生产劳动过程中,更加尊重劳动、热爱劳动

    ③引导学生利用知识、技能服务社会,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

    ④转变劳动观念,涵养实干精神,建立健全国家劳动法律体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19、2022年9月2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该法第一章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加强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这告诉我们(     

    A.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

    B.法律是调节我们行为的唯一规则

    C.规则是一成不变的

    D.制定规则是为了限制自由

  • 20、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许多人加入志愿者行列,和社区居民团结一致,协力同心,建设共同的家园。这体现的是(     

    ①服务和奉献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②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

    ③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参加社会公益活动④只有参加志愿者活动,才能成就自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辨析题 (共3题,共 15分)
  • 21、   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三个宪法宣传周。为部署开展2020年第三个宪法宣传周活动,你校拟开展尊崇宪法、学习宪法、维护宪法的相关活动,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看法。

    接受教育助成长,学习宪法无意义。

    依宪治国很重要,遵宪守宪我有责。

     

  • 22、   个人生活的美好与社会的美好有关系吗?我们应该如何参与社会呢?

    围绕这个话题,两名同学发表了各自的看法,请你对他们的观点进行辨析。

     

  • 23、   下面的材料是八年级三班的小丽同学与陈老师的一段对话:

    小丽:民法典编纂工作自2015年启动以来,始终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把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民利益放在至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宪法原则。

    陈老师: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民法典的实施将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等环节和程序中,也需要每一位公民参与其中。

    明辨是非:读了小丽和陈老师的观点,有同学认为:“只要国家不断加强立法,就能尊重和保障人权。”请你对上述观点进行评析。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24、时事点评

    2019年12月4日,教育部组织开展2019年国家宪法日教育系统“宪法晨读”活动。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领读,通过网络连接各地中小学校,与两千多万名学生同步诵读宪法部分条款。除了“宪法晨读”活动之外,教育部还将指导各地学校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社团活动等营造尊宪法的文化氛围。

    请你对“宪法晨读”这一活动进行点评。

  • 25、【弘扬宪法精神 坚定法治信仰】

    2021124日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宪法日,主题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为提升中学生道德修养和法治观念,某校八年级开展了宪法主题教育活动。

    【诵读宪法内容】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目录及部分内容。

    目录

    序言

    第一章总纲

    第二章①

    第三章国家机构

    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②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1)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将上述空格补充完整。

    【模拟宪法宣誓】

    我宣誓∶

    "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模拟宪法宣誓活动后,同学们交流对宣誓誓词的理解,微微同学产生了这样的疑惑∶ 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权威呢?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为微微答疑解惑。

    【开展主题讲座】

    2021124日"学宪法日"当天,该校邀请了本市检察院的同志开展了"宪法伴我行"主题讲座。

    (3)除了以上形式,你还知道在校园内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宣传宪法?

    (4)谈谈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 26、最近八年级学生王帆遇到了一系列烦心事,请你帮助他写出一个正确做法 (要求做到合情、合理、合法、切实有效),并运用思想品德课的知识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1)王帆买了一本有意义的崭新的课外书,自己刚看完,同桌小吴就提出要借看,王帆很犹豫。

    (2)王帆正犹豫着,好朋友明明也提出借阅要求,为此和小吴发生争执。

    (3)星期天上午,学校组织同学到广场、街道清除非法小广告,王帆的作业还没写完,他很犹豫。

  • 27、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参与信息的发布,信息变得越来越丰富的同时,也充斥着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

    (1)请你说一说,虚假的不良信息有哪些?

    (2)虚假、不良的信息有什么危害?

  • 28、“在马路上,只有人人自觉遵守‘红灯停,绿灯行’的交通规则,大家才能获得通过的自由;在课堂上,只有人人遵守课堂纪律,才能获得听课的自由。”

    上述观点你认为是否正确。请运用“自由与规则”的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40
题数 28

类型 期末考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辨析题
三、简答题
PC端 | 移动端 | mip端
字典网(zidianwang.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电话:  邮箱:
Copyright©2009-2021 字典网 zidianwang.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20008127号-7
lyric 頭條新聞